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藍月雲夢二首(1 / 1)

落葉

情願枯朽成泥

拒絕

為冬綠

“落葉”是個象征體,但是在這裏它象征著什麼呢?貞潔烈女?還是鐵骨錚錚的知識分子?或者別的類型的人?似乎都可以。此詩張揚一種什麼樣的品格呢?似可用兩句古語概括,一是“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一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別忘了,清高正直的文人人格在陰險狡詐的政治人格麵前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也是不堪一擊的。所以在現實社會中,那些“拒絕/為冬綠”的葉子,注定會早早地成為“落葉”,旋即“枯朽成泥”!然而盡管如此,我們的心也不能變得世俗,要讓我們剛正的品格和不屈的信念作最後的堅守!

標點符號

給原野上的青苗

間條縫

通風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用來表示停頓、語氣及詞語性質的標記。詠標點符號的詩,一般是具體詠某一個標點符號,而此詩則是把標點符號作為一個整體的觀照對象,這在詩中較少見。詩中將文字比作“原野上的青苗”,把標點符號的作用說成是“間條縫/通風”,真是千古奇喻!這當然是字麵意義,是否還有別的衍生義呢?也許。比如有人認為,作者把課堂比喻為“原野”,把學生比喻為“青苗”,而把講台上的自己視作大樹,把那綠葉間的斑斕陽光比喻為“標點”,是它給“青苗”間縫、間行、間段,以“通風”透氣。如此破解是否牽強呢?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去理解、判斷。任何一個讀者都有權按自己的認識與想象對作品進行再創造,也正因如此,“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