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時間——惜者如金,和時間賽跑(1 / 3)

時間的珍貴在於它的轉瞬即逝和一去不複返。誰抓住了它,能好好利用它,誰就會收獲豐碩的果實。時間使傑出的東西永恒,使真理常在,它是最公正的判官,世間萬物,一切都逃不過它的評判和檢驗。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卻又都是不一樣的。惜時如金的人爭分奪秒,一息尚存,奮鬥不止,和時間賽跑,他的人生就會飽滿;而整天無所事事,打發光陰的人,就隻能留下兩鬢斑白,空留餘恨。珍惜時間,利用好的時間是完善人生的保證。

1.時間就是金錢

對於一個有誌者而言,時間就是金錢。

在富蘭克林報社前麵的商店裏,一位猶豫了將近一個小時的男人終於開口問店員了:“這本書多少錢?”

“1美元。”店員回答。

“1美元?”這人又問,“你能不能少要點?”

“它的價格就是1美元。”沒有別的回答。

這位顧客又看了一會兒,然後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

“在,”店員回答,“他在印刷室忙著呢。”

“那好,我要見見他。”這個人堅持一定要見富蘭克林,於是,富蘭克林就被找了出來。

這個人間:“富蘭克林先生,這本書你能出最低價格是多少?”

“1.25美元。”富蘭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1.25美元?你的店員剛才還說1美元1本呢!”

“這沒錯,”富蘭克林說,“但是,我情願倒給你1美元也不願意離開我的工作。”

這個顧客不甘心,又磨蹭了一會兒,見沒用,就說:“那麼,好吧,1.25美元,我買了。”

誰知富蘭克林說:“不,1.5美元。”

顧客不相信自己的耳朵:“1.5美元?你怎麼又改了?”

富蘭克林說:“是的。到現在為止,我因此而耽誤了工作時間的價值要遠遠大於1.5美元。”

這人默默地把錢放到櫃台上,拿起書出去了。

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政治家給他上了終生難忘的一課:對於有誌者,時間就是金錢。

“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記住,時間就是金錢。假如說,一個每天能掙10個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發上消磨了半天,他以為他在娛樂上僅僅花了6個便士而已。不對!他還失掉了他本可以獲得的5個先令……記住,金錢就其本性來說,絕不是不能生殖的。錢能生錢,而且它的子孫還會有更多的子孫……誰殺死一頭生仔的豬,那就是消滅了它的一切後裔,以及它的子孫萬代,如果誰毀掉了5先令的錢,那就是毀掉了它所能產生的一切,也就是說,毀掉了一座英鎊之山。”

這是為成功學大師所普遍推崇的美國著名的思想家本傑明·富蘭克林的一段名言。它通俗而又直接地闡釋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想成功,必須重視時間的價值。

利用好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時間如果不好好規劃一下,就會白白浪費掉,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就會一無所成。成功與失敗的界線在於怎樣分配時間,怎樣安排時間。

對每個成功的人來說,時間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時間是最重要的資產,每一分每一秒逝去之後再也不會回頭,問題是如何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呢?

有效地進行時間管理,首先必須知道,一個小時沒有60分鍾。事實上,一個小時內隻有利用到的那幾分鍾而已。

大家一天要浪費幾個小時呢?不妨來做這樣一個實驗。首先,找一份記事簿,把每一天劃出3個小時的區域。然後再把每個小時劃成60分鍾的小格。在這整個星期裏麵,隨時把所做的事情記錄在劃分的表格中,連續做一個星期試試看,再回頭來檢查一下記事曆,就會發現,由於拖延和管理不當,浪費了多少寶貴的光陰。

當人們了解到是如何在使用時間之後,再回頭重做一次實驗。這一次多用點心來計劃時間,把需要做及想要做的事仔細安排進你的時間表,再看效率是否會好一點。

時間是時間就是金錢,對時間的利用率越高,就越可以靠他賣得好價錢。

2.不要虛度光陰

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究竟用在有用的事業上的時間能有多少呢?我們又浪費了多少光陰呢?時不我待,好花當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一個小孩,每次吵鬧,媽媽就拿起電話撥117給他聽。117是報時台,會不斷播報時間,每5秒一次。孩子的好奇心很強,一聽報時就停止哭鬧了。

很久以後,有一次他聽報時台,滿臉疑惑地問媽媽:“為什麼電話裏的鳥都飛來飛去,有時候多一隻鳥,有時候少一隻鳥?”

媽媽把電話拿起聽,話筒裏播著:“下麵音響11點5分零5秒……下麵音響11點6分零秒……”

原來,兒子把“秒”聽成“鳥”,“11點5分零5秒和11點6分零秒”。這不是非常奇怪嗎?

媽媽正在思索,兒子把話筒搶走,說:“媽媽,你聽那麼久,又:一隻鳥飛走了。”

人生真的不可以再來一次,我們應以有限追求無限。請珍惜時間!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於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記簿上記下了這段文字:“如果我可以從頭活一次,我要嚐試更多的錯誤,我不會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願多休息,隨遇而安,處世糊塗一點,不對將要發生的事處心積慮計算著。其實人世間有什麼事情需要斤斤計較呢?”

“可以的話,我會去多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險的地方也不妨去一去。以前我不敢吃冰激淩,不敢吃豆,是怕健康有問題,此刻我是多麼的後悔。過去的日子,我實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開始,我會什麼也不準備就上街,甚至連紙巾也不帶一塊,我會放縱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來,我會赤足走在戶外,甚至整夜不眠,用這個身體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麗與和諧。還有,我會去遊樂園多玩幾圈木馬,多看幾次日出,和公園裏的小朋友玩耍。”

“隻要人生可以從頭開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感覺不到時間的價值,甚至感覺不到時間存在的人注定碌碌無為,他們的口頭常常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付出什麼,追求什麼,人和的公式不算複雜,但也不簡單,隻有靠自己去領悟。

有一個人每天下班回來,總看見有個人從他的後花園裏扛走一隻箱子,裝上卡車拉走。

他還來不及叫喊,那人就走了。這一天他決定開車去追。那輛卡車走得很慢,最後停在城郊的峽穀旁。

他下山後,發現陌生人把箱子卸下來扔進了山穀。山穀裏已經堆滿了箱子,規格式樣都差不多。

他走過去問:“剛才我看見您從我家扛走一隻箱子,箱子裏裝的是什麼?這一堆箱子又是幹什麼用的?”

那人打量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說:“您家還有許多箱子要運走,您不知道?這些箱子都是您虛度的日子。”

“什麼日子?”

“您虛度的日子。”

“我虛度的日子?”

“對。您白白浪費掉的時光、虛度的年華。您曾盼望美好的時光,但美好時光到來後,您又幹了些什麼呢?您過來瞧瞧,它們個個完美無缺,根本沒有用過。”

他走過來,順手打開了一個箱子。

箱子裏有一條暮秋時節的道路。他的未婚妻格拉茲正在慢慢走著。

他打開第二個箱子,裏麵是一間病房。他弟弟約翰躺在病床上在等他歸去。

他打開第三隻箱子,原來是他那所老房子。他那條忠實的狗杜克臥在柵欄門口等他。它等了他兩年,已經骨瘦如柴。

他感到心口被什麼東西夾了一下,絞疼起來。陌生人像審判官一樣,一動不動地站在一旁。

他說:“先生,請您讓我取回這三隻箱子,我求求您。起碼還給我三天吧。我有錢,您要多少都行。”

陌生人做了個根本不可能的手勢,意思是說,太遲了,已經無法挽回。說罷,那人和箱子一起消失了。

夜幕悄悄降臨,把大地籠罩在黑暗之中。

時間摸不著,看不到,你可以隨意擺布時間,但同時你也會得到更多的懲罰。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3.時間並非無情物

“落紅不是無情物”,時間也是一樣,它是有情的,是最公正的,你怎麼對待它,它就怎麼回報你。

哲人伏爾泰問:

“世界上,什麼東西是最長而又是最短的;最快的而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沒有它,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於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

智者查帝格回答:

“世界上最長的東西莫過於時間,因為它永無窮盡;最短的東西也莫過於時間,因為人們所有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在等待著的人看來,時間是最慢的;在作樂的人看來,時間是最快的;時間可以擴展到無窮大,也可以分割到無窮小;當時誰都不重視,過後誰都表示惋惜;沒有時間,什麼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後世紀念的,時間會把它衝走,而凡屬偉大的,時間則把它們凝固起來,永垂不朽。”

時間無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裏把時間拉長的人就擁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錢。

生命是短暫的。時間也是在不斷減少的,每一個人人對實際時間的利用和發揮不一樣,因而實際生命的長短也是不一樣。以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計算時間的人,要多59倍,以秒計算時間的人則又要比用分計算時間的人,又多擁有59倍的時間。所以對於擠時間的人來說,時間卻又是不斷增加的,甚至是成倍地增加。

魯迅說:“節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於延長我們的生命。”又說:“時間是海綿裏的水,隻要你願意擠,總是有的。”

偉人們之所以能到達並保持著高處,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因為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在夜裏還辛苦地往上攀爬。

得到時間,就是得到一切。失去時間,也就意味著萬物化為烏有,一切不複存在!

4.和時間賽跑爭輸贏

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多,卻在不同的人麵前顯出截然不同的結果來。看來,人是被自己擺布的,人生,並不是完全受限於環境。

時間對於任何人來說,一天都是24小時,但是每個人每天使用時間的差別卻大相徑庭。有的人根本什麼也沒做,所以浪費一天;有的人用一些,有的人則充分利用,還嫌上帝給的不夠多。現代人的生活狀況不正是如此嗎?有些人總好像是很忙碌,打電話給他一定是左一句忙,右一句忙,但是,忙來忙去也不知忙些什麼。反過來看,有些人隨時都是從容不迫的樣子,難道誰能肯定他不忙嗎?未必吧!

一個真正懂得時間管理的人,應能依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定時間的先後順序,這樣,當重要事件發生時,才能不慌不忙地一一處理。這樣的人才叫懂得時間管理觀念的人。

我們會經常發現,陌生人也好,熟人也好,每次約定了麵談時間,總會有人遲到,匆忙跑進來,然後道歉不已,這樣沒有時間觀念的人,在先人為主的印象上已被扣了不少分了。

因此與人約會一定要比預定的時間更早一些出門,要把路上可能發生的事(如塞車、停車問題……)都包含在內,有句話說得好,屋裏忙,屋外就不用忙。

有一位商業人士,說過這樣一段話:“在車上時我都做什麼?每遇紅燈,我就會把當日報紙拿出來看看大標題、看重點,以便知道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同時,我的耳朵也沒閑著,平時我習慣一上車就開始放社會大學的錄音帶(自我充電);但是,精神較緊張時,則會選聽一些開發潛意識的音樂CD。就這樣了嗎?還不止,眼睛在順便看街景時,偶然有什麼感觸、想法或創意時,一遇上紅燈便會抽出名片或小記事本來寫下心得。比起許多人塞車、等紅燈時的心浮氣躁,破口大罵,我的做法是不是比較具有創造性及建設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