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五四回 巨變(1 / 2)

兩月後,太子的大婚如期舉行。恰此時,嘉峪關又傳來戰捷喜報。聖獻帝閱覽後大悅狂喜,隨即頒詔天下同賀同喜。一時間萬賀來朝,盛況空前。

自耿吳之亂後天朝日漸衰微,動亂雖平定地方卻藩鎮割據各自為政,上京早已成了定期朝貢覲見的擺設。國力漸弱邊關不穩,自然蠻夷戰火四起。

先帝時更曾傾盡國力意圖收服舊土,奈何天不遂人願,雖有小勝對全局卻收效甚微,長此以往隻會動搖國本,最後隻得含屈受辱簽約納貢求安。直至今日,漠西蠻夷瓦倫部驕橫已久,視邊陲如其庫房糧倉任意予取予求。值金秋豐收之際,如往年般邊城百姓秋後收割入倉剛完,他們便糾集鐵騎大軍準備襲擊諸邊城意圖搶掠現成的碩果。

可今不同往日,上將軍靖武侯崔耀早有防備親率五萬大軍禦敵大勝,奉國將軍祁暮清驍勇善戰,三千鐵騎孤軍深入突襲直搗王庭斬瓦倫王首級俘虜王儲族係百人;慶山王世子李從讓、慕容棋各率部左右側翼鼎力相助適時斷敵援軍後路,最後三股合力驅趕流寇直至大漠戈壁西方歸。

一戰立威,眾夷惶恐。據聞,聖獻帝得此天大的好消息,高興得赤足免冠上朝而不知。撫恤三軍,重賞有功將士。天朝立威,三軍士氣由此大振。

如此盛景喜事前,平陽卻怎樣也無法笑開懷,反而恨不得當即昏死過去了事。

祁暮清、慕容棋二人皆得封侯,李從讓則封為郡王。一戰得勝,名揚天下。一紙黃絹,嫡皇女擇期下嫁,祁慕容兩家風光無限。慶山王因嫡子之功得百官尊崇權勢日盛,行事越發地囂張。

相較於外麵的熱鬧,錦福宮卻顯得很是蕭條。平陽斜倚在榻上,由著紫鵑的服侍飲下湯藥。愁眉深鎖,多日不見笑顏。蒼白黯然的嬌顏瞧得人一陣心疼,卻莫可奈何。

長寧小心地咬唇邊上坐著,一臉擔憂地瞧著平陽。金口玉言聖旨如天,縱使皇家親子也隻有乖乖認命的份。父皇真是樂瘋頭了,提前一點知會都沒有,就……可憐的二皇姐,她隻能邊上眼巴巴瞧著瞎著急,實際愛莫能助。

一陣胸悶氣結,平陽斂帕捂唇難過地咳嗽了好幾聲,憐煙上前適時地幫著拉住下滑的毛毯掖好,擔心地瞧了瞧終沒開口說話,默默地退到了一邊。

“嗬嗬,你們都怎麼了?往日那麼喜歡熱鬧,今天怎都成了啞巴了。說說,最近宮裏都有甚麼新鮮事?”

長寧心疼地瞅著虛弱喘喘的平陽,小心地勸慰道:“呃……也就那些雞毛蒜皮不打緊的小事。放心,有我們在。二皇姐,最近,你還是安心休養的好些。”

“休養?!我又沒生病,不需要。”

“還沒有,都吐血了,還沒生病?!你忘了趙太醫的話了?鬱結於心,憂思過度。需靜心調理休養,落了病根,日後麻煩就大了。二皇姐,你今年才多大?當真不要這身子了?”

“那又如何?慶山王勢力日盛,二皇兄卻依舊如此作為。不僅輔國政事上毫無出色建樹,更……當真如母後所說:堪不得大任。我累了,當真累了。”

“二皇姐,你說甚麼胡話了?忘了我們的約定,若沒有高密,何來扶湯?”

“一紙婚令,我沒得幾日自由了。他日一旦嫁人,過往皆成空談。縱使繼續謀劃,又能……”

“不還沒嫁!父皇頒旨隻說擇期下嫁,皇姐還未及笄,如何出嫁?再說祁暮清他們需得繼續戍守邊關,哼!隻是先定下來罷了,嫁得與否是後話。再說了,就算板上定釘實打實了,那也拖得一日是一日,怕甚麼?”

聽得這話,平陽倏地笑開,憂喜參半地回道:“嗯,妹妹瞧得清楚,倒是我一時心急,糊塗了。”

“旁觀者輕,當局者迷。無礙的!二皇姐,總算笑了。好幾天了,可嚇壞我了。暫且安心休養,外頭有我罩著了。隻是這病實在生得不是時候,放心,除了二皇姐貼身的憐煙、紫鵑幾個、還有看診的趙太醫,外人還不知道。”

“煩勞妹妹了,二皇兄那,你要多費些心關照著。咳……咳……萬莫讓嫂子吃了虧,知道嗎?”

“哼!這點二皇姐就放心吧。我們那嫂子也不是吃虧的主,嗬嗬,厲害的很了。就連邱公公都被她唬得一愣一愣,隻有點頭稱是的份了。嗬嗬,至於二哥、還有那狐媚子,夠他們喝幾壺的。

倒是二皇姐你,唉,怎一聽到父皇賜婚的旨意直接就……那姓祁的雖然過去瞧著他不順眼,現下還好。二皇姐真是厲害,怎就一眼瞧準這棺材臉有這本事。經得此戰,他已然成了我大夏朝最炙手可熱的人物。颯爽英雄,少年得誌。閨閣少女心中如意郎君的最佳人選。

二皇姐真是好福氣,當真的羨煞旁人喲。嗬嗬,就連那整天繃著的臭臉現下都討喜了,說是甚麼鐵血男兒真風範。噗……二皇姐,你知道嘛?如今多少姑娘咬碎銀牙絞斷帕子地妒忌你了。你倒好,難道是樂得吐了血,學那戲文裏的範進中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