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完美人生的魅力資本(2)(1 / 2)

馬丁·路德被認為是一個相當粗魯的人。他所生活的時代動蕩不安、充滿暴力。他的改革生涯與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緊密相連。為了把歐洲人從沉睡中喚醒,他以筆為旗,激烈地鼓動歐洲人民起來與黑暗的宗教統治抗爭。盡管路德筆鋒犀利,形象粗野,好在他有一顆火熱的心。他感情樸素而單純,樸實無華自得其樂,同時又振奮人心。時至今日,德國人仍然把他當作一位相當樸素的英雄來崇拜。

薩繆爾·約翰遜舉止粗魯。他小時候曾在一個初級學校讀過書,貧困的生活使他尷尬窘迫。由於賺不到錢去買一個鋪位睡覺,晚上他隻得和一個同學一起在街上四處遊蕩,等候天明。他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勤奮終於出人頭地了,但早年經曆過的種種痛苦和磨難在他的心上留下了一些傷痕。他沒有學會優雅的舉止,不善於與人交流。

曾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像他的朋友們一樣去參加貴族們舉行的宴會時,他回答說:“因為那些偉大的勳爵們、貴夫人們不喜歡看到狼吞虎咽的食相。”而他自己就是一個吃相很不優雅的人。

約翰遜的朋友古德·史密斯認為約翰遜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古德說:“沒有一個活著的人像約翰遜這樣心地和善。”有一次約翰遜扶著一位太太穿過英國倫敦的艦隊街,卻不知道這位太太喝醉了酒。還有一次,約翰遜向一位書商請求給自己一份工作,這位書商一看到他,認為他是一個沒有修養的人,於是叫他最好去買一個搬運工的肩披,去幫人家幹點重活。但約翰遜並沒有因為這位老板的言辭而動怒。

許多人看上去不太優雅,但他們並非有意為之,而是因為他們天生靦腆,不知道怎樣應酬。英國曆史學家吉本出版了《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二卷和第三卷以後,坎伯蘭公爵有一天碰見了他,公爵主動上前去跟他說話:“你好嗎,吉本先生,聽說你一直在忙於抄抄改改?”吉本聽到公爵的問話覺得太過唐突,他搖了搖頭,非常傲慢地走了。

公爵的本意是想向吉本先生表示好意,但他言語太不得體,這很容易令人誤會。

戰勝靦腆與羞怯

在舉止方麵,一個國家與一個民族又有著不同,這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如英國人靦腆,德國人舉止僵硬笨拙,法國人善於辭令愛交際。

許多人把撒克遜民族害羞的特性稱為“英國病”,其實這是整個北歐國家的主要民族特性,隻是在英國人身上顯得更加典型一些。英國人外出旅遊時,常會表現出這種天生的靦腆。他們態度生硬而動作拘謹,而且也不富有同情心。對於那些舉止優雅的法國人來說,他們無法理解英國人的這些表現。因而英國人的羞怯成了法國人的笑料,也成了法國那些最滑稽有趣漫畫的主要內容。

在為人處世方麵,法國人比英國人、德國人和美國人要高明。對於法國人來說,待人接物的規矩都成了一種自然傳統。法國人善於社交,但不善於獨處,英國人與之相反。法國人十分健談,而不習慣於沉默;他們好社交、善於辭令。而德國人則顯得僵硬而笨拙。

優雅的人和笨拙的人在社交生活中受歡迎的程度顯然有天壤之別,到底哪一類人能成為最忠實可靠的朋友?當然又另當別論。

那些笨拙的英國人一開始就不好打交道。他們常常就像吞下了一根鐵杆一樣,默無一言,這並非出於傲慢,而是由於靦腆。他們自己也想戰勝這種膽怯心理,但收效甚微。當我們發現一些作家,繪聲繪色地描繪英國人菲斯丁的笨拙行為舉止時,我們不應該感到奇怪,其實許多英國人都像一個醜婦一樣羞於見人。

在生活中,當兩個靦腆的人相遇時,他們往往缺乏熱忱,就像兩根寒氣逼人的冰塊似的。他們總是在一條路上側身而走,在一間屋子裏也背對著背,旅行時,他們總是各自坐在不同位置。當他們進餐廳吃飯時,總是找一個沒有人坐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