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注意對方的年齡。
對於年長的開拓型同事,應抓住年長這個特點,你最好是表現得謙虛些,服從些。當然,尊敬是最起碼的,年長的同事往往經驗比我們豐富得多。另外,對於年長的同事,最好不要輕易問他們的年齡,因為有些人很忌諱這一點。
對於年齡相仿的同事,態度可以稍微隨便些,但也應該注意分寸,不可出言不遜,傷人自尊。
對於年紀比自己小的同事,也要注意一定的分寸,應該保持慎重、深沉的態度。
此外,由於年齡不同,他們感興趣的事就有所不同,你在與他們交流時,一定要區別對待。
2、注意對方的性別特征。
交談時,要注意性別不同,說話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同性別的同事之間的談話當然要隨便些,而對於異性同事,談話就應特別當心。大體而言,女同事與男同事講話,態度要莊重大方,溫和端莊,切不可搔首弄姿,過於輕佻。男同事在女同事麵前,往往喜歡誇誇其談——談自己的冒險經曆,談自己的事業及自己的好惡,更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讓聽者感到驚奇與欽佩。所以從這一層意義上來說,男同事需要的是一個傾聽者,而女同事要當一個聽話者。
3、要考慮對方與自己的親疏關係。
對於關係不深的同事,大可聊聊閑天,海闊天空吹一吹,而對於個人的私事還是不談為好。如果是親密同事,忠言、怨言適當地說說也是可以的。
4、要注意對方的心境。
與同事交往,應該注意,什麼時候是適宜的時候?對方心境不同,應該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話題。同得意的同事應該談些得意的事;而同失意的同事應該適時撫慰,同他談你自己的失意更會令他接受。
5、運用恰當的詞彙。
開拓型同事喜歡運用具體的語言表達方式。所以,你應選擇明確具體的詞彙較合適。
如果你有足夠的理由認為你的意思和意圖被誤解,那麼必須澄清它。澄清你的意思、目的和期望,不要留下讓他猜測的機會。利用反饋,檢查你得到的反饋是否符合你要傳遞的信息的意圖。
6、不掩飾自己的真實觀點。
開拓型同事對於正在發生的和即將要發生的事是最感興趣的,所以,你應該在這上麵展開話題。當你陳述自己的觀點時,要讓開拓型同事知道那是你自己的觀點,不要掩飾它的真實性。與他們交談時,你最好不要談及傳說,他們事實上不太可能注意到這些抽象的事物。
7、表述中的察顏觀色。
開拓型同事性情善變、不穩定。正因為如此,你就必須去發現開拓型同事的主要需求,並承認這些需要,在溝通時朝著滿足他們需要的目標努力,這有助於開拓型同事接受你。
比如,具有成就需要的開拓型同事通常為自己建立具體的,可以衡量的目標或標準,並且在工作中朝著目標努力,直到實現他們的目標。他們總想做得更好,或比他們過去做得好,或比其他人做得好,或是要突破現行的標準。與他們相處時,你最好讓這種同事對自己的工作有種責任感,同時給予他們大量的反饋信息,表明他們的工作做得相當好。
8、靈活運用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它是語言的外在延伸,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夠讓我們調整輸出信息的方式,使溝通更容易成功有效。對於經常加入手的動作的開拓型同事來說,你應適當地回應以肢體語言,這種無聲的默契,更能令對方接受你。
采取主動,避免衝突
在與理智型同事交往,你一定要盡量避免使用與當前事物不相關的、瑣碎的以及多餘的話語。因為他對嘮嘮叨叨或不著邊際的事情不但不感興趣,而且還深感厭惡。那麼,作為同事的你在與其交談時,就應該盡量避免因浪費口舌而招來不快。因此,與這樣的人相處時你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全神關注對方講話。
認真、仔細地聆聽。用心,用眼睛,用耳朵與他們一起去感悟,仿佛親身經曆了他講述的整個過程。這樣因你對他的重視而會贏得他對你的好感。
2、主動問話。
理智型同事極不情願陳述顯而易見的道理,或者重複他們自己的某個觀點,修飾他們曾經作過的解釋和定義,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明白的事別人也一定明白。他們認為假如他們果真宣講淺顯之理,聽眾或讀者一定會感到厭倦,甚至不快。而這種過分簡明扼要的語言風格所導致的結果便是令人費解。所以,在你與之交談時,應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向他們提問,提出請他們再陳述一遍的要求。切不要以為他會反感,這時他反而會很高興,因為他知道他的講話已引起你的極大關注,他會很樂意再為你重申一遍的。
3、避免衝突和誤解。
理智型的同事因其說話簡明扼要,直來直去,常常會引起爭議,為了避免這一點,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解釋。用你自己的詞彙解釋理智型同事所講的內容,從而檢查你的理解是否準確無誤。
(2)、反饋意思。把他們所講的內容、事實簡要地加以分析和概括,必要的時候可以複述一遍。
(3)、綜合處理。把他們的幾種想法綜合為一種想法。
(4)、大膽設想。從他們的角度進行一些大膽的設想。
總之,溝通是雙向的,你既要收集信息又要給予信息。成功的溝通有兩個關鍵的因素:給予有用的信息和收集有用的信息。你既要陳述你自己的觀點,力求清晰、公正、有說服力,還要正確理解他人的意圖。這是成功交流所必需的。因此,你在傾聽對方講話後,需要發表自己的見解。那麼,如何發表或選擇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更易於對方接受呢?
蘇東坡有一次過濟南龍山鎮,那裏的監稅官宋寶國拿出一冊王氏所寫的《華嚴經解相》給他看,並對蘇東坡說:“這位王公修道已到了極致了。”
蘇東坡就問宋寶國說:“華嚴經一共有八十卷,王氏怎麼隻解了一卷呢?”
寶國說:“王氏對我說,隻有這一卷是佛語奧妙,其餘的都隻是菩薩所說的話,沒有什麼可觀。”
東坡聽了,心裏覺得非常奇怪,但他知道宋寶國這個人比較死板,就說:“我從大藏經裏取幾句佛陀說的話,再取幾句菩薩說的話放在裏麵,你能分辨出其中哪些是佛說或菩薩說的嗎?”
“我不能分辨。”宋寶國說。
“不僅你不能分辨,王氏也不能分辨。我從前住在岐下,聽說沂陽的豬肉味道最美,就派人去買一頭豬回來,派去的人買好豬那天喝醉了,他買的豬也跑了,他隻好隨便買一頭給我。我不知道他帶給我的不是沂陽的豬。結果我就用那頭豬來請客,告訴大家那是好不容易從沂陽帶來的豬,所有的客人吃了都大大叫好,認為是別地豬肉不能相比的美味。後來我派去的人承認沂陽的豬跑掉了,所有的客人聽了都感到達非常慚愧。
“從這買豬的事情使我悟到,如果人一念清淨,牆壁瓦礫都說無上法,是沒有什麼分別的,即使像買豬肉、娼妓唱歌這種卑微的事也能令人開悟。像王氏所說的,佛語奧妙,菩薩不能相比,這就像吃豬肉的客人一樣,不是癡人說夢嗎?”
宋寶國聽了大表讚同地說:“是呀!是呀!”
大文豪蘇東坡對有些死板或稱理智的宋寶國的一番話語,可謂有理有據,使宋寶國也心悅誠服地接受了。蘇東坡用舉例論證來說明問題的方法要遠比針尖麥芒式的直接駁斥要好上許多,也是很值得學習的。
另外,理智型同事還具有“金口難開”的特性,他們的身體語言也不像其他類型的人那樣被普遍運用。因此,假若你在這方麵與他們達到和諧一致,那麼,他們在潛意識中認為:“這個人在很多方麵像我。”這樣他們感覺你還不錯,從而會加強彼此間的和諧程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會更加謙讓你,欣賞你,當然更樂於接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