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雞(1 / 1)

省報首席記者車有錄,被地區請來寫篇重頭文章,想發在頭版頭條,要在全省新聞、文化界宣傳口有點震動,對全區各縣市起個促進引領作用,在各地市產生影響,引起省領導關注。

車記下榻地區第三招待所——地區機關最好的招待所。午飯咋吃?是頗費腦筋的。

過去請省報記者招待標準幾乎跟正省差不多。當下還敢正省嗎?自上而下都在勤儉節約反鋪張浪費,黨風廉政建設喊得嗷嗷叫。光盤行動剛剛開始,酒是萬萬不敢上的。

地區報道科裏有高人。這事好辦。壓到縣裏安排車記午飯。對!對!對啊!

縣報道科接到地區電話,頭“嗡”的一下大了,近期最怕聽到“吃飯”二字。馬上給領導彙報,請示午飯怎麼安排。

縣級有縣級水平。地區不敢吃喝,縣裏就敢嗎!縣領導的政策水平、決策能力不低,想了個萬全之策,既不得罪地區領導也不得罪省記,給城郊羊壺辦事處打電話,說省地領導下來視察羊壺,做好午飯的接待工作。

羊壺辦事處處長聽說叫安排午飯,心裏一緊。正在風頭上不得不小心。地區、縣裏不安排午飯壓到下邊來,有難叫基層做,弄不好真夠喝一壺的。

處長雖然年輕,但也在政界逛蕩了二十年,學著“啷當”兩個點兒。他如法炮製。

他打電話打到官郝村委會,上級來檢查。郝村長接處長電話:好!好!好安排,沒事,十二點前到。

郝村長掛了手機,還沒把手機裝兜裏,心就發了毛。

新聞聯播的《焦點訪談》前不久曝光全國六個單位吃飯喝酒案例,其中就有一村級單位。驚雷還在耳邊回蕩,警鍾長鳴啊!

千萬別迎風上!出了事誰給我擔責任?鬧不好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別拿村長不當幹部。

村級自治是理論上講的。村委會的工作運作起來,也像一級政府哩。

村長撥通了養雞專業戶費大肚子的電話:“費場長,是這樣,中午省、地、縣、辦、村五級到你現代化養雞場檢查指導工作。要抓住機遇,好好表現表現。嗯,午飯弄點有特色的,地方特產。就吃雞吧,破費點。”

費場長挺著孕肚兒馬上給老婆子彙報,上級來檢查生雞生產,吃午飯。

老婆很鎮靜,糾正他說的話:“不要說吃午飯!說吃雞兒!”她“雞兒”的兒化韻挺重。略一停頓,說:“那就主菜燉小雞兒。配幾個無公害咱自己不用農藥的韭菜、菠菜、黃瓜、香椿,城裏人準高興。酒喝的標準不用太高,咱縣的名酒就行,花不了幾個錢。”

費老板叫人寫歡迎聯:“熱烈歡迎省地縣辦村領導蒞臨檢查指導工作!”

紅紙黑字,穿一起掛在雞場門口。

風刮得歡迎聯“嘩嘩啦啦”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