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從來不會把自己去跟方雪比較,相反方雪卻經常把自己下意識跟杜伊比較,從一開始的不屑一顧,同情,可憐,到認識,認知,佩服再到現在的震驚。方雪自己經曆了一個十分複雜痛苦的過程。
好在方雪也是個真正的強者,她會用最快的速度接受眼前的事實。
杜伊強就是強,她失去了殺死杜伊最好的機會,但是這不代表她以後就沒有機會殺死她,杜伊還沒有強大到她殺不死的程度。
連醫生都沒有強到那種程度,何況是杜伊?
所以方雪的心態很快調整過來。
當然這在杜伊意料之中,如果方雪連這點本事和調整能力都沒有那她就不配不值得杜伊去挖牆腳了。
杜伊看人一向很準,甚至可以說他是看人最準的人之一,全華夏都算上,全世界都算上也可以。
東方人本來就比西方人更擅長權謀更擅長相人。
無從考證人類文明於何時開始有了“東方,西方”的概念,是馬可?波羅時代,還是哥倫布時代?
抑或更久遠的時代。是東方人先有了“西方”的概念,還是西方人先有了“東方”的概念……
不過,這裏有個有趣的線索:有一種記載,當耶穌降生在伯利恒時,有博士從“東方”來拜。
可見,很早,就有了“東方”的概念。當然,反之也也是如此。
習慣上的東方文明有華府,印國,阿拉伯,東島,朝鮮和埃及。西方文明則是愛琴海,歐洲大陸,英,美等國。在東方文明中,又是以中國文明與印度文明最為悠久和有價值,而西方文明則是以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為根基,綜和了基督教文明發展而來。
從起源上,就能看出兩種文明的差別。
古希臘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他們航海,探險,殖民,經商,具有開放的胸懷,開拓的精神,敢於懷疑的態度,樂於幻想的心理。在這個豐富多彩的文明中,既有關注宇宙與人生的哲學家,如德謨克利特,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也有原子論的開拓者伊壁鷲魯,一代大師亞裏士多德,還有著名的悲劇,喜劇作家、詩人、政家.
與之相對應的是東方文明,典型的就是華府和印國。雖然兩國文明有著很大的差別,但還是具有很多相似之處,如都主張“靜”多於“動”主張“向內求於心”多於“向外求於身”,主張心靈的滿足多於生理的滿足,主張“無我”,主張消及,逃避等。
雖說東方也有哲學家,如老子、莊子、釋迦牟尼等,但他們的哲學是一種“圓通的或者說是輪回的哲學”而非“認識的或分析的哲學”
所以,西方文明是一種“向外”的文明。在麵對世界或自身的基本矛盾時,西方人總愛從外部世界中尋找解決的方法。
他們的眼睛始終是向外的,從牛頓在自己的力學理論體係不能解釋宇宙的生成與開始時,就把它歸與神密的上帝“第一推動”,到愛因斯坦追逐物質世界的“和偕”;從瓦特的蒸氣機到富爾頓的輪船、愛迪生的電燈、貝爾的電話等,無不顯示出西方文明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興趣和勇與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