正文 第49章 法則二十二領袖法則(2)(2 / 3)

土光敏夫有一個眾人皆知的口頭禪,那就是“以身作則最具說服力”。他在公司裏大力提倡敬業精神,在要求員工為公司無私奉獻的同時,土光敏夫也以“每個瞬間,都要集中你的全部力量工作”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幾十年如一日地工作。他要求員工做到的,自己首先會做到,然後才去要求別人。

他每天提早半小時上班,並空出上午七點半至八點半的一小時,歡迎員工與他一起動腦,共同來討論公司的問題。

土光敏夫有一句名言:“上級全力以赴地工作就是對下級的教育。如果員工付出三倍的努力,那麼,作為領導者,就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我自己更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了杜絕浪費,土光敏夫身體力行,借著一次參觀的機會,給東芝的董事上了一課。

有一次,東芝的一位董事想參觀一艘名叫“出光丸”的巨型油輪。由於在此之前,土光敏夫已經看過多次,所以兩人說好,到時候由他帶路。參觀的那一天正好是假日,按照規定,公司的車隻能在平時上班的時間才能夠使用。兩人約好在一個叫“櫻木町”車站門口會合。土光敏夫按照約定時間準時到達,而那位董事乘公司的車隨後才趕到。

董事以為土光敏夫也是乘坐公司的專車來的,於是就說:“社長先生,抱歉讓您久等了。我們就搭您的車去參觀吧!”

土光敏夫麵無表情地說:“我今天並沒有乘坐公司的轎車,所以我們還是搭電車到那裏吧!”那個董事萬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時間羞愧萬分。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東芝公司,於是公司從上到下的所有員工都立刻心生警惕,不敢再隨意浪費公司的物品了。土光敏夫並不是通過誇誇其談來教誨公司的員工,而是通過自己的行動立下了最好的範本。

正是由於土光敏夫處處以身作則的點滴努力,東芝的情況才逐漸好轉起來。“以身作則最具說服力”的口頭禪,也成了東芝公司領導者的一個重要範本。

領導者是指向標,指導著員工的努力方向,指導著企業的發展路徑;同時,領導者也必須是以身作則的先行者,做下屬的楷模。

須深知,身教重於言傳。一視同仁,不分領導還是員工

香港聯想集團於1988年創始時,柳傳誌先生成為香港聯想主席。柳傳誌1967年畢業於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進入聯想集團之後,漸漸成為聯想的靈魂人物。1997年,北京聯想與香港聯想合並,柳傳誌開始出任聯想集團的主席。

在聯想公司裏,為了防止大家開會遲到,就製定了這樣一條規則:如果是開二十幾個人以上的會,遲到者要罰站一分鍾。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一分鍾的罰站並不像表麵上的這麼簡單,而是一種嚴厲的懲罰,誰也不願意在同事的麵前丟臉。

這條規則實行以後,沒想到第一個遲到的竟然是柳傳誌原來的老領導。

柳傳誌一下子犯了難,雖說有規定,但是無論如何,讓自己的老領導在眾人麵前發展,也有些太不近人情了。但是不罰站,顯然也說不過去。最後,柳傳誌還是毅然決然按照規定執行。罰站的時候,老領導非常緊張,他緊張是因為自己違反了規定,在全體同事麵前罰站,感到十分羞愧,而同樣緊張的是身邊坐著的柳傳誌本人。

會開完之後,柳傳誌走過去悄悄地對老領導說:你今天在這兒站一分鍾,今天晚上我到你家裏給你站一分鍾。

事實上,柳傳誌本人也被罰過三次。其中有一次他乘電梯,不知道為什麼電梯門死活打不開,他努力地打門,想找個人先替自己請假,結果沒有人聽見,等他從裏麵出來的時候,已經遲到了好幾分鍾了,結果還是被罰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