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顧城(1 / 1)

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此詩一麵世便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星閃耀於“朦朧詩”的星空,成為“一代人”獨特的標誌與象征。在這首詩中,詩人以默禱式的口吻抒寫了上世紀中期那個特定的曆史時期一代青年內心的自信與頑強的探索精神,同時令人對那段曆史進行嚴肅反思。有人認為第一句中的兩個“黑”是詩眼,因為“黑”是扼殺光明的結果,黑夜便是光的墳墓,是一種令人窒息的特定時代的象征;而“黑色的眼睛”在這裏具有雙重寓意:一方麵是指這雙眼睛曾被“黑夜”所欺騙、所熏染,另一方麵是指這雙眼睛在被欺騙之後對黑夜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它在黑暗中漸漸培養起一種覺悟,一種適應力和穿透力,從而具有了全新的品質,最終成為“黑夜”的叛逆,成為“尋找光明”的生命意誌的象征。也有人認為第二句中的“卻”字是詩眼,因為它是解讀這首詩的關鍵詞。在這裏,“卻”有兩解。如果把它理解為一個轉折連詞,作“但是”和“偏要”解,那麼這首詩就有了一種英雄主義的決絕與悲壯。用“卻”字重轉,力拔千鈞,揭示出了這一特定曆史時期的悲劇。也可以把“卻”作“竟然”解,理解為一種反諷或自我嘲弄。這樣,英雄主義的色彩便被極大地消解,整首詩便由大義凜然而變成一種自我否定的嘲笑。其實不管確定哪個字或詞為詩眼都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對此詩整體意義的理解與象征手法的把握。概言之,《一代人》在為“一代人”不屈不撓精神的寫照中,使人類追求光明的頑強的本性在與黑暗的對比中得到彰顯。最後還要提及一個問題:本詩的題目是“一代人”,而為什麼詩句中的敘述者卻是“我”,而不是“我們”?有人這樣回答:因為“我”完全可以作為“一代人”中的任何一個個人來發言,因而“我”具有代表性,同時無論從詩歌的節奏還是就詩歌本身的個人性表達而言,用“我”都要比“我們”適宜。此言可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