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後來少詩興被分配到了ga縣當了一所小學的校長,他所賺取的工資除了他生活必要的以外,其餘的都寄回了家裏。
而少曾,每天便是在家幫忙種地,織布,當時少家的生活一夜之間回到了小農時代,少曾每個星期都得走著十幾裏的路拿著家裏的布或其它地裏的東西出去換錢,加上少詩興寄給家裏的錢,家中的日子也還勉強的過得下去,至少是不會餓死人的。
少詩興在ga縣當小學校長十多年,在他三十多歲的時候娶了ga縣的一個叫做富傳慧的女人,富傳慧,ga縣本地人,家中有十一個姐妹,其家裏經常被人調笑是一家足球隊,富傳慧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到現在,她的那些小輩都叫她二爹,當少詩興和富傳慧結婚後不久,少曾也和hn的一戶人家結了婚,當時他們的母親已經去世幾年,後來少曾跟著他丈夫一起去了山sd省,然後一直到現在都定居在那。
少詩興結婚後的不久被調到了hh市的f鎮當上了一名高中的教師,當時少詩興的工資每個月隻有三十五塊八,就這三十五塊八的工資,他從六五年拿到了九一年。在少詩興來到f鎮後的不久,他們夫婦的第一個孩子就出生了,是一個男孩,小名叫做大毛,本名叫少立華,又兩年,第二個兒子出生,小名是二毛,本名叫槐明。
二兒子為什麼要姓槐呢?當時打地主的那段時間,槐老太爺被打倒之後一直不知所終,少詩興曾去找過多次也沒有找到,為了紀念槐老太爺當年對他的養育之恩,所以給二兒子取名姓槐。
少詩興在學校擔任過曆史和語文老師以及教務處主任,基本上每一屆他都帶班主任,他也是當年hh市的第一個律師。
教書育人方麵他是沒得說,從不對學生打罵,體罰,學生有什麼問題他也是耐心的給他們一一解決,在他們下出了不知道多少個一流大學生,用桃李滿天下來形容他的教育功績那完全是名副其實,在一九九三年的時候他成為了hh市第一個特級教師,以他老師的身份來說這是給他的最大的榮譽了。
當然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不知道是否是他將他的氣運都給了他的學生,他自己的兩個兒子卻都與大學無緣。在中學之前的學習生涯中,他兩個兒子的成績也都是在班裏數一數二,自從到了中學後那成績便是一落千丈,而少詩興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可以對他的學生耐心交道,可是對他的兩個兒子就是非打即罵的教育,在這種不是體罰便是打罵的環境下徹底的激起了他兩個兒子的叛逆心,大兒子少立華在初中讀完之後便跑去當了消防兵,終於逃離了那種受壓抑的日子,而二兒子槐明勉勉強強的混完了高中就被他母親富傳慧安排到了f鎮的糧管所上班。而少詩興的這兩個兒子也是他最為所恥的。
少詩興最大的一個缺點便是要麵子,他把麵子看得比什麼都重,他可以穿著補過一遍又一遍的布滿補丁的衣服,也可以每頓飯都是苦瓜和鹹菜,但是就是好麵子,對於他來說,他這兩個兒子不學無術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和恥辱,所以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們的父子關係都不怎麼好,而且他的這種望子成龍的思想因為在他的兒子身上得不到實現,於是在後來又直接的帶到了他的孫子輩。
這裏說說富傳慧,富傳慧跟著少詩興來到f鎮後便享起了清福,家裏的任何家務都是由少詩興一手操辦,都沒怎麼讓她動過手,他的兩個兒子也都沒怎麼管,富傳慧在f鎮的大市場做著糧油生意,其實應該算作糧管所產品的銷售點,每天也隻用在那守守店子而已,並沒有過多的勞累。
之後的日子裏,少詩興努力的教著書,試圖在教書領域將自己的恥辱一掃而空,少立華在部隊裏也不用麵對父親每天的打罵,槐明雖然說每天都得回家裏,但是有著自己的收入了,也一樣不時的在外麵胡天海地,而富傳慧每天的日子便是坐在店子門前和來來往往的人們聊著天…。
在這裏可能會有人覺得我介紹的曆史和我所寫的主題無關,其實不然,寫了這些能夠讓大家了解我從小的生活環境,對於後來我所走的道路有更好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