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讀懂你的領導,才能讓你的工作事半功倍(1)(2 / 3)

其次,領導喜歡下屬服從自己,還緣於一種感情上的需要。因為支配和控製一個人的行為是能夠給自己帶來愉悅感和成就感的,也是自己有麵子的一種外在表現。下屬服從領導,是對領導地位和權威的認可,是給領導麵子。下屬如果不服從領導,甚至當麵頂撞領導,這就會使領導在麵子上感到難堪,下屬和領導的關係就越發岌岌可危。

不服從領導就是不尊重領導。中國人比較講究實際,一個說起來天花亂墜,幹起來什麼都不行的人,絕對不可能得到領導的賞識。領導是工作上的權威,很重視自身威信,下屬的讚揚無疑是對領導的威信的維護和尊重,但言行不一,不服從領導的安排,實際上就是無視領導的權威,損害領導的尊嚴。真正善於稱讚領導的人,卻未必有多麼甜蜜的語言,而是以自己的行動來貫徹領導的意誌、維護和鞏固領導的權威。無疑,聰明的領導也最喜歡這樣的下屬。

當然,服從領導並不是要求盲目服從,凡是領導說的都要聽從,凡是領導決定的都要遵從,盲目服從可能是對領導的一時恭維,但從長遠和結果看,如果服從的是錯誤的決策或命令,可能會害人害己。但是也存在一種情況就是,領導做的決定,在你看來是錯的,但卻未必是錯的。這種判斷不一致的根本是發生在信息的不對稱上,領導的職務越高,所擁有的信息量越大,而你可能並沒有這些信息。在信息不對稱的基礎上,領導做出的決定,可能考慮得更全麵,是最符合當前形勢的,或者說是對的。而作為下屬的質疑,即使有可能是對的,但是錯的更多。在信息不對稱的時候,領導掌握的信息多,他的正確性可能更大!所以,你的置疑可能是錯的!

從實踐來看,這還存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因為不服從領導指揮而受到的損失,遠比領導錯誤決策帶來的損失要大得多!我們會強調,領導安排的事情要執行到底,但是,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通常有很多人不能遵照要求,把事情做到位,這是企業做不好的一個極大的原因!當領導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而你在質疑這個決定對不對的時候,就意味著你不能較好地執行領導的意圖,甚至會與領導的安排對著幹、反著做。我們可以想想這後果——很多時候,我們的企業,就毀在一些自以為是的人身上,而這些人很多時候還認為自己有獻身精神,是在為大局著想呢。這些教訓發人深省!

但是,領導的確也是會出錯的,遇到這樣的事情怎麼辦?我們並不是鼓勵對於領導的盲從,但是,當我們要領導改變他的觀念的時候,首先是要徹底貫徹領導的精神。如果領導真的錯了,事實證明了,沒有一個領導會在事實麵前執迷不悟,否則,他就不會走到領導這個位置!而我們,切不可以再用自己的小聰明去看這些事情,請記住:“因為不服從領導指揮而受到的損失,遠比領導錯誤決策帶來的損失要大得多。”這是一句金玉良言!

3.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下屬嗎

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員工,他們在談到自己公司的時候,使用的代詞通常都是“他們”而不是“我們”,“他們銷售部怎麼怎麼樣”“他們財務部怎麼怎麼樣”,這是一種缺乏責任感的典型表現。

責任感是一個人的思想素質、精神境界、職業道德的綜合反映。一個敬業、有責任感的人,在工作中就會有積極主動的態度,深入紮實的作風、認真負責的精神;就會有不甘落後的誌氣、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奮力開拓的銳氣;就會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就可以出思路、出辦法、出成績。

每一個領導都喜歡有敬業精神、有責任感的下屬。敬業不隻是加班加點,敬業更不僅是任勞任怨,敬業就是把自己的工作當作一種精神享受和人生體驗。它表現在工作中就是勤奮和主動,就是自信和創新。加班再多而沒有效率那不叫敬業,不顧健康而拚命的工作那不叫敬業,隻是機械式的勞動而不用腦子,沒有創新那也不叫敬業。敬業的人,首先對工作有耐心、恒心和毅力;其次懂得苦幹加巧幹,勤勤懇懇、埋頭苦幹的同時,也懂得做事的方法和技巧,注意工作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