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的壓力造成心理嚴重失衡,哪裏有快樂可言?其實,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應該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金錢也並非萬能,健康、友誼、愛情、青春等都無法用金錢購買。
金錢是一個很好的奴隸,但卻是一個很壞的主人,我們應該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應該淪為它的奴隸。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說:“一個人死的時候還極有錢,實在死得極可恥。”要有合於時代的金錢感覺,即合理地支配你們擁有的錢財。在《贏家的強運法則》一書中作者這樣寫道:這句話說來容易,實際做來卻有困難,因為人對事情的想法和創意,多多少少曾受限於生長的環境,所以雖然知道,卻不容易做到。
因此,我要告誡大家一個基本的哲學命題:做金錢的主人,不要做它的奴仆!換句話說,不要被金錢束縛,單是這個基本的想法,就值得跨越任何時代而銘記在心。我們雖然難以達到洛克菲勒的境界和卡耐基所說的標準,但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卻也可以在金錢的植培裏活出自己的樣子。
誠如托爾斯泰所說的那樣:錢隻有在使用時,才會產生它的價值,如果放著不用,就根本毫無意義。讓金錢為我所用,為人所用,而不要成了不肯花錢的可憐的守財奴,這樣的人生才能痛快瀟灑!
幸福的寶塔不是用錢堆起來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遠比錢更有意義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追尋,比如愛情,比如友誼,比如健康……有句名言說得好:“能用錢買來的都不貴。”
不要讓錢擋住我們的眼睛,不要讓錢成為套住我們心靈的枷鎖。
做一個灑脫的現代人吧!切記,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連生命都丟了,錢再多又有何用?
世上有很多比錢更寶貴的東西,譬如崇高的理想、偉大的事業、高尚的道德、優良的品質、無私的友誼、忠貞的愛情,等等。
正如一位知名國際問題專家所言: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可以買到虛名,但買不到實學;可以買到權力,但買不到威望;可以買到“小人的心”,但買不到“君子的誌”。
人們世界觀所決定的思想、立嚐情感是對待錢的“總開關”。隻要把好世界觀這個“總開關”,就不會被錢所左右。
雖然一些犯罪分子在東窗事發時,總是悲歎“我真糊塗,是錢害了我”,但如果不是人生觀扭曲、信念喪失、道德敗壞,又怎麼會淪為金錢的奴隸、人民的罪人?錢是一麵鏡子,幹淨的人照出潔白無瑕,汙濁的人照出醜陋嘴臉。對於錢,培根強調“應當用正當的手段去謀求”,靠“卑劣手段得來的財富卻是肮髒的”。
如果以有錢為樂、以享受為人生追求,必然會掙黑錢、貪不義之財,聚斂越多越是不幸,越是非過。
人生感悟
世上有許許多多比金錢更寶貴的東西,金錢絕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