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比能力更重要8(2 / 3)

小蘇出身於一個音樂世家,從小就很喜歡音樂,並受到了很好的音樂啟蒙教育,所以她期望自己能夠從事音樂事業。但高考時她陰差陽錯地選擇了工商管理專業。一向認真的她,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還是學得格外刻苦,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異。大學畢業時她被保送到美國的一所名校攻讀MBA,後來,她又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如今她已是一家知名證券公司的高級分析師。

她曾不無遺憾地說:“至今為止,我仍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假如’了。因為我既然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我就有應盡的職責。”

世界上沒有平凡的工作,隻有平凡的人。重要的不是你在做什麼,而是你怎麼做。隻要你對工作充滿愛和熱忱,即使不那麼喜歡自己的工作,也可以做到最好。

去年我去一家企業做培訓,一個員工跟我講:“蔡老師,我其實很不喜歡我現在的崗位。我很想做銷售,但現在卻在做技術。”我告訴他:“假如你真的想做銷售,也不要急著轉崗,而是應該把現在的崗位做好,然後你再向公司表達你的意願。這樣,你就比其他銷售人員多了技術優勢,畢竟客戶更相信專家。”

聽完我的分析,他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一改往日的頹廢、應付,積極投入地工作。最近,我聽到了他的好消息:他已經成為公司重點培養的銷售人才。

不管你是否喜歡今天的崗位,如果很難改變現狀,那隻能努力地喜歡它。因為愛和熱忱是無價的,它能夠讓你在工作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機會隻青睞有責任心的人

責任寄語

責任和機會是相輔相成的,隻有擁抱責任,才能抓住機會。逃避責任,再好的機會也會擦肩而過。

隻有擁抱責任,才能抓住機會

很多人都曾對我說過自己博學多才,就是沒有施展的機會。雖然每一個人都很渴望抓住機會,但我想說的是,責任和機會是相輔相成的,在你肩負責任的時候,機會也就來了。

打個比方,一個企業有一個重要的項目要實施,而企業老板說“這個項目的負責人采用競爭上崗,誰把這個項目做好了,誰就是下一任的總經理”。很明顯,這個項目既意味著責任重大,也是一個絕好的升職機會。

我曾經輔導過一個企業。該企業的業務按地理位置被劃分為五大片區。由於各個片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所以業績表現參差不齊。結果就出現了業績好的片區大家擠破頭,而業績不好的片區無人問津的情況。可是再不好幹也總得有人去幹,於是老板找到最不被大家看好的候選人小李,要求他去業績最差的片區當業務經理。

礙於老板的情麵,小李答應了。雖然在離開老板辦公室的時候他有點後悔,但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沒法收回了,所以他轉念一想:我既然已經答應了老板,就要全力以赴地做好,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結果到任後,小李擔當起片區經理的責任,努力爭取客戶,打造團隊,隻用了兩年時間,就將該片區的業績做到了全國第二。不出所料,第三年,他被提升為公司的副總經理。

隻有擁抱責任,才能抓住機會。可很多人在麵對責任的時候,隻看到了壓力和困難,卻看不到責任背後的機會,故而選擇逃避。這樣的人,即使有再出色的才能,也隻能與機會擦肩而過。

甲、乙兩個年輕人同時進入企業。在試用期內,兩個人都能用心做事、勤勤懇懇,但在試用期的最後一天上午,兩個人接到了解聘通知,理由是試用不合格。

這時甲想:我在試用期做得很不錯啊,怎麼說我不合格?這個公司真垃圾!於是他的心就不在工作上了,也沒有把手頭的工作做好交接,下午就辦了離職手續走人了。而乙卻想:雖然無法在這個公司做下去了,但手頭上還沒有做完的工作一定要做好交接,否則接手的人無法做下去。於是他比以往做事情更認真、更用心。

就在快下班的時候,乙又接到了一通電話,是老板打過來的。老板告訴他第二天繼續來公司上班。當乙疑惑地詢問原因時,老板告訴他:“其實你們兩個的工作表現都不錯,我們就是想看看你們兩個人對待工作的責任心如何,而你用你自己的責任心贏得了更多機會。”

想要在工作、生活中贏得更多的機會,就請多承擔一份責任。因為擔當了責任,就一定會有更多機會。

在機會來臨前,請將責任準備好

如果你一直在基層崗位工作,由於表現突出,被提拔為部門經理,那麼這對你來說就是一個機會,但也意味著你身上多了一份責任,一份部門經理應該擔當的職責和義務。與做普通員工時相比,你肯定會更累、更忙,責任會更重大。為此,你不僅需要做好心理準備,還要努力充實管理知識,在工作中鍛煉管理能

力。這個過程將是十分痛苦的。中國人常說“無官一身輕”,反過來說,當了官就要肩負起更多的職責。

但很多人在機會來臨時並沒將責任準備好。比如,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更多的管理人才,除了從外部招聘,也會考慮從基層提拔一些表現優異的員工。結果許多員工由於疏於學習,沒有準備好、能力不夠,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溜走。再比如,許多人也很努力,但耐心不夠,一看到升職無望,就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結果,當企業發展壯大後需要充實管理層時,才開始後悔沒有堅持到最後。要知道企業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總會有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隻有堅持負責到底,才有可能等到機會。

當你在抱怨沒有機會的時候,請好好想想自己是否在責任層麵準備好了,是否願意承擔因責任帶來的痛苦和壓力。

我在培訓時經常問學員這樣一個問題:一個200斤的擔子和一個50斤的擔子,你願意挑哪一個?很多人表示願意挑50斤的,因為很輕鬆。其實大多數人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喜歡輕鬆的工作,不願意做又苦又累的工作。

在人才市場,貪圖輕鬆、畏懼困苦的應聘者比比皆是。許多需要吃苦耐勞精神的崗位往往乏人問津,而應聘文員的人卻特別多,因為在他們眼裏,文員隻需很輕鬆地每天坐在辦公室打打電話、處理文件就可以了,工作輕鬆,沒有壓力。

問題是,今天你為貪圖輕鬆隻挑50斤,一旦有一天需要你挑200斤的擔子,你肯定無法勝任,那你一輩子也就碌碌無為,泯然眾人,成功將與你漸行漸遠。可如果你選擇挑200斤的擔子,雖說開始會有些吃力,但習慣以後,會跟挑50斤擔子一樣輕鬆。當你比他人能夠承擔更多的重任時,你在職場中就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成功將唾手可得。

責任比報酬更重要

責任寄語

一個合格、成熟的職場人士,應該全力以赴做好本職工作,爭取在同等的時間內創造更大的價值。因為能力比報酬更重要。

別問企業給了“我”什麼,先問“我”為企業創造了什麼

一個合格的職場人士應該抱有這樣一種想法:別問企業給了我什麼,先問我為企業創造了什麼。但很多人工作時卻是“企業必須給我多少報酬,我才做多少的事情”。他們嘴裏常說的就是:

“隻有這麼一點工資,我為什麼要多做事情?”“沒有獎金,我憑什麼認真做事?”說這種話的人往往是隻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從公司的角度看,正是因為你隻做這麼一點事,才會掙這麼一點工資;正是因為你不認真做事,所以才沒有獎金。

對於員工來講,責任就是為企業創造價值。如果你創造的價值小於企業為你付出的成本,甚至壓根沒有創造任何價值,你就沒有盡到責任,被掃地出門就是遲早的事。所以一個合格、成熟的職場人士,應該全力以赴做好本職工作,爭取在同等的時間內創造更大的價值。

對員工來說,能力比報酬更重要。當能力得到提升後,你的報酬自然會得到相應的增加;如果你先看報酬,計較一絲一毫的得失,不注重能力的提升,往往會影響收入。記住:在想收入高不高前,請先問問自己能力夠不夠。

要想獲得高收入,就要做好比他人付出更多努力的準備。因為每個人的資質基礎、悟性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的基礎好、悟性高,成長得就快一些,反之,成長得就會慢一些。

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別說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就是付出與他人一樣多的努力也不願意,可是卻想獲得與他人一樣的收入,甚至更多。

有一次我們公司要招一個文員。招聘啟事發出去後,很多人打電話詢問具體情況時,頭一個問題就是:“一個月能給多少錢?”接線人員答道:“基本工資是1000元。”對方一聽,紛紛表示“1000元太低了,根本不夠生活的”。

我聽說這件事情後,告訴接線人員:“如果還有人打電話進來詢問工資待遇如何,你就告訴他10000元一個月。”當接線人員告訴對方這個結果時,對方至少有兩秒鍾沒說話,因為這個結果太令人難以置信了。接著,接線人員告訴對方:“這錢也不是好拿的,你要能為公司創造100萬元的利潤才行。”對方一聽傻眼了,悻悻地掛了電

話,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掙到這筆錢。

隻要員工能為企業創造實實在在的利潤,企業是不會虧待員工的,一定會給予相應的回報。所以,先別問企業給了“我”什麼,而要先問“我”為企業創造了什麼。

用雷鋒精神武裝頭腦

我的一對朋友夫婦移民去英國後,曾托我找一樣東西——雷鋒的照片。據說是一個老外托他們要的。原來這個老外開了一家公司,他想把雷鋒的照片掛在公司的牆上,在公司宣揚雷鋒精神。什麼是雷鋒精神?對企業來說,就是員工對企業的無私奉獻、愛崗敬業。雷鋒生前最親密的戰友喬安山曾經記錄了這樣一件事。

1959年8月的一天,雷鋒下班後發現廠裏的專運線上放著一千多噸水泥,到了半夜,雷鋒被雷聲驚醒,想起放在專運線上的水泥如果不及時蓋上,會被雨淋濕,於是他立刻爬起來動員工人們蓋水泥。

由於雷鋒人緣好,他一招呼,大家紛紛穿上衣服、雨衣,找席子、棚布蓋水泥。當大家將能找到的席子、棚布都用完時,還剩下一小部分水泥沒東西可蓋。就在大夥茫然不知所措時,雷鋒第一個跑回宿舍把自己的被子、褥子等能遮蓋水泥的東西都拿了出來蓋在水泥上。當時一位老師傅說:“雷鋒,這可不行,你蓋了水泥晚上咋睡?”雷鋒卻說:“隻要水泥不受損失,我沒被子蓋算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