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麼,隻會羨慕別人的成功;還有一些人是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就是做不好。這些人都共同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還沒有找到自己身上真正的力量。因此,逆境會像惡魔一樣纏繞在他們身邊,引起他們的恐慌。但是對逆境存有一種恐慌心理,是沒有用的,對於那些成功者而言,所有的逆境都不是恐怖地帶,而戰勝逆境是在展現自己真正的力量。
一個人,他在自己一生中所獲得的每一個成功,都是與艱難苦鬥的結果,都是發揮了自己的真正力量,那些不費力得來的成功,反倒有些靠不住。克服障礙以及種種缺陷,從奮鬥中獲取成功,才可以給人以喜悅。艱難的事情可以試驗他的力量,考驗他的才幹,他反而不喜歡容易的事情,因為不費力的事情,不能給予他振奮精神、發揮才幹的機會。
在絕望境地的奮鬥,最能啟發人潛伏著的內在力量;沒有這種奮鬥,便永遠不會發現自己真正的力量。如果林肯是生長在一個莊園裏,進過大學,他也許一輩子不會做到美國總統,更不會成為曆史上的偉人。因為一個人如果一直處在安逸舒適的生活中,便不需要自己的多少努力,不需自己的奮鬥。林肯之所以這般偉大,是因為他不斷地與逆境苦鬥著。
當巨大的壓力、非常的變故和重大責任壓在一個人身上時,隱伏在他生命最深處的種種能力,才會突然湧現出來,而能夠無堅不克地做出種種大事來。
曆史上有無數這樣的例子。為了要補救身體上的缺陷,許多人因此養成了可貴的品格,造就了一番豐功偉績。一些相貌極平凡的女子、甚至長相醜陋的女子,往往能在學業和事業上,進行不懈的努力,最後竟能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業來,這可看作是對她們長相的一種補救。
有一個英國人,生來就沒有手和腳,竟能如常人一般,有一個人因為好奇心的驅使,特地拜訪他,看他怎樣行動,怎樣吃東西。誰知那個英國人睿智的思想、動人的談吐,竟叫那個客人十分驚異,完全忘掉了他是個殘疾人。
因為特殊缺陷與困難的刺激,並不是人人都有的,所以世界上真正能發現“自己”,把自己最好最高的強項發揮的人並不多見。有許多人連做夢也沒有想到在自己身體裏麵蘊藏著巨大的能力。
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堅定的意誌,不管環境變化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然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終至克服障礙,以達到所企望的目的。“跌倒了再站起來,在失敗中求勝利。”這是曆代偉人的成功秘訣。有人問一個孩子,他是怎樣學會溜冰的?那孩子回答道:“哦,跌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再跌倒,就學會了。”使得個人成功的實際上就是這樣的一種精神。跌倒不算失敗,跌倒了站不起來,才是失敗。
很多人回頭看過去,總覺得一事無成,想到自己在衷心希望成功的事情上失敗了,曾經至愛的人竟然離他而去,也許他們曾經失掉了職位,或是事業失敗,或是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使自己的家庭得以維係,使他們覺得自己的前途似乎是十分的慘淡。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隻要你不甘屈服,其實勝利就在遠方,就在向你招手。
隻有毫無畏懼、勇往直前、永不放棄的人,才會在自己的生命裏有偉大的進展。
意誌堅定永不屈服的人,無論成功是多麼遙遠,失敗的次數是多麼多,最後的勝利仍然在他的期待之中。人的稟性都可以由惡劣變為善良,人的事業又何嚐不能由失敗變為成功呢?生活中到處都有這樣的例子,許多人失敗了再站起來,跌倒了再爬起來,抱著不屈不撓的無畏精神,向前奮進,最終獲得了成功。
有許多人,雖然他們已經喪失了他們所擁有的一切東西,然而還不能把他們叫做失敗者,因為他們心中仍然有一種不可屈服的意誌,有著一種堅忍不拔的精神。
真正偉大的人,無論麵對多麼大的失望,也不失去鎮靜,這樣的人終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在狂風暴雨的襲擊中,那些心靈脆弱的人唯有束手待斃,但有些人的堅持的精神,卻依然存在,而這種精神使得他們能夠克服外在的一切困難,去獲得成功。
4.不達目的不罷休
為了堅持正確的事情,不管何人阻擋都要同樣對待,反複說服,反複渲染,反複強調,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到黃河心不互。麵對頑固的對手,這是一種有力的武器。
宋朝的趙普曾做過太祖、太宗兩朝皇帝的宰相,他對朝廷的忠誠和政績都是非常明顯的。他是一個勤勉的高級行政官員,學問方麵卻比同級官吏們稍差些,他登上宰相職位以後,其不足的方麵被太祖察覺。一天與太祖議政後太祖溫和地勸他多看一點書,趙普從此以後手不釋卷,退朝以後就把自己關在房門裏讀書。
這說明他是個兢兢業業、知不足而善補救的人。他一生全力投身於政治,以輔佐宋朝治理天下為己任,是不可多得的名相。
究其性格,他是個性格堅韌的人。
太祖一句委婉的批評,使他養成至死手不釋卷的習慣,反過來,在輔佐朝政時自己認定的事情,就是與皇帝意見相悖,也敢於反複地堅持。
有一次趙普向太祖推薦一位官吏,太祖沒有允諾。趙普投有灰心,第二天臨朝又向太祖提出這項人事任命事項請太祖裁定,太祖還是沒有答應。
趙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來。
連續三天接連三次反複地提,同僚也都吃驚,趙普何以臉皮這樣厚。太祖這次動了氣,將奏折當場撕碎扔在了地上。
但趙普自有他的做法,他默默無言地將那些撕碎的紙片一一撿起,回家後再仔細粘好。第四天上朝,話也不說,將粘好的奏折舉過頭頂立在太祖麵前不動。大祖為其所感動,長歎一聲,隻好準奏。
趙普還有類似的故事。
某位官吏按政績已該晉職,身為宰相的趙普上奏提出。
但因太祖平常就不喜歡這個人,所以對趙普的奏折又不予理睬。
但趙普出於公心,不計皇上的好惡,前番那種韌性的表現又重複起來。太祖拗他不過,便勉強同意了。
太祖又問:“若我不同意,這次你會怎樣?”
趙普麵不改色:“有過必罰,有功必賞,這是一條古訓,不能改變的原則,皇帝不該以自己的好惡而無視這個原則。”
也就是說,你雖貴為天子,也不能用個人感情處理刑罰褒賞的問題。這話顯然衝撞了宋太祖,太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趙普緊跟在後麵,到後宮皇帝寢室的門外站著,垂首低頭,良久不動,下決心皇帝不出來他就不走了。太祖隻好準奏。
外國有一種說法叫“人盯人”。同樣的內容,二次,三次不斷地反複向對方說明,從而達到說服的效果。運用這種說服法,須有堅韌的性格才行,內堅外韌,對一度的失敗,絕不灰心,找機會反複地盯上門去。
5.持之以恒終會如願
俗語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個有心,就是有恒心,有了恒心,不輕言放棄,再難的事也能成功。沒有恒心,遇到困難就中途放棄,則一事無成,再容易的事也會成為困難的事。
天下事最難的不過十分之一,能做成的有十分之九。要想成就大事大業的人,尤其要有恒心來成就它,要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排除紛繁複雜的耐性、堅貞不屈的氣質,作為涵養恒心的要素。
一個人之所以成功,不是上天賜給的,而是日積月累自我塑造的,千萬不能存有僥幸的心理。幸運,成功永遠隻會屬於辛勞的人,有恒心不輕言放棄的人,能堅持到底的人。事業如此,德業如此。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這個自然現象中就能體現出恒心來,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一日而作,十日所輟,成功的概率,幾乎等於零。
現在有一種流行病,就是浮躁。許多人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比如投資賺錢,不是先從小生意做起,慢慢積累資金和經驗,再把生意做大,而是如賭徒一般,借錢做大投資、大生意,結果往往慘敗。有人並沒有認真研究市場,也沒有認真考慮它的巨大風險性,隻覺得這是一個發財成名的“大餡餅”,一口吞下去,最後沒撐多久,草草倒閉,白白“燒”掉了許多鈔票。
俗話說得好:滾石不生苔。堅持不懈的烏龜能快過靈巧敏捷的野兔。如果能每天學習1小時,並堅持10年,所學到的東西,一定遠比坐在教室裏接受四年高等教育所學到的多。恒心與忍耐力是征服者的靈魂,它是人類反抗命運、個人反抗世界、靈魂反抗物質的最有力支持,它也是福音書的精髓。從社會的角度看,考慮到它對種族問題和社會製度的影響,其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也不為過。
大發明家愛迪生也說:“我從來不做投機取巧的事情。我的發明除了照相術,沒有一項是由於幸運之神的光顧。一旦我下定決心,知道我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我就會勇往直前,一遍一遍地試驗,直到產生最終的結果。”
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失敗的根源。英國詩人布朗寧寫道:
實事求是的人要找一件小事做,
找到事情就去做。
空腹高心的人要找一件大事做,
沒有找到則身已故。
實事求是的人做了一件又一件,
不久就做一百件。
空腹高心的人一下要做百萬件,
結果一件也未實現。
6.持之以恒,終會如願
幾乎所有的最終的失敗者,都是由於沒有堅定的信念去堅持所做的事情,三心二意或不能決斷、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使自己走向失敗。成功應該持之以恒,永不氣餒。
沉著冷靜,永不氣餒,這是每一個人所應養成的品格。任何成功者都永遠保持著一副親切和藹的笑容、一種希望無窮的氣魄、一個必能戰勝任何突然襲來的逆浪的自信力和決心。他不急躁、不懊惱,不輕易發怒,更不會遇事遲疑不決。這些良好的品性,往往比他焦心憂慮更易解決許多困難。
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滿口說著“快要失敗”的人會取得成功。對於任何事,你都不應總向陰暗消極的方麵去想。你絕不可一天到晚埋怨世道太壞或是年成不利,這種自暴自棄的壞習慣,是一般人最易沾染的。在他們的眼裏,從來就沒有樂觀的時候,一切都是失望的、不會成功的。這種念頭往往無形之中會把他們拖進失敗的深淵,永遠不能自拔,永遠不能有成功的一天。
事業好像一棵嫩芽,要它成功,非用陽光去照射不可。
鼓起勇氣來,努力推開所有一切障礙,去改變環境,去掃除外來的惡勢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向成功方麵著想,不可以整天雙眉緊皺地去想死氣沉沉的失敗。
一個光明磊落、充滿生氣、滿麵春風的人,到處都受人歡迎;一個老是怨聲歎氣,專想失敗的人,誰都不願跟他來往。世上唯有那些滿懷希望、愉快活潑的人,才能繼續不斷地發展自己的事業。我們對那些滿麵愁容、無精打采的人,總是盼望能早些避開。
一個有勝利決心的人,他的行為談吐無不顯得十分堅定而有自信。他意誌堅強,覺得自己有戰勝一切的把握。世人最受人信任、令人欽佩的就是這種人。最遭人厭惡、鄙視的是那種猶豫多疑、拿不定主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