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習慣主宰人生(1 / 2)

“習慣成自然”,可見習慣是一種形成了固定模式的自然的習性,如同身體器官一樣,最後始終伴隨自己的一種行為模式,正如我們都是在每天無意的去實踐著習慣,並沒有要去刻意形成它。習慣,習慣是重複的慣性,習慣其實在主宰著你的人生,不管你是否願意承認。好的習慣成就一個人,壞的習慣則摧毀一個人。

1.習慣是什麼

一句俗話說:“貧窮是一種習慣,富有也是一種習慣;失敗是一種習慣,成功也是一種習慣。”如果你重視培養好的習慣,那麼,你對此就會深有同感。

從前,有一條很有誌氣、很有抱負的狗,它向整個家族宣布:要去橫穿大沙漠,所有的狗都跑來向它表示祝賀。在一片歡呼聲中,這隻狗帶足了食物、水,然後上路了。然而不幾天就突然傳來了小狗不幸犧牲的消息。

是什麼原因使這隻狗犧牲了呢?大家紛紛的找原因,檢查食物,還有很多;水不足嗎?也不是,水壺還有水。後來,經過研究終於發現了小狗犧牲的秘密——小狗是被尿憋死的。

之所以被尿憋死是因為狗有一個習慣:一定要在能倚靠的地方撒尿。由於大沙漠中沒有樹,沒有石頭,更沒有牆根,所以可憐的狗一直憋著,終於被憋死了。

很顯然,這條狗是被習慣給害死的。

狗是有習慣的動物,人更是有習慣的人。一個人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慣是多年養成的。孔子在《論語》中提到:“性相近,習相遠也。”“少小若無性,習慣成自然。”意思是說,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但由於習慣不同便相去甚遠;小時候培養的品格就好像是天生就有的,長期養成的習慣就好像完全出於自然。

習慣也稱為慣性,是宇宙共同法則,是一種規律,是無法阻擋的一股力量。“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就是無法阻擋的一股自然的力量;果實熟了就會落地,同樣是具有無法阻擋的一股力量。

沒有慣性則沒有力量。靜止的火車,要阻止其滑行隻需在每個驅動輪麵前放一塊1寸厚的木頭就行了,但如果火車以每小時100公裏的速度行駛的話,哪怕是一堵5尺厚的鋼筋水泥牆也無法阻擋,可見慣性的力量多麼巨大!

所謂的習慣,就是人和動物的某種固定性反應,是相同的場合反應反複出現的行為。比如,如果一個人反複練習飯前洗手的話,那麼這個行為就會融合到他更為廣泛的行為中去,成為“愛衛生”的習慣。

習慣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麵,即能夠直接觀察及測量的外顯活動和間接推知的內在心路曆程——意識及潛意識曆程。並且,心理上的習慣,即思維定勢一旦形成,則更具持久性和穩定性,在更廣泛的基礎上,就成了性格特征。

2.習慣決定命運

習慣決定命運。習慣是往成功最直接的保證,習慣也是通往失敗的最直接通道。養成好習慣,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

有一個孩子撿回一隻老鷹蛋,回到家裏,他把老鷹蛋和母鳴正在孵的雞蛋放在一起。

沒過多久,小鷹和小雞一起出世了。在母雞的照顧下,小鷹很開心地和小雞們生活在一起。

小鷹當然不知道自己是一隻鷹,它和小雞們一樣學習雞的各種生存本領。母雞也不知道它是一隻鷹,母雞按照教育其他小雞那樣教育小鷹。這隻小鷹一直按照雞的習慣生活。

在它們生活的地方,不時有老鷹從空中飛過。每當老鷹飛過時,小鷹就說:“在天空飛翔多好啊,有一天我也要那樣飛起來。”

聽它這麼說,母雞每次都要提醒它:“別做夢了,你隻是一隻小雞!”

其他小雞也一起附和:“你隻是一隻雞,你不可能飛那麼高!”

被提醒的次數多了,小鷹終於相信它永遠不可能飛那麼高。小鷹再看到老鷹飛過時,它便主動提醒自己:“我是一隻小雞,我不可能飛那麼高。”

就這樣,這隻鷹到死那一天,也沒有飛翔過——雖然,它擁有翱翔藍天的翅膀和體格。

可見,習慣雖小,卻影響深遠。你可以遍數名載史冊的成功人士,哪一個人沒有幾個可圈可點的習慣在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軌跡呢?當然,習慣人人都有,我們的惰性和慣性會使我們不止一次地重複某些事情,而經常反複地做也就成了習慣,比如愛笑的習慣、懶惰的習慣,等等。習慣有大有小,有好有壞。

習慣決定命運。

看看我們自己,看看我們周圍,看看芸芸眾生,好習慣造就了多少輝煌成果,而壞習慣又毀掉多少美好的人生!習慣一旦形成,它就極具穩定性,心理上的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決定我們的待人接物;生理上的習慣左右著我們的行為方式,決定我們的生活起居。日常的生活本身就是習慣的反複應用,而一旦遇上突發事件,根深蒂固的習慣更是一馬當先地衝到最前麵,所以,當我們的命運麵臨抉擇時,是習慣幫我們做的決定。

事物總是一分為二,凡事都有其兩麵性。習慣也是一樣,有好壞之分。正麵的是好習慣,好習慣造就一個人;壞習慣則摧毀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