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我們在逆境中找到動力,對我們獲得成功是很有幫助的。
生活中渴望成功的人很多,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並不是沒有機會,也並不是沒有資本,他們缺乏的往往是成功最需要的意誌力。他們對於一些人生必經之困難往往缺乏“挺住”精神,因此他們輸掉了人生、輸掉了世界。“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著名詩人裏爾克也曾經說過:
“有何勝利可言,挺住便是一切。”是的,“挺住”便能擁有一切。人生就好比一場拳擊比賽,充滿了躲閃與出拳,如果足夠幸運,隻需一次機會、一記重拳而已。但首要的條件是你必須得頑強地站著,這就是“挺住”
精神。
許多人曾說過這樣的話:“為了成功,我嚐試了不下上百次,可就是不見成效。”真的是這樣嗎?別說他們沒有試上100次,即便是試上10次都頗令人懷疑。或許有些人曾試過8次、9次乃至10次,但因為沒有看到效果,就放棄了再試的念頭。然而,誰又能說,下一次嚐試就不能有收獲呢?如果你真的具有敢去嚐試的心態,堅持下去,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從某個角度來說,你的失敗是因為你要獲得成功的條件還有欠缺,還需要更多的東西、更多的努力。這個道理可用來說明我們的問題。重要的是,你該把所有必要的部分加到整體上去。歐幾裏得就曾說過:“整體的東西等於所有各部分的總和,而大於任何一部分。”
戴高樂曾經說過:“挫折,特別吸引堅強的人。因為他隻有在擁抱挫折時,才會真正認識自己。”
1918年,劉關文從軍隊複員回家,辦起了一家電池公司。可是無論他怎麼努力,產品依然打不開銷路。有一天,劉美文離開廠房去吃午餐,回來隻見大門上了鎖,公司被查封了。劉美文甚至不能再進去取出他掛在衣架上的大衣。
1926年,劉關文又跟人合夥做起收音機生意來。當時,全美國估計有3000台收音機,預計兩年後將擴大100倍。但這些收音機都是用電池做能源的。於是他們想發明一種燈絲電源整流器來代替電池。這個想法本來不錯,但產品還是打不開銷路。眼看著生意一天天走下坡路,他們似乎叉要停業關門了。此時劉美文便通過郵購銷售辦法招攬了大批客戶。
他手裏一有了錢,就辦起了專門製造整流器和交流電真空管收音機的公司。可是不出三年,劉美文又瀕臨破產了。
這時他已陷入絕境,隻剩下最後一個掙紮的機會了。當時劉美文一心想把收音機裝到汽車上,但有許多技術上的困難有待克服。
到1930年年底,他的製造廠賬麵上已淨虧374萬美元。
劉關文在挫折麵前沒有氣餒,經過多年的不懈奮鬥,劉美文終於把他的收音機裝在了汽車上,生意上大獲成功。如今的劉關文早已腰纏萬貫,他蓋起的豪華住宅就是用他的第一部汽車收音機的牌子命名的。
可見,那些跌倒了再站起來、撣撣身上塵土再上場一拚的人,才會在事業上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