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是少林武術的鼻祖(1 / 1)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練武之人自有另一種風範,所謂:“臥似一張弓,站似一棵鬆,不動不搖坐如鍾,走如一陣風。”提到派別,則又有“南拳和北腿,少林武當功”的說法。其中,少林武術則被稱中國武術之宗,那麼,少林寺它的練武精神又始自何時,始自何人呢?

千年古刹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的嵩山,由於其坐落於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既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同時也是中國禪宗最先的發祥地。

據史載,印度僧人跋陀來到中國傳播佛教,當時的北魏孝文帝因為敬重他的修養,便於公元496年,下旨建立少林寺供他居住,並給予衣食資助。自此,少林寺便開始了它一度興盛、一度衰敗的波瀾命運。瀏覽它千年的滄海桑田,我們便會看到,在唐初、清初等興盛時期,政府不但會給寺院賜予田地等財產,而且會賜予一些榮譽匾額等。如果碰到了曆史上君王(如唐武宗)滅佛、社會(五代十國)的動亂時期,少林寺則往往會受到衝擊,其結果便是寺院傾頹,香火冷落。在所有厄運中,發生在軍閥混戰的20世紀20年代的火災,則讓少林寺遭到了幾乎毀滅的災難,在這次火災中,眾多建築的建築被燒毀,而他們的修複則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

千年的滄桑在給少林寺留下苦難的同時,也贈予了它豐厚的文化,其中,少林武術便是其中之一。少林武術內容多樣,包括拳術、劍術、棍術等。那麼,以武術聞名的少林寺,它的“尚武”習俗始自何時,從哪位祖師爺的手裏流傳下來的呢?

達摩是少林武術的鼻祖嗎

現在廣為流傳的說法認為,少林的武術始自印度(一說波斯)僧人達摩。達摩在公元6世紀時從印度航海來到中國廣州,當時中國正值南北朝時期,因為梁朝的梁武帝信仰佛學,所以他們二人在都城南京還有過一次短暫的會麵,並且留下了一段關於佛理的著名對話。後來,達摩雲遊到了魏國的嵩山少林寺,開始在那裏定居,經過長達九年的麵壁修行,最終徹悟,並建立了禪宗。

那麼,達摩與少林寺的武術有何關係呢?據說,當年達摩在少林寺時,為了讓眾僧在修行的同時擁有強健的體魄,便交給他們一些健身動作,這些動作逐漸被豐富和改造,便演變成了今天的少林武術。不過,雖然這種說法流傳很廣,但是從史籍資料來看,自南北朝時期一直到明代,關於達摩是少林武術的鼻祖這一點,並沒有相關的記載,同時,也沒有人指出兩者之間存在著任何關係。隻不過,直到明朝中葉《易筋經》的出現,少林武術才與達摩聯係起來。據說,這本書便是達摩所著。

然而,現在的學者對這種說法並不同意,他們認為,《易筋經》是明代人偽托達摩之名寫作的作品,達摩與中國武術沒有任何幹係,隻是因為他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後人才在他的身上附會了許多莫須有的東西。而追溯少林武術的發展,它應該有一個漫長的時期,可能是在中國多種武術的基礎上發展綜合而成,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祖師爺。

可是,如果達摩不是少林武術的鼻祖,那麼,即使沒有一個唯一的武術發明家,但最先的傳播者、傳播地區應該是會有的,那麼,它們會是誰?會在哪裏?此外,今天的少林武術紛繁複雜,它們又經曆了哪些具體的演變,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繼續的探索。

迷點聚焦:千年少林如何的“命運多舛”?少林武術繼承了達摩的衣缽?

迷外之音:除了武術以外,中國古代還有一些健身動作,其中著名的當屬五禽戲。據說,五禽戲為東漢名醫華佗所創,它是從五種動物的動作演化而來,包含了虎戲、鹿戲、熊戲、猿戲和鳥戲。其中每戲又分兩個動作,分別為:虎舉、虎撲;鹿抵、鹿奔;熊運、熊晃;猿提、猿摘;鳥伸、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