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
陽光,以真理的名義
種下一小塊黑夜
一些不合法之事,冠以合法的名義,因而變得名正言順,這比偷雞摸狗般地幹更具欺騙性,也更具危害性!但願這“陽光”種下的隻是一小塊“黑夜”。這首二行小詩猶如一把匕首,直刺現實的肌體,令人警醒!全詩由一個主謂句構成,緊縮便是“陽光種黑夜”。作為施事的“陽光”象征著什麼?但願它隻是一個虛擬的意象。“種……黑夜”,是一個超常述賓短語,它使詩句新穎別致。
遠山
遠山闖進繪畫
麵對諸多色彩依然堅持
淡雅的青
詩人就像是一位畫家,他麵對大自然的美景,支起了畫板,欲將遠山收入畫幅。遠山是繪畫的對象,是受事,而詩人卻運用擬人的手法使之轉為施事,賦予它人的意誌。“麵對諸多色彩”,遠山“依然堅持/淡雅的青”,因為“青”是遠山的“本色”。古詩雲:“日暮蒼山遠”(蒼:青色)、“江上數峰青”、“日暮數峰青似染”……在這首《遠山》中,詩人以褒讚的口吻表現了遠山淡定的情懷,以及它對本色的執著與堅守。由物及人,麵對花花綠綠的世界,麵對各種各樣的誘惑,我們是否也有遠山般的淡定與執著?能否堅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線?
船
是船,就在
河的臂彎
練一身碰海的膽
在這裏,船象征著勇敢者!這“河的臂彎”便是船的搖籃,或者叫做“訓練基地”吧。“練一身碰海的膽”,令人熱血沸騰,豪情萬丈!有了這“碰海的膽”,則“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此詩由一個假設關係複句構成,先承認一種假設(如果“是船”),然後轉入正意,即假設實現後所產生的結果,也就是詩所欲言(就……)。全詩簡潔明快,詩意流轉。
風箏
少了那一線責任的束縛
天空再大
還真找不著飄的感覺
此詩擬風箏口吻寫出,看似寫物,卻句句關人。“少了那一線責任的束縛”,就意味著沒有了“牽掛”。這“牽掛”看似束縛,但它卻能給你“飄的感覺”。一隻風箏如果沒有了牽掛,它將四處飄零;一顆心如果沒有了牽掛,它將無所歸依。牽掛,愛存在的標誌。
違章建築
誰把月亮違章地掛上腳手架
罰:暫住在小鎮的民工加班加點
拆除鄉愁
在我國文學中,“月”是一個古老的意象,鄉情、鄉思、鄉愁是其文化內核。此詩的核心意象便是“月”,詩情即由“月”引發。此詩構思十分巧妙,首先以一個問句領起,接下來的二句對問句中提到的“違章”事件予以處置——“罰:暫住在小鎮的民工加班加點/拆除鄉愁”!在語言表達上也很講究技巧,“違章”二字將正話反說;“拆除鄉愁”看似稚拙,實為巧語。將鄉愁這樣一個古老的主題寫得如此有情致,實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