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定義,依照如歌的說法,英雄=善良+不落淚
“不落淚”,雪其實是能作到的。經常的,如歌被雪的淚水搞的不知所措。這一點滿象玉vs如歌的。這一刻,感覺也是性別互質了。雖然不支持“大男子主義”,不過大多數人認為“男兒有淚不輕彈”不過還有一句——“隻是未到傷心處”。看來,雪每次都是好傷心、好傷心的了。笑~~
善良以及英雄該具備的勇氣+魄力+信心+睿智,雪應該是都具備的。隻不過他沒有去做。
集中說“睿智”──表現的有幾次令人心悅誠服。
不提他的一品樓如何如何,不提他的美人燒餅如何如何,那些都是商戰,個人覺得不太喜歡。
烈火山莊解婚約。如歌和明鏡的對峙中,挺身而出口若懸河;
舍身救玉化光華。為了她所愛的他犧牲,愛情境界至高無上;
以手禦劍救戰楓。既救了人而又消了恨,忍痛吞傷談笑風生。給人感覺尤其深的就是第一次與暗夜絕對峙時,
“仿佛有風吹過,雪的淚水痕跡全無。”……
雪的白衣在黑暗中依然光彩奪目。
“如果死,也會是因為我愛的人,而不是被你這個蠢女人殺死。”
深情不改,容顏不改,改變的是那平時戲謔輕浮的口吻
改的是平時那種脆弱、那種憂傷,轉而是堅強、冷靜。
風的這個細節好精彩。醞釀出一個根本人物性格的轉變~~
而那種冷冷的、冷得不能再冷的口氣,英明與睿智,
那種針鋒相對,幾乎使我們懷疑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
他——究竟是我們認識的那個雪嗎?
從這裏,我開始喜歡雪超過了玉。相信讓大家最震撼的,莫過於舍身為玉時、香消雪隕時
『雪可愛地笑:“我美麗極了,對不對?你瞧,我非要再驚心動魄地美一次,才肯死去。這樣,你才會記住我美麗的模樣。”』
雪,就是一個這樣追求美的人。所以,我好期待那種美,
西方騎士時代中世紀,有“為目睹伊人一眼,而甘願獻出生命”的說法;
我覺得,如果是雪的話,他用生命釋放的唯美,也一定有讓人為求一見死而無憾的衝動。
他明知會死,依然坦然笑對。勇氣、膽量、氣魄沒有嗎?
魯迅說,一個人本來就會死,無可退避時不害怕,並不勇敢;
勇敢的是那些明明不必去死,卻慷慨赴義而無所畏懼的那種人。
雪,就是這種人吧。
如果說“烈火山莊解婚約、如歌和烈明鏡的對峙中,雪的挺身而出”
化一場戰爭於無形,集中體現了他的睿智、臨機應變的能力;
那麼以手禦劍救戰楓時,體現的是他的堅持原則。
有人說,雪和楓一樣不講正義,其實,如果看了這一幕還會這麼說的話,便難免有些偏激了。
這一場中,雪三次平靜地說“不要殺他”
背景、氣氛渲染得剛剛好。
我們甚至可以感受到那時雪心裏的平靜,想象到那種肅殺的氛圍。
很多事情,雪是有預見的。
所謂的“先知”,我也不盡信。認為那是無比輕功、如影相隨和睿智頭腦、推理判斷的結果。
並且,有人說,雪既然可以預見到未來,為什麼在歌兒還有危難時,就鋌而走險?這與雪的基本設定不符。
我倒以為,所謂的“半仙”之說可信程度且不議,就算是能通曉古今的“夢見”能夠在夢境中夢見未來,也是要講機遇的。不可能什麼都想知道、就知道。可能在那時,雪隻能預見到未來幾天發生的事情。隨著主要人物的不同抉擇、未來是有可能隨之變化的。
就算是可以預知五百年,他也沒有可能預見到如歌會去而複返,所以他也就不可能預見到如歌會有事。【雪的障礙】2-11
雪指控地望著她,陽光灑在他染上塵埃的白衣,耀眼中帶著些脆弱。
如歌慌忙跑過去扶他:“摔到哪裏了?…我…我沒有用很多力氣啊…我真的不是故意…”
雪攤開手掌,隻見方才撐住地麵的手邊一側已經滿是烏黑的淤血。
這裏,還有以前第i部16話那種唯美的死法,感覺雪並非雪肉之軀,
而且番外篇他師傅說:“要經過一百年的嚴寒,才能使冰成為你的骨,雪成為你的肉。縱使你已有深絕的功力,但這痛楚隻怕也承受不住。”
銀雪是冰為骨、雪為肌,所以如果要給他最美好的結局,先要還他血肉之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