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1 / 2)

麵前的三岔口,讓楊燦止住了前進的腳步,對著兩條路發呆,後麵跟著的沈孝廉好奇的湊上前,順著楊燦的目光看過去,沒什麼特殊,兩條通往兩個方向的土路,要說不同,就是左邊的路比右邊的路多了一塊石頭,擺在路邊。

“楊,怎麼停了?”

“沒什麼,想起了一些事情。”楊燦剛才看見兩條這樣涇渭分明的路,路周圍又是視野很開闊的空曠,突然想到她以前的人生,就像這路,看上去似乎一目了然,事實上卻有很多岔路,而岔路又好比一些誘惑,曾經有很多誘惑擺在眼前,若是她當時隨意的選擇了其中的一條岔路,那她今日的命運會是如何?或者說,她還能活到至今嗎?回過神,對著沈孝廉笑笑:“你不是熟悉情況嗎?說說吧,這兩條路都是通向哪的?”

這一路的相處,楊燦算是體會到人不可貌相的真正含義了,那日在他臉上看見的滄桑是沒錯,可是她低估了他的好奇心和絮叨,沒想到一個熊一樣強壯的大男人的好奇心比她這個瘦弱女人還旺盛,而且比她這個女人還囉嗦。比如說,剛離開四方城,楊燦一路向西,中途餓了,就鑽進山裏或者林子裏,他們一人一畜的就去捕食,沈孝廉留下生火,而等他們把食物找回來,沈孝廉看見小雪的獵物時,就好奇的想要看看它那麼小是如何捕食,以至於要求每次都要旁觀。觀就觀了,他偏偏覺得小雪捕獵的動作跟武術有關係,硬是拉著楊燦跟他一起研究招式。害她每次吃飯前都要餓著肚子跟他比劃。

“這一條是通向平洲城,再過去就是國都邯鄲城。”沈孝廉手指左邊向西南方向的路給楊燦介紹,然後又指向右邊的西北方向的路說:“這條是通向永安城,再過去是毫州城,一個是大王近臣郭開的封地,另一個是上將軍李牧的封地,而國都這邊的三城平洲,四方,青州三城是雅夫人的封地。而邯鄲的東麵有五城,那是控製在大王自己手裏的。”

“誰?你說誰?雅夫人?”楊燦腦袋裏立刻想起那天那個讓她都不禁為之驚豔的美婦人,沒想到真的有趙雅這個人。

“是,雅夫人,是大王的親妹妹,夫婿是趙括,但是早已亡故,楊你不知道?那你……”沈孝廉說完還瞟了眼楊燦的馬,意思不言而喻。

“嗯,不知道,別看了,這馬是借的。如果去魏國,要走哪條路比較好?”楊燦渾不在意的說出來,隻是她同時也留了心,按照他的話,父母在不遠遊,為何他對這些封地如此熟悉?

“若是去魏國,那就要走這邊,先去平洲再向南,大約再走上五日,就可以進入魏境。父親曾隨廉頗將軍征戰四方,英雄一世,可惜十三年前離開便再沒回來,這把劍,是僅存的幾個與父親相相識的叔叔給我帶回來的,哎。”

看著沈孝廉落寞的神情,楊燦拍拍的他的肩膀:“既然是伯父的遺物,那就要好好保存,你比我幸福,我是跟著爺爺長大的,父母的樣子都記不清了,好在都已經過來了,以後好好的活著,就是對伯父伯母最好的報答,走吧,時辰不早了。”

一路再無風浪,直到平洲城,楊燦在城裏一住就是三天。而這三天裏,她是沒事就去街上溜,哪人多往哪鑽。整個就是招搖過市,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存在。沈孝廉雖然好奇,但是不該問的不問,直到她以為楊燦要改變主意要常住平洲了,楊燦突然來通知說走了。沈孝廉連忙收拾了行禮跟在那個看上去在等什麼人的女人的身後向城門走去。城門在望,身後快馬聲人讓沈孝廉情不自禁的回頭張望。來人他認識,是雅夫人身邊的第一護衛,趙風。

楊燦是慢悠悠的向城門晃,自然是眨眼工夫就被趙風的快馬趕上。聽見越來越近的馬蹄響,她連頭都沒回,直接勒住韁繩停在那等。趙風把馬勒住,剛正麵看見楊燦,就看見了對方臉上早料到的笑容,也不驚異,臉上依然是波瀾不驚,對著楊燦一抱拳:“我家夫人想見姑娘一麵,還請姑娘移步。”

楊燦笑著點點頭,對著沈孝廉說:“孝廉先回客棧吧,我去去就回。”

沈孝廉一皺眉,擔心之情溢於言表:“無緣無故,雅夫人為何請你,不如我陪你一起去吧。”

楊燦笑得雲淡風輕,把衣物的包裹交給沈孝廉,對他說:“沒事的,我正好也想見見這位傳說中的人物,你回之前的客棧等我,不會太久的。”楊燦示意趙風在前麵帶路,隨著他來到這個城的城主府,沈孝廉還真是沒說錯,這三城還真都是趙雅的封地。這個女人不簡單,一介女子竟可以控製三城,而這三城一路走下來,人民的生活水平都還不錯,城防也很到位,外鬆內緊,若是軍政都是趙雅一人一把抓,那她可就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