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2 / 3)

《世界也有我們的一半》的結尾:

……聽聽我這個沒當成的女者的心聲吧:

我相信,女性是偉大的!

我也相信,男性是偉大的!

我更希望我們都相信,偉大的男性和偉大的女性加起來才是偉大的人民!

他們的自信、自尊、自愛煥發出來的巨大搏力才是偉大的文明!

這個結尾懇切、熱情、概括,點化主旨,給聽眾留下了清晰、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

這類結尾,雖然基本上是在重複已講過的話,但因強調和突出了中心、重點和主旨,強化了印象,因此,演講所發出的信息最大限度地進入了聽眾的心靈。下麵我們選兩個實例,來感受一下這種結尾。

法國大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領袖羅伯斯庇爾曾做過一篇演講,後人追加的題目是《關於對路易十六判刑的意見》。

羅伯斯庇爾做這場演講時的背景是罪惡滔天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資產階級革命黨人抓獲了,憤怒的人民群眾強烈要求當時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資產階級臨時革命政府立刻以絞刑將其處死。然而,處死路易,對剛剛勝利不久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還埋藏了一個危險:由於歐洲各國皇室之間長期以來形成的血親關係,處死路易,會使整個歐洲反動的封建勢力聯合起來撲向法國,圍攻和絞殺這場革命。出於這種擔心,處不處死路易的問題,在新生的政權內部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一時難做決定。羅伯斯庇爾雖一時感到騎虎難下,但立刻做出了明智的選擇:路易必須死!然而執行決定前,羅伯斯庇爾不能不首先說服那些軟弱的理智派。1792年12月3日,就路易的處置問題召開了一次國民公會。羅伯斯庇爾借此機會,做了主體發言。他在曆數路易16種不可饒恕的罪行並分析權衡了殺與不殺的各自利弊之後,以下麵的話做結尾:

國家要生存,路易就必須死。在內外都平靜無事、我們獲得自由和受人尊敬的時候,也許可以考慮寬大的處理辦法。但是,在還沒有獲得自由的今天,在我們做了那麼多的犧牲和戰鬥以後嚴刑峻法還隻適用於不幸者的今天,在暴君的罪行還成為爭論題目的今天——在這樣的時刻,不能有慈悲的想法;在這樣的時刻,人民要求的是報複!

人民要求的是報複是撞鍾和豹尾之句。它暗含著這樣的意思:法國革命的勝利靠的是人民,新生政權的維持和勝利果實的保衛也要靠人民的力量,沒有比滿足人民的要求和站在人民一邊更重要的了。因此,法國人民的仇敵和暴君——路易必須死!

在技術性或辯論性演講中,準確地重述自己的主題和要點尤其重要。

在有些演講中你可能認為這樣做顯得過於機械。那麼你可以選擇解釋要點而不是重複原話,總結內容而不是原文的重述。例如下句:

我希望今天的演講能使你們對其他地方怎樣成功利用配偶探監製度有一定的了解,以及知道這樣做可以對犯人和整個社會有哪些好處。

如果你的發言很簡短且隻有一個要點,那麼即使省略總結也絕對不會出現問題。否則,你沒有理由不進行總結——總結沒有任何壞處,隻會使內容更明晰準確。

80.用熱情洋溢的話做結尾

一個充滿激情的演講者,總是試圖讓聽眾的情緒激動起伏,結尾時運用一些情感激昂富有鼓動性、號召性的良言激語,注重以巨大的情感力量把聽眾的情緒推到最高的浪峰上,使他們振奮起來,躍躍欲試,進一步激起聽眾的情緒、信念,鼓起幹勁,促進行動。古今中外的演講家大都善於運用這種方法收場。

例如,周恩來的《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的補充發言》:十六萬萬亞非人民期待著我們的會議的成功。全世界願意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期待著我們的會議能為擴大和平區域和建立集體和平有所貢獻。讓我們亞非國家團結起來,為亞非會議的成功而努力吧。

這種結尾多是提希望、發號召、表決心、立誓言、祝喜慶、賀成就,以激起聽眾感情的波濤,給人以心誌的激勵。

例如,古希臘著名演說家德摩西尼發表的《斥腓力演說》這樣結尾:

敵人正在對我們鋪羅設網,四麵合圍,而我們卻還呆坐著不求應付。同胞們,我們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采取行動?當雅典的航船尚未覆滅之時,船上的人無論大小都應該動手救亡。一旦巨浪翻上船舷,那就一切都會同歸於盡……演講的靈魂就是行動!行動!再行動!

這個結尾慷慨陳詞,號召人們拔劍奮起,反抗馬其頓王腓力二世的入侵。

抒情式結尾常常是演講者在敘述典型事例和生動事理後,油然而生的激情。以抒情方式結尾,言盡而意未盡,留有餘韻,給人啟迪。

例如,郭沫若的《科學的春天》的結尾:

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這樣結尾,熱情奔放,以詩一般的抒情語言激勵人們向科學進軍,擁抱科學的春天,具有很強的鼓動力。

有位鋼鐵大王的助手在美國某協會演講中最後說:我們州應該領導促進新時代的降臨。我們州是鋼鐵出產最多的區域,是世界最大鐵路公司之母,是農產最富諸州的第三位,再沒有其他州比其前途更遠大,比其領導全國的機會更燦爛的了。

他最後的幾句話使聽眾感到高興、樂觀,因而可激發他們的熱情,但是這種結束法若想有效,態度必須誠懇。不要諂媚,不可過分,如若不夠誠懇,不是發自內心,便將顯得虛偽,聽眾便不會真心接受。

明代學者謝榛認為:結局當如撞鍾,清音有餘。好的結尾能重新掀起演講的高潮,極大地鼓舞聽眾,激起聽眾行動的願望,使聽眾與演講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達到演講的最終目的。常見的結尾方式有:

(1)反問式結尾。,

如季新泉《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媽媽》是這樣結尾的:假如我們的每一位媽媽都像許友蘭老師那樣,假如我們的每一位老師都像許友蘭母親那樣,我們的孩子,又何愁不是國家的棟梁?我們的事業,又何愁不能蓬勃興旺?我們的社會,又何愁不是陽光明媚呢?

這個結尾以反問作結,引人深思,也給人啟迪。

(2)歌曲式結尾。

如蘇獻文《為生命高歌》中這樣結尾: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朋友們,讓我們和上海綠穀集團寧夏綠穀藥業的員工們一道用心來唱這首《真心英雄》吧。讓我們呼喚真情,呼喚生命,攜手形成積極向上的抗癌群體,共同構築生命的堤防,為曾經陰暗的心靈撐起一片晴空,讓他們以樂觀為旗,用堅強作拐,以信心與科學為武器,在親情和友愛的溫暖中,心心相連,向癌症挑戰,為生命高唱不屈的歌!

這個結尾用歌曲呼喚聽眾的愛心,不僅升華主題,且有助於調動起聽眾的感情。

(3)總結式結尾。

如鄧小平在《軍隊要整頓》的講話中是這樣結尾的:希望我們總參謀部所有的幹部,本著這樣的精神團結起來,把工作做好。

這種結尾猶如畫龍點睛,易於突出中心。

(4)點題式結尾。

如《我是軍人的妻子》演講結尾:有人說,軍人的妻子是世界上歡樂最少的女人,是的,軍人的妻子是缺少家庭歡樂的女人。但是當我想到,因我們的分居,換來了千家萬戶的團聚;我們的思念,換來了雙雙情侶盡話柔情;我們的艱辛,換來了十億人民的甜美……我自豪,我是軍人的妻子!

這個結尾以點題作結,有助於加深聽眾對講題的印象。

結尾的方式還有很多,我們應該根據演講內容的不同來選擇。但無論何種方式,結尾切忌拖泥帶水、言不由衷、敷衍了事。

有人說,講究演講的開頭、正文和結尾,就是給甜頭。演講家說,你應該這樣安排你的甜頭,即好的在前,更好的其次,最好的放在最後。

81.用幽默結束演講

精彩的結尾能使整個演講的內涵和風采驟然升格。而巧妙地運用幽默更能使人體味到十足的美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次,戴維斯杯網球賽結束後,雲南省體委在昆明滇池湖畔的國家體育訓練基地為印度尼西亞隊餞行。印度尼西亞隊輸給了中國隊,隊員們的情緒都不高。該隊領隊在致辭時說:

盡管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但由於氣候不適應等原因,我們隊伍的技術沒有很好地發揮,遺憾地輸了球。但這對東道主中國隊來說,我們無疑是最好的客人。今天我在這裏祝賀貴隊取得優良成績,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過,來日方長。如果我們下次再來做客時,不能成為你們最好的客人,也請尊敬的主人不要見怪。

不卑不亢,禮貌而幽默,領隊的答詞尤其是那絕妙的結尾堪稱珠圓玉潤,稱為豹尾,一點也不過分。

幽默風趣的結束,是整個演講幽默的升華,也是你全部玩笑機智的總爆發,它能將演講人徐徐道來的真理印章般打在聽眾心坎上,使雋永的意蘊久久回蕩。

哈佛大學演講大師喬治威廉說過:當你說再見時,要使他們臉上帶著笑容。通常,笑容等於成功。當你的演講簡短、有力、切題,並且由於充滿了迷人的幽默感而顯得很生動活潑時,聽眾才會有意猶未盡之感。而意猶未盡是出色演講美妙的結尾的極致。

特別是演講場合是宴會或其他聯誼性的餐會,而演講又被安排在一天快結束的時候舉行時,那麼,高度戲劇性的結尾、幽默的結束語能讓人精神得到清新的鼓舞,同時使你的演講最終熠熠生輝,餘味長存。

一般成功的演講整體追求真理的啟迪、感情的激發、藝術的感染、行動的導引等效果,雋永是其格調上的體現。它通過以溫和的幽默力量來述說一個事實,或表達一句妙語,或向聽眾道聲祝福來生成,每每喚起聽眾會心一笑。

一個演講者能在結束時贏得笑聲,不僅是自己演講技巧十分成熟的表現,更能給本人和聽眾雙方都留下愉快美好的回憶,也是演講圓滿結束的標誌。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

(1)造勢

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很幽默的。他在某市的一次演講中,開頭即說我今天給大家談六個問題,接著,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條地談下去。談完第五個問題,他發現離散會的時間不多了,於是他提高嗓門,一本正經地說:第六,散會。聽眾起初一愣,不久就歡快地鼓起掌來。

老舍在這裏運用的就是一種平地起波瀾的造勢藝術,打破了正常的演講內容,從而出乎聽眾的意料,收到了幽默的效果。

(2)省略

1985年年底,全國寫作協會在深圳羅湖區舉行年會。開幕式上,省、市各級有關領導論資排輩,逐一發言祝賀。輪到羅湖區黨委書記發言時,開幕式已進行了很長時間。於是他這樣說:首先,我代表羅湖區委和區政府,對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掌聲過後,稍事停頓,他又響亮地說:最後,我預祝大會圓滿成功。我的話完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束了演講。聽眾開始也是一愣,隨後,即爆發出歡快的掌聲。

因為,從首先一下子跳到最後,中間省去了其次、再次這樣的講話,如天外來石,出人預料,達到了石破天驚的幽默效果,確實是風格獨具,別出心裁。

(3)概括

某大學中文係一次畢業生茶話會,首先是係黨總支書記講話,三分鍾的即興講話主要是向畢業生表示祝賀。然後是彭教授講話,主題是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學習,還引用了列寧的名言。第三個講話的潘教授朗誦了高爾基的《海燕》片斷,以此勉勵畢業生們學習海燕的精神。第四個講話的係副主任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母校和老師們。緊接著,畢業生們歡迎王教授講話。在毫無準備而又難以推辭的情況下,王教授站起來,先簡單地回顧了數年來與同學們交往的幾個難忘片斷,最後一字一頓地說:前麵幾位給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可我還是喜歡說他們說過的話。(笑聲)第一,我要祝同學們勝利畢業!(笑聲)第二,我希望同學們學習、學習、再學習。(笑聲)第三,我希望同學們像海燕一樣勇敢地搏擊生活的風浪。(笑聲、掌聲)第四,我希望同學們不要忘記母校,不要忘記辛勤培育你們的老師們!

在這裏,王教授通過對前麵四個人的演講主題的簡練概括,舊瓶裝新酒,不落窠臼,結束了一次機智、風趣且具有個性特點的演講。

82.有創意地結束演講

在多種多樣的演講中,演講的幽默式結尾方法是不勝枚舉的。關鍵是演講者要具有幽默感,並能在演講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住演講的氣氛和聽眾的心態,才能使演講結束語收到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轟動效應。

美國詩人、文藝評論家詹姆斯羅威爾1883年擔任駐英大使時,在倫敦舉行的一次晚宴上發表了一篇名為《餐後演講》的即席演說。最後他說:我在很小的時候聽人講過一個故事,講的是美國一個衛理公會的牧師。他在一個野營的布道會上布道,是這樣開頭的:信徒們,太陽的運行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向前或是徑直的運動;第二種是後退或是向後的運動;第三種即在我們的經文中提到的——靜止不動。(笑聲)先生們,不知你們是否明白這個故事的寓意,希望你們明白了。今晚的餐後演講者首先是走徑直的方向(起身離座,做示範)——即太陽向前的運動。然後他又返回,開始重複自己——即太陽向後的運動。最後,憑著良好的方向感,將自己帶到終點。這就是我們剛才說過的太陽靜止的運動。(在歡笑聲中,羅威爾重又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