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行百裏者,半於九十。又雲:功虧一簣。在做人、做事的過程中,有時往往一小步退讓和怯懦就會導致滿盤皆輸,功敗垂成。堅持是人生的重要的品質和難得的良好習慣,困難麵前,要堅持到底,把勝利的鋸子拉到自己的麵前,往往堅持一下,情況就會大不一樣。生命本身也是一種堅持,上帝可以辜負希望,但絕不會辜負生命的堅持!堅持到底,人生才美麗。
1.絕不放棄,上帝不會辜負生命的堅持
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最後成功的人,達到目的地的人卻不多。這是因為他們的耐力不夠,沒有全力以赴,堅持到最後。
哥倫布還在求學的時候,偶然讀到一本畢達哥拉斯的著作,知道地球是圓的,他就牢記在腦子裏。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和研究後,他大膽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圓的,他便可以經過極短的路而到達印度。
許多有常識的大學教授和哲學家們都取笑他的想法。因為,他想向西方行駛而達東方的印度,豈不是傻人說夢話嗎?
他們告訴他:地球不是圓的,不是平的,然後又警告道,你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你的船將駛到地球的邊緣而掉下去……這不是等於走上自殺之途嗎?
然而,哥倫布對這個問題很有自信,隻可惜他家境貧寒,沒有錢讓他實現這個冒險的理想,他想從別人那兒得到一點錢,助他成功,但一連空等17年,還是失望,所以他決定不再向這個“理想”努力了。
因為使他憂慮和失望的事太多了,竟使他的紅頭發完全變白了——當時他還不到50歲。灰心的哥倫布,這時隻想進西班牙的修道院,去度過後半生。正在這時候,羅馬教皇卻慫恿西班牙皇後伊莎貝露幫助哥倫布。教皇先送給哥倫布65元,算是路費。但他自覺衣服過於襤褸,便用這些錢買了一套新裝和一匹驢子,然後啟程去見伊莎貝露,沿途窮得竟以乞討糊口。
皇後讚賞他的理想,並答應賜給他船隻,讓他去從事這項冒險的活動。
困難的是,水手們都怕死,沒人願意跟隨他去,於是哥倫布鼓起勇氣跑到海濱,捉住了幾位水手,先向他們哀求,接著是勸告,最後用恫嚇手段逼迫他們去。
另一方麵他又請求女皇釋放了獄中的死囚,答應這些死囚如果冒險成功,就免罪恢複他們自由。一切準備妥當,1492年8月,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開始了一個劃時代的航行。
航行沒幾天,就有兩艘船壞了,接著剩下的一艘船又在幾百平方公裏的海藻中陷入了進退兩難的險境。哥倫布親自撥開海藻,才使船得以繼續航行。
在浩瀚無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見大陸的蹤影,水手們都失望了,他們要求返航,否則就要把哥倫布殺死。哥倫布用鼓勵和強壓手法,總算說服了船員。
天無絕人之路,在繼續前進中,哥倫布忽然看見有一群飛鳥向西南方向飛去,他立即命令改變航向,緊跟這群飛鳥。因為他知道海鳥總是飛向有食物和適應它們生活的地方,所以他預料到附近可能有陸地。果然哥倫布很快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當他們返回歐洲報喜的時候,又遇上了四天四夜的大風暴。船隻麵臨沉沒的危險。在十分危急的時候,哥倫布想到的是如何使世界知道他的新發現,於是,他將航行中所見到的一切寫在羊皮紙上,用臘布密封後放在桶內,準備在船毀人亡後,使自己的發現能夠留在人間。哥倫布他們總算很幸運,終於脫離危險,勝利返航了。
哥倫布如果沒有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沒有堅持到底的決心,“新大陸”能被他發現嗎?
哥倫布的探險成功了,可惜哥倫布甚至不知道自己發現的是美洲新大陸,他還以為,自己隻不過是發現了一條到達印度的新航路而已,所以把美洲紅皮膚的土人,也稱呼為“印度人”,他那種無畏、勇敢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楷模:
當水手們畏懼退縮的時候,隻有哥倫布還要勇往直前;當水手們惱羞成怒警告他再不折回,便要叛變殺了他時,他的答複還是那一句話:前進啊!前進!
2.再來一次,不要輕言放棄
在困境中堅持不懈,絕不放棄是成功的關鍵之一。成功,在於不輕言放棄,在於堅持下去,再來一次。
堅持的力量是一種即使麵臨失敗、挫折仍然繼續努力的能力。正確對待逆境的人,能從失敗中恢複並繼續堅持前進,而當遇到逆境時不能正確對待的人則常常會輕易放棄。
克爾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職員,他剛到報社當廣告業務員時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甚至向經理提出不要薪水,隻按廣告費抽取傭金。經理答應了他的請求開始工作後,他列出一份名單,準備去拜訪一些特別而重要的客戶,公司其他業務員都認為想要爭取這些客戶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拜訪這些客戶前,克爾把自己關在屋裏,站在鏡子前,把名單上的客戶念了10遍,然後對自己說:“在本月之前,你們將向我購買廣告版麵。”
之後,他懷著堅定的信心去拜訪客戶。第一天,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與20個“不可能的”客戶中的3個談成了交易;在第一個月的其餘幾天,他又成交了兩筆交易;到第一個月的月底。20個客戶隻有一個還不買他的廣告。
盡管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績,但克爾依然鍥而不舍,堅持要把最後一個客戶也爭取過來。第二個月,克爾沒有去發掘新客戶,每天早晨,那個拒絕買他廣告的客戶的商店一開門,他就進去勸說這個商人做廣告。而每天早晨,這位商人都回答說:“不!”每一次克爾都假裝沒聽到,然後繼續前去拜訪。到那個月的最後一天,對克爾已經連著說了30天“不”的商人口氣緩和了些:“你已經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來請求我買你的廣告了,我現在想知道的是,你為何要堅持這樣做。”
克爾說:“我並沒浪費時間,我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我一直在訓練自己在逆境中的堅持精神。”那位商人點點頭,接著克爾的話說:“我也要向你承認,我也等於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你已經教會了我堅持到底這一課,對我來說,這比金錢更有價值,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買你的一個廣告版麵。當做我付給你的學費。”
克爾完全憑著自己在挫折中的堅持精神達到了目標,在生活和事業中,我們往往因為缺少這種精神而和成功失之交臂。
有時在半夢半醒之間,常常會覺得自己被壓迫得快要喘不過氣來了。你沒辦法翻身,也動彈不得。但是在你的潛意識中,必須控製自己的肌肉筋骨才能擺脫困境。借助意誌力的不懈努力,終於可以挪動一個手指了。之後,如果繼續挪動你的手指,就可以控製整個手臂肌肉並把手抬起來了。然後你用同樣的方法控製了另一隻手臂、另一條腿的肌肉,逐漸延展到全身。於是,意誌力重新讓你回到了對肌肉係統的控製,使你從夢中迅速恢複過來。
我們很容易從夢境中掙紮出來,但是卻無法一下子從人生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實際上,讓自己從軟弱無力的精神狀態中慢慢起步,漸漸加速,直到完全控製自己的意誌,與夢醒的過程極其相似。
意誌力堅強的人懂得培養自己的恒心和毅力,並將它變成一種習慣,無論遭受多少挫折,仍堅持朝成功的頂端邁進,直至抵達為止。
經得起考驗的成功者常常以其恒心耐力獲酬甚豐。作為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補償,不論他們所追求的是什麼目的,都能如願以償、獲得成功,他們還將得到比物質報酬更重要的經驗:“每一次失敗都伴隨著一顆同等利益的成功種子。”
成功者失敗者之間,他們的年齡、能力、社會背景、國籍等種種方麵都很可能相同,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對遭遇挫折的反應不同。一些人跌倒時,往往無法爬起來,他們甚至會跪在地上,以免再次遭受打擊;另一些人的人的反應則完全不同,他們被打倒時,會立即反彈起來,並充分吸取失敗的經驗,繼續往前衝刺。失敗者的憂慮及挫敗感使精神難以集中,絕望的心情也可能會使他們放棄及逃避奮鬥,不能在奮鬥中體驗滿足,所以缺乏克服困難的持久力。成功者卻能從麵對挑戰中獲得滿足感,所以更能自發持久地麵對困難。
生命裏程中永遠存在著障礙,不會因為你的忽視而消失,當你因為某件事而受到挫折時,不妨想想愛迪生在給整個世界帶來光明前,那一萬次的失敗。愛迪生的堅忍不拔在於他知道有價值的事物是不會輕易取得的,如果真的那麼簡單,那麼人人皆可做到。正是因為他能堅持到一般人認為早該放棄的時候,才會發明出許多當時的科學家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英國首相丘吉爾不僅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而且是一個著名的演講家,十分推崇麵對逆境堅持不懈的精神。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演講是在一所大學的結業典禮上,演講的全過程隻持續了兩分鍾,他隻說了一句話,那就是:“決不、決不、決不放棄!”
這場演講是成功學演講史上的經典之作。邱吉爾用他一生的成功經驗告訴人們:成功根本沒有什麼秘訣可言,如果真是有的話,就是兩個:第一個就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第一個秘訣: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敏銳的洞察力、果斷的行動和堅持的毅力是成功的必備要素。你可能有敏銳的目光去發現了機遇,同時也能用果斷的行動去抓住機遇,但是最後還要需要用你堅持的毅力才能把機遇變成真正的成功。
人生有兩杯必喝之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沒有人能回避得了。區別不過是不同的人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順序不同,成功者往往先喝苦水,再喝甜水,而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在成功過程中堅持的毅力非常重要,麵對挫折時,要告訴自己:堅持,再來一次!因為這一次失敗已經過去,下次才是成功的開始。人生的過程都是一樣的,跌倒了,爬起來。隻是成功者爬起來的次數要比跌倒的次數多一次,而平庸者卻是跌倒的次數比爬起來的次數多了一次。最後一次爬起來的人才會獲得勝利,最後一次爬不起來或者不願爬起來,喪失堅持的毅力的人就是失敗者。
缺乏恒心是大多數人最後失敗的根源,一切領域中的重大成就無不與堅韌的品質有關。成功更多依賴的是一個人在逆境中的恒心與忍耐力,而不是天賦與才華。恒心與忍耐力是征服者的靈魂,它是人類反抗命運、個人反抗世界、靈魂反抗物質的最有力支持。
挫折絕對不等於失敗,堅持不懈也不是要永遠守著一件事不放,而是要全心全力做好眼前的事:先求耕耘,再問收獲;渴求知識和進步;提早起床,隨時尋求增強效率的方法。
天才未必就能成功,最聰明的人也不一定幸福,財富更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成功隻有辛勤工作、審慎籌劃和堅持不懈,才能奏效。
3.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
跌倒了再站起來,在失敗中求勝利。這是成功的秘訣。跌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再跌倒,直到成功。跌倒不算失敗,跌倒了站不起來,才是失敗。
失敗,是走向更高地位的開始。許多人所以獲得最後的勝利,隻是得益於他們的屢敗屢戰。對於沒有失敗過的人,有時反而讓他不知道什麼是大勝利。通常來說,失敗會給勇敢者以果斷和決心。逆境可以激勵人心,幫助你戰勝成功之路上的“恐怖地帶”。
一個人,如果在失敗之後,不去挖掘自己潛在的力量,不去重新奮戰,那麼等待他的還會是失敗。隻有在失敗後發現自己真正能量的人,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