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深度學習(1 / 2)

第三十六章深度學習

什麼情況讓風無忌竟然這樣驚呼出來?實在是結果太讓人有些不可思議了。

“他是怎麼做到的!”

風無忌雙眉緊皺,無言的看著電腦屏幕上的畫麵。千度的搜索結果一如既往,出現了美女圖片和某些“不健康”的內容。

按照他的想法,就算使用標準圖片對比的方式,最多也就是把相關圖片進行屏蔽。

但讓他驚訝的是,不健康圖片並沒有被整個屏蔽掉——隻是關鍵部位多出了馬賽克處理。

沒有因為有不健康圖片而將千度誤判為非法網站,也沒有因為有不健康圖片而導致更多有用信息同樣被屏蔽。這個軟件的智能水平,簡直是駭人聽聞。關鍵它還這麼小,隻有300K的體積說明它解決問題的技術思路肯定很巧妙,絕不是用那些很傻的方式實現的!

可是在風無忌的認識裏,應該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就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能夠準確的找到關鍵部位,豈不是說這個程序能夠準確的識別圖片裏顯示的是什麼?而並非僅僅把圖片當成一堆數據,按照數據的相似程度來區分是否屏蔽。

這種技術,簡直聞所未聞。這已經有點不像技術,而像是奇跡了。

在祖魯人眼裏,大概火槍和大炮也是奇跡吧。要知道侯世達使用的圖片識別技術,在十年後也是很高端的應用。

圖像識別,這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讓計算機能夠看“懂”圖片表達的信息,這是這項技術的最終目標。

別看僅僅隻是屏蔽不健康圖片這樣小的一個功能,它背後使用的卻是在2011年才有所突破的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技術。在圖形的識別問題上,可以說真正的邁進了一大步!請記住GeoffreyHinton這個名字,就是這個人,一步步把“深度學習”從邊緣課題變成網絡巨頭們仰賴的核心技術。

後世穀歌眼鏡現實增強、圖片識別搜索、人臉識別,乃至自動駕駛汽車等等尖端領域,都是應用了神經網絡技術。

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還很原始的這個時代裏,這個技術說是神跡其實倒也不差。

“等等,還不能確定,我需要更多的驗證!”

風無忌精神上明顯振奮起來,這是一個成功的程序員在麵對自己不了解的技術,自然而然迸發出來的求知欲。

……

幾乎一整個上午,風無忌都在使用各種方式測試著這個程序。而最後的結果,讓他不禁有些目瞪口呆。

“90%的圖片識別率,不是使用黑名單方式區分網站,而是根據頁麵顯示內容判定。正常的網站隻屏蔽圖片,非法網站則限製網站訪問。”

“除了圖片識別,它在自然語言識別上也有相當優勢。不不,如果隻是圖片被屏蔽了,我也不會這麼驚訝。關鍵是它能對關鍵部位進行馬賽克處理,你聽明白我說的是什麼嗎?它能看的懂圖片是哪裏違規了!”

“對對,這真是太amazing了!”

“最關鍵的是你想想看,如果它能識別圖片裏特定的細節顯示,那麼它能不能實現對生產線上產品狀態的識別?”

“還記得豐田新生產線那個項目嗎?如果能把這個技術應用到機械手的控製上,自動化程度至少能一次提高30%!”

“中動軟件和咱們有什麼相幹?他陳輝再牛,難道比豐田的分量還重?老總,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

風無忌興奮的撂下電話,他是大港市一家上市的嵌入式設備研發公司的軟件總工程師,對工控自動化和數據庫方麵非常有研究。

工控領域離IT和互聯網似乎有些遠,但實則不然。在羅漢堂內堂裏,像他這樣做嵌入式係統的程序員,是能夠和電腦軟件程序員、網絡程序員相提並論的大團體。

隻不過自動化講究精確控製,侯世達之前提出的模糊邏輯從名字上,對工控就沒有什麼吸引力。

風無忌並不知道,在侯世達重生前的世界,模糊控製是工業自動化相當高端的領域。沒有模糊控製,自動化就不可能在生產線上徹底替代人的作用。

不過作為一個工控方麵的專家,以他敏銳的嗅覺,卻能輕而易舉的在侯世達編寫的這個小軟件裏,聞到一種“革命”的味道。

視覺識別技術發展出來的模糊控製,絕對是工業生產線上的革命技術。

侯世達剛剛將任務發布出去沒有一個小時,他的任務市場客戶端就收到了一條私信。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個名叫“勇者”的成員發來的一串企鵝號碼。

套上偽裝,數據加密,連接代理服務器,重新申請了一個新的企鵝號碼,侯世達也算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好了安全的保護工作。

匿名:你好勇者,對我的任務有興趣?

勇者:我能問一下,你是怎麼實現這種技術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