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2 書寫多彩人生所必知的智慧箴言(1 / 3)

第六章2 書寫多彩人生所必知的智慧箴言

人人都渴望能有豐富多彩的人生,然而並非人人都能如願以償。其實,每個人都能獲取與眾不同的生活,關鍵就在於我們自己。這裏,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濃縮其一生的經曆和經驗,向我們講述了書寫多彩人生所必知的人生箴言。

人生隻是一個向往

錢穆先生在《人生十論》這本書中就曾這樣寫到:人生隻是一個向往,我們不能想像一個沒有向往的人生。錢穆先生一針見血地告訴了我們,人的一生就是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然後我們為這個理想去奮鬥拚搏的過程,沒有一個遠大點的理想的人生是不能想像的。

放眼古今中外,無數傑出人士都具有遠大的理想。漢朝司馬遷一生著《史記》,他的理想是:“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然後留給後世一筆寶貴的曆史財富;魯迅一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的理想就是:用自己的一支筆來為同胞呐喊終生,喚醒沉睡的民族精神。周恩來從青年時代起,就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立誌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富強奮鬥終生。

可見,一個遠大的理想,對於我們來說多麼重要。錢穆先生說:對精神界向往的最高發展有宗教,對物質世界向往的最高發展有科學。追求的目標愈鮮明,追求的意誌愈堅定,則人生愈帶有一種充實和強力之感。人生具有遠大理想,便可無限向外伸張,而獲得其所求。

可見,隻要我們在自己的內心中樹立起一個遠大的理想,然後以堅定的意誌去拚搏追求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告別現在的貧窮,走向人生的成功。

中國古代很多成就帝王霸業的人,他們的人生在起初的時候也同我們一樣貧窮。劉邦,年輕的時候特別貧窮,因為生活所困,他殺過豬,種過地,做過小生意,窮到總是跟人家借錢過日子,而還不起錢整天躲債的地步。而後來呢,他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一決雌雄最終建立大漢天下。劉備,原來家境貧窮,為了生活他隻好到市場上去賣草席子來維持家計,但是他有著帝王的誌向和理想,最終建立了蜀國,形成三國鼎立的霸業;朱元璋年輕時則更窮,很小的時候就給地主家放牛,後來實在活不下去了,就去乞討,然後又當了和尚,但是他沒有泯滅自己的理想,最終建立起明朝的帝王霸業。由此可知,遠大的理想對於我們來說,多麼可貴,現在我們可以一無所有,但是隻要我們還有理想和向往,難麼將來我們將無所不有。

錢穆先生就曾說:你向前追求,而獲得了某種的滿足,並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停止向前即是生命的空虛。人生的終極目標,變成了並不在某種的滿足,而在無限地向前。可見隻要我們有遠大的理想,我們就能夠無限地向前。

有這樣兩個故事:

少年時期的孫中山最愛聽人講太平天國革命的故事。清朝統治者的猙獰麵目,太平天國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刻印在孫中山幼小的心靈裏。他稱讚洪秀全是反清第一英雄,然後在心中樹立起了一個向往:做個洪秀全第二。後來,孫中山離開家鄉,到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讀書,開始接觸到西學。他特別愛讀華盛頓、林肯等資產階級革命家的傳記,從而對歐美民族民主革命家推崇敬仰,並產生了效法的念頭。

再後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製統治,締造了中國乃至亞洲曆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而孫中山先生自己則被人喻之為“國父”。

著名的影星阿諾德?施瓦辛格少年時在健美雜誌上發現了自己的偶像——裏格?帕克。在健美界,裏格是當時最強壯的人,看到健美雜誌上的裏格後,他有了一個向往:就是成為一個健美的明星。後來阿諾德盡可能地學習裏格的所有東西,包括他的訓練手段、飲食和生活方式。阿諾德知道裏格的事情越多,模仿得也就越多,也就越認識到自己也能像裏格那樣成為健美明星。最終,他成功了!

這就是錢穆先生“人生隻是一個向往”的深刻哲學寓意。隻要我們的人生還有向往,我們便能活出自己向往的人生。

要得的便要,要不得的便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