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聆聽國學大師講述責任之中的大智慧 (2)
這就是責任的巨大力量。梁啟超先生在《嗬旁觀者文》中,就曾說如果一個人有了責任,“苟知之極明,則行之必極勇。猛虎在於後,雖跛者或能躍數丈之澗;燎火及於鄰,雖弱者或能運千鈞之力。”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很清楚自己的責任是什麼,知道了自己必須要履行什麼樣的責任,那麼他的行為就會變得非常的勇敢。就好比凶猛的老虎在後麵追趕,即使腳受傷了也能跨過數丈寬的深澗;大火馬上就要燒到自己身上了,即使自己非常的弱小,也能在發揮處千鈞的力量幫助別人一起把火給撲滅。
由此可知,一個人擁有一顆責任心,他將變得多麼強大而無所畏懼。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聽說了很多人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勇敢救人的事跡。其實,並不是他們不害怕,想反他們可能也很害怕危險。但是,他們的責任心克服了恐懼和軟弱,從而創造了很多常人不敢想象的奇跡。
很多救人的英雄們,當他們走出危險的時候,他們對自己的勇敢也會表示難以置信,覺得他們原本並不是那麼勇敢的。其實,這就是責任的力量。責任能夠產生勇氣和力量,它能夠讓人戰勝懦弱和恐懼,戰勝死亡的威脅,戰勝一切困難。。
有一個由業餘登山愛好者組成的登山隊,他們要對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發起進攻。雖然人類攀登珠峰已經不止一次了,但這是他們第一次攀登世界最高峰。隊員們既激動又信心十足,他們有決心征服珠穆朗瑪峰。
經過考察後,他們選擇自己狀態很好、天氣也很好的一天出發了。攀登一直很順利,隊員們彼此互相照應,沒有出現什麼問題,高原缺氧的情況也基本能夠適應,在預定時間,他們到達了1號營地。大家都很高興,因為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第二天,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風很大,還有雪。登山隊長征求大家的意見,要不要回去,因為要確保大家的生命安全。生命隻有一次,登山卻還有機會。但是大家都建議繼續攀登,登山本來就是對生命極限的一種挑戰。
於是,登山隊繼續向上攀登。盡管環境很惡劣,但是隊員征服自然,征服珠穆朗瑪峰的信心卻十足,大家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隊長,你看!”一個隊員大喊,大家循聲望去,在離他們很遠的地方發生了雪崩。雖然很遠,但雪崩的巨大衝擊力波及到登山隊,一名隊員突然滑向另一邊的山崖,還好,在快落下山崖的那一刻,他的冰錐緊緊地插進了雪層裏,他沒有滑落下去,但他隨時有可能被雪崩的衝擊力推下去。
情況十分危險,如果其他隊員來營救山崖邊的隊員,有可能雪崩的衝擊力會將別的隊員衝下山崖。如果不救,這名隊員將在生死邊緣徘徊。
隊長說:“還是我來吧,我有經驗,你們幫我。大家把冰錐都死死地插進雪層裏,然後用繩子綁住我。”“這很危險,隊長。”隊員們說。
“已經沒有猶豫的時間了,快!”隊長下了死命令。大家迅速動起手來,隊長係著繩子滑向懸崖邊,他死命地拉住了抱住冰錐的隊員,其他隊員使勁把他倆往上拉。就在下一輪雪崩衝擊到來之前,隊長救出了這名隊員。
全隊沸騰了,經過了生死的考驗,大家變得更堅強了。
最終,登山隊征服了珠峰。站在山峰上,他們把隊旗插在山峰的那一刻,也把他們的榮譽和責任留在了世界上最純淨的地方。
後來,隊長說:“當時我也非常恐懼,隨時可能屍骨無還,但我知道,我有責任去救他,我必須這麼做。責任的力量太大了,它戰勝了死亡和恐懼。真的。”
青少年朋友們,責任可以戰勝軟弱,甚至戰勝死亡和恐懼,可以讓你變得勇敢和堅強。所以,當你麵對困難和危險時,牢記你心中的責任,你就能夠從中汲取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從而趕跑懦弱,成為一個生命裏的強者。
愛國,是你我必須牢記的責任
青少年朋友們,你們聽過蘇武牧羊的故事嗎?
蘇武是我國漢朝時期的人,公元前100年,蘇武奉命赴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方威脅誘降未遂,又把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堅持十九年不屈。公元前81年,因匈奴與漢和好,才被遣回朝。蘇武出使的時候,才四十歲。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須、頭發全白了。回到長安的那天,長安的人民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看見白胡須、白頭發的蘇武手裏拿著光杆子的旌節,沒有一個不受感動的,說他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而他心如鐵石堅,不背叛祖國的氣節,也流芳千古,為後人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