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感悟偉大教育家德育智慧中的良言箴語 (2)
蔡元培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他不但指出了節儉對個人的重要,而且也指出節儉還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他曾說:家人皆節儉,則一家齊;國人皆節儉,則一國安。蓋人人以節儉之故,而資產豐裕,則各安其堵,敬其業。自古國家以人民之節儉興,而以其奢侈敗者,何可勝數!意思就是說:一家人都節儉,那麼這個家一定會興旺,一個國家的人都節儉,那麼這個國家的必然安定。每個人都節儉的話,那麼社會就會非常富裕,大家都各安其分,各敬其業。那麼國家肯定會發達,反之大家都浪費揮霍,社會就會貧窮,國家也就會衰敗而導致滅亡。
可見節儉是多麼重要,我們的民族曆來都是推崇節儉的民族。一個節儉的人,他不但使自己更加懂得珍惜勞動的所得,而且也能給他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而一個奢侈揮霍的人,他不但使自己身陷浪費揮霍的泥塘,給別人留下的也將是不好的印象。
李強和何勇是某大學的應屆畢業生,有一次兩個人到一家公司應聘,一路過關斬將,進入了複試階段。聘試公司總經理交給李強一項任務,要他去指定的那家商場買一打鉛筆。距離要去的商場隻有一站路,總經理建議他乘公交車去。自己買車票,回來報賬。
過了一會兒,總經理好像忘記了一件事,又吩咐何勇去那家商場買一瓶墨水。
他們兩個先後都回來了,在總經理麵前報賬。李強除了買鉛筆的錢,來回坐車的錢是2元。而何勇除了買墨水的錢,來回坐車的錢是4元。
原來,時值正夏,天氣酷熱,李強坐的是普通公交車,所以票價隻1元,而何勇卻坐的是空調公交車,上車就要2元。所以,何勇的車票錢和李強的車票錢不一樣。
很自然,李強被公司錄取了。總經理是這樣對他們說的,具有成本意識,懂得為公司節約的人,將來也才能為公司賺錢。
這個看似短小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節儉的人懂得珍惜所得的來之不易,自然也懂得珍惜他人的所的,能為他人節約。而這樣的人才是最受歡迎的。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道德高尚的具體表現。奢侈浪費的作風,大手大腳地習慣,在我們青少年朋友中可以說不乏其人,說穿了奢侈的行為隻不過是一種愛慕虛榮的愚昧之舉罷了!這些揮霍的青少年朋友,就好比《螞蟻與蝗蟲》這則寓言故事中的蝗蟲。在夏季的田野裏,到處都是蝗蟲吃的草葉,而此時的蝗蟲卻揮霍無度,從來都不知道節省儲藏冬天的食物,在螞蟻為一粒稻米而不辭辛勞的時候,蝗蟲卻嘲笑螞蟻的貧窮,結果等到冬天來了,蝗蟲因為沒有任何食物餓死在田野中,自己反而成了螞蟻的食物。
青少年朋友們,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做一個節儉的人,養成節儉的習慣,不做揮霍的蝗蟲,而做一隻節儉的螞蟻,為我們自己的未來留下一筆財富,為我們自己的將來鍛造一種良好的品性!
綻放獨立風采,不做攀附依賴的牽牛花
青少年朋友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求人幫助,還是自己馬上想辦法,創造條件去解決它?在你心裏,是不是總想依靠冥冥中的一個人,以為別人能解決你的一切疑難?在人生旅途上,有時我們確實需要別人的幫助,但如果將別人的幫助當成了一種依靠,就勢必會形成一種懶惰的習慣。對於一個傑出的人來說,他的選擇是:舍棄依靠,獨立地去奮鬥。
有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對夫婦晚年得子,十分高興。由於過分的心愛,把他視為珍寶,什麼事都不讓他做。兒子長大以後連起碼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婦要出遠門,擔心兒子餓死,便想了一個辦法:臨行前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兒子的脖子上,告訴他想吃的時候就咬一口。可是,等夫妻倆回來時,兒子依然餓死了,因為他隻知道吃脖子前麵的餅,不知道把後麵的餅轉過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