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章 與好友談論些事,想為情人出把力(1 / 2)

結束假期上班後的第一天,在午後明亮是胸外科主任辦公室內,允浩眉頭緊皺地問道“生前預囑?難道她希望做安樂死嗎?”

專業人士見慣了生死,不是關係很近的血親遇到生死相隔那些不幸的事,一般不容易會引起自己的感情波動,所以並非在關於人性的倫理方麵有障礙。

而是作為醫生,講究救死扶傷盡力挽救別人生命為職業的人,同時對職業有自豪感,以及對本人的醫術極有信心的男人,他不願意聽到兩個名詞中的任何一個。

讓病患主動提出要做那種選擇叫他不舒服。

即使不是主治醫生,在這位很有集體榮譽感的男人看來,想盡辦法卻拯救不了別人的生命,逼得人家主動放棄任何求生的機會,這在他眼裏是一種無能的象征,實際上是一種恥辱。

即使沒誰能指責自己或是醫院,惠美母親的要求是一種很有爭議的做法,更有讓參與者有惹上某些和法律有關麻煩的可能。

能夠理解好友的想法,有關問題大家很久前也交換過個人看法,坐在他麵前的曲觀海點點頭,給他解釋了現在遇到的問題“嗯,今天聽惠美母親說的。她還問了詳細的內容跟申請辦法。”

生前預囑(livingwill)是指人們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識清楚時簽署的,說明在不可治愈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療護理的指示文件。

曲觀海說明了現在能做的事情“非常不幸,她身上的癌細胞已轉移到甲狀腺,惠美的母親現在每天都感覺氣管受到強烈壓迫。病情惡化得很快,相信她的疼痛一定非常劇烈。為了保持她呼吸順暢,必須接受切開手術。”,並在喉頭比了個縱切的動作。

喉頭切開手術,是經由外科手術在喉嚨開一個足以看見內部狀態的大洞,插進塑料管輸送氧氣,過程將伴隨強烈的痛楚。而喉嚨既然開洞,便不能順利進食也不能出聲說話。

這是確保氣管功能的最佳辦法,但隻能暫時維持生命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同時對病患本身是一種很考驗意誌其實痛苦的無奈選擇。

理智上很清楚,讓病人痛苦和無望的活著其實很殘忍,同時很容易引起醫患糾紛,所以醫院的成員仍在猶豫到底該不該這麼做。

允浩看著被打擊到的模樣,需要用來當作支撐似地握住拿著咖啡的手邊詢問“惠美知道她打算申請生前預囑?”

他知道這對所有人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曲觀海一下變得很不自然了,嘴裏喃喃地說“剛剛我已經跟她說過了……看樣子惠美本人事先並不知情,聽到時臉色倏地發白……莫非我做錯了……”

允浩安慰似地對沮喪的曲觀海說“放心啦!她畢竟也是醫生,能夠理解的。而且,知道總比被蒙在鼓裏好,你並沒有做錯任何事!”

即使從小得不到母愛,甚至被徹底忽視,惠美內心深處依然對母親留有幾分眷慕。

說不定……自己就是母親與唯一愛過的男人生下的孩子……允浩明白盡管毫無憑據,惠美心底仍如此期盼著。

就算母親不愛自已,隻要她是為了追求所愛不惜出軌……那麼自己就能原諒她。允浩記得曾目睹惠美自言自語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