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天道酬勤,勤奮是人生騰飛的翅膀(3 / 3)

惡勞好逸,人之常情。就因為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勤能補拙,勤能損欲,這還是消極的說法,勤的積極意義是要人進德修業,成為名副其實的萬物之靈。

其實,對許多人來說,失敗使人重新評比自己的生活,從而整裝上陣,失敗意味著一定的損失,但同時也意味著獲得屬於隻有勤於奮鬥的人,隻有他們才能體味到其中的奧妙。

勤勞的人方知道生活的美好,才能獲得生存的回報。

7.勤勞才方出人頭地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勤勞與收獲是成正比的,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隻有勤奮成才的真理。

一位魔術大師在蘇丹麵前表演魔術,他的精彩表演深使蘇丹大為讚賞,被稱為天才。

可是一位大臣說:“陛下,大師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位大師的技藝,是他勤奮練習的結果。”

蘇丹被臣子反駁之後,感到大為掃興,於是他輕蔑地對他大喊道:“你沒有任何天才,你到城堡裏去吧!在那裏你可以好好考慮我的話。為了不讓你感到寂寞,送給你二隻小牛犢做伴。”

從到牢房的第一天起,這位大臣就練習抱著小牛犢,從下麵的台階一直走到塔樓。幾個月後,小牛犢長成了一頭很結實的公牛,大臣的力氣也大增。

一天,蘇丹突然想起他的大臣還在監牢裏,於是就去看他。當蘇丹看到他時,非常驚訝:“真主呀,這多麼神奇,多麼不可思議呀。”

這位大臣,用雙手捧著一頭大牛,對蘇丹說了從前說過的話:“陛下,大師不是從天下掉下來的。我的力量是我勤奮練習的結果。”

沒有苦,哪有甜,不靠勤勞的雙手,靠別人的施舍,終究是個“奴仆”。

阿拉伯有一位著名的馴馬師,他馴出來的馬甚至被稱為神馬。熟悉馴馬師的人都知道,每天早上,馴馬師會指揮著一群馬繞圈子跑,這其中有雄健的大馬,也有很小的幼馬。馴馬師的助手,則一邊嗬斥著馬,一邊抓著馬鞍左右跳躍。看起來活像馬戲團的特技表演。到了中午,沙漠的太陽正毒,馴馬師卻和他的助手騎馬向沙漠深處奔去,下午4點,當他們返回時,人們才發現每人手上都拿著一把彎刀,仿佛出征歸來的樣子。

有人問馴馬師:“你為什麼要叫許多馬繞圈子呢?”

馴馬師說:“因為我教那些小馬,跟在大馬身後,學習聽口令和順服。沒有大馬的帶領,小馬是很難教的。如果我是老師,大馬就是家長,我在學校教導,父母在家中帶領,任何一方都不能少。”

“那你的助手為什麼要抓著馬鞍左右跳躍呢?”

“那是教馬學會均衡,維持穩定。”

“至於中午的時候騎馬出去,”馴馬師接著說,“是因為中午天氣最為炎熱,讓馬在一望無際、其熱如焚的沙漠裏奔跑,這是一種磨煉,經得起的才能成為千裏馬。而彎刀,是我們故意舞給馬看的,用刀光閃爍刺激馬的眼睛,發出強烈的音響。經曆這種場麵,還能鎮定自若的,才能成為最好的戰馬。”

人的成長與馴馬是同理的,正如俗語所說,“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如果你不能“勤奮努力,如果你吃不了勤中之苦,怎麼能出人頭地呢?”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這樣才吃得香,才有味道。

8.克服懶病的惡習

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一個民族而言,懶惰都是一種墮落的、具有毀滅性的東西。懶惰、懈怠從來沒有在世界曆史上留下好名聲,也永遠不會留下好名聲。懶惰是一種精神腐蝕劑,因為懶惰,人們不願意做舉手之勞;因為懶惰,人們不願意去戰勝那些完全可以戰勝的困難。想要有出息,想要成為強者,必須克服懶惰的惡習。

有些人終日遊手好閑、無所事事,無論做什麼都舍不得花力氣、下功夫,但他們的腦瓜子可不懶,他們總想不勞而獲,總想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他們一天到晚都在盤算著去掠奪本屬於他人的東西。正如肥沃的稻田不生長稻子就必然長滿茂盛的雜草一樣,那些好逸惡勞者的腦子中就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思想雜草”。

無論王公貴族還是普通市民都具有這個特點,人們總想盡力享受勞動成果,卻不願從事艱苦的勞動。懶惰、好逸惡勞這種本性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普遍存在,以至於人們為這種本性所驅使,往往不惜毀滅其他的民族,乃至整個社會。

那些生性懶惰的人不可能在社會生活中成為一個成功者,他們永遠是失敗者。成功隻會光顧那些辛勤勞動的人們。懶惰是一種惡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負。人們一旦背上了懶惰這個包袱,就隻會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喪、無所事事,這種人完全是無用的之人。

亞曆山大征服波斯人之後,他目睹了這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亞曆山大注意到,波斯人的生活十分腐朽,他們厭惡辛苦的勞動,卻隻想舒適地享受一切。亞曆山大不禁感慨道:沒有什麼東西比懶惰和貪圖享受更容易使一個民族奴顏婢膝的了,也沒有什麼比辛勤勞動的人們更高尚的了。

有個人周遊世界各地,見識十分豐富。他對生活在不同地位、不同國家的人有相當深刻的了解,當有人問他不同民族的最大的共同性是什麼,或者說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時,他回答道:“好逸惡勞乃是人類最大的特點。”

懶惰是一種毒藥,它既毒害人們的肉體,也毒害人們的心靈,懶惰是萬惡之源,是滋生邪惡的溫床;懶惰是致命的罪孽之一,它是惡棍們的靠墊和枕頭,懶惰是魔鬼們的靈魂……一個懶惰的人無法逃脫世人對他的鄙棄和懲罰。再也沒有什麼事情比懶惰更加不可救藥的了,一個聰明然而卻十分懶惰的人本身就是一種災禍,這種人必然成為邪惡的走卒,是一切惡行的役使者,因為他們的心中已經沒有勞動和勤勞的地位,所有的心靈空間必然都讓惡魔占據了,這正如死水一潭的臭水坑中的各種寄生蟲,各種肮髒的爬蟲都瘋狂地增長一樣,各種邪惡的、肮髒的想法也在那些生性懶惰的人們的心中瘋狂地生長,這種人的心思靈魂都被各種邪惡的思想腐蝕、毒化了……

所以,萬萬不可向懶惰和孤獨、寂寞讓步,必然切實地遵循這一原則,無論何時何地也不要違背這一原則,隻有遵循這一原則,身心才有寄托和依歸,人們才會得到幸福和快樂;違背了這一原則,就會跌人萬劫不複深淵。這是必然的結果、絕對的律令。

真正的幸福決不會光顧那些精神麻木、四體不勤的人們,幸福隻在辛勤的勞動和晶瑩的汗水中。懶惰,隻有懶惰才會使人們精神沮喪、萬念俱灰;勤奮,也隻有勤奮才能創造生活、給人們帶來幸福和歡樂。

勤奮是治療人們身心病症的最好藥物。“沒有什麼比無所事事、空虛無聊更為有害的了。”

那些遊手好閑、不肯吃苦耐勞的人總是有各種漂亮的借口,他們不願意好好地工作、勞動,卻常常會想出各種主意和理由來為自己辯解。其實,一心想擁有某種東西,卻害怕或不敢或不願意付出相應的勞動,這是懦夫的表現。無論多麼美好的東西,人們隻有付出相應的勞動和汗水,才能懂得這美好的東西是多麼地來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人們才能從這種“擁有”中享受到快樂和幸福,這是一條萬古不易的真理。即使是一份悠閑,如果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來的,這份悠閑也就並不甜美。不是用自己勞動和汗水換來的東西,你就沒有為它付出代價,你就不配享用它。

無論一個人處在什麼樣的地位,他具有什麼樣的權力和身份,他都必須或者說有義務去勤奮勞動。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達官顯要還是普通市民都必須各司其職、各盡其力,各盡所能,為社會做出自己的應盡的貢獻。但有些人卻偏偏會這樣去做——白吃白喝一輩子,從來沒有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懶惰、無所事事從來就不是一種榮耀,更不應該成為一種特權。盡管在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卑鄙的小人極滿足於白吃白喝,並以大肆揮霍、浪費為榮,但那些稍有頭腦、有抱負、有良知的人們毫無疑問會鄙夷他們。這些墮落的貴族與他們自己享有的尊貴榮譽完全不相符合,他們早已成了行屍走肉,已經不具有良知和人性了。

年輕人最容易染上懶惰與拖延這種可怕的惡習,本來一件事明明已經考慮過、計劃好了,甚至於決心已經下了,但卻遲遲不見他的行動。而最常見的說法卻是:“我也知道應盡早做好這件事,但不知怎麼搞得這幾天總是沒情緒,也不在狀態;再加上你也知道我的條件不好,看樣子,這件事恐怕要黃了;現在肯定做不好了,唉!還是等以後再說吧!”於是,他便開始拖延,該做好的事情一點沒做,無關緊要的事情卻做了不少。

那些能夠取得傑出成就的人,都能克服自己的懶惰情緒,盡早地投入自己要做的事情。比如,彼得大帝總是天一亮就起床,他說:“我要盡可能地使自己的生命延長,所以就盡可能地縮短睡覺的時間。”這樣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

一定要警惕那種使你不能按時完成工作的習慣,這裏所指的就是,懶惰和拖延的習慣。要做的工作馬上去做,幹完工作後再去娛樂,決不要在完成工作之前先去消遣。

懶惰和拖延是人性的一大弱點,它在生活中的力量不僅強大,而且令人討厭。懶惰和拖延的習慣往往會阻礙人們做事,因為它們能足以消滅人們做事的熱情和創造力,更為糟糕的是,它們有時還會造成悲慘的結局。比如有的人明知身體有病,卻出於懶惰,拖延著不去就診。如此造成的結果是,不僅他身體上要遭受病痛的折磨,也很可能因此造成病情的惡化,甚至轉化為不治之症!

為人應該意誌堅決地克服懶惰和拖延的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