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讀懂你的領導,才能讓你的工作事半功倍(1)(1 / 3)

一、怎樣做才是領導最喜歡的下屬

1.你是一個懂得尊重領導的下屬嗎

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欲望,作為領導,在下屬麵前這種欲望就更加的強烈。他會在意每一個舉動你是否尊重了他,譬如坐車,敬酒。尊重會讓你在領導麵前顯得忠實可靠,領導也會認為你是一個可塑之人。

尊重領導的下級,敢於說真話,但是又不會沒有禮貌;給領導出謀劃策,又不傷害領導;幫助領導處理工作,又能顧全大局。這樣的下級,領導是非常喜歡的。但有些下級是不懂這些的,他們提問題無原則,無時間,不講方法,不講策略。本來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因為他的不恰當的時機,不恰當的言行,不恰當的方法,導致了很多事情“砸了鍋”。

比如說,領導正在進行對外社交活動,作為下級卻當著眾人的麵斥責領導,或對領導的言行表示異議,這不僅傷害了領導,而且也給在場的外人留下了一個非常糟糕的印象。他們會認為這個企業集團互相之間不團結,而且損害了領導的威望,很可能導致很多不良後果,給個人和企業都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也許當時正要簽署的合同協議都會因此而中斷。因此,作為下級,首先要尊重領導,在這個基礎上你才能合情合理地把一些方案遞交上去,把一些意見反饋給領導。要從大局、全局出發,千萬不能因為自己堅持正義反倒把事情搞砸了。因為一個組織有它正常運作的原則,你即便是對,也不能跨越這個遊戲規則,否則你就幹擾了正常的工作秩序。這樣的下級,領導怎麼會喜歡呢?

在某公司市場部的會議上,一個重大的市場活動被經理宣布因故取消。這個方案的主要策劃者非常生氣,開始他隻是闡述自己的理由,試圖說服經理,後來忍不住在辯論的過程中屢屢指出了經理的諸多失誤。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經理突然惱羞成怒:“我不行,那你就來坐我這位置好了!”說完他就氣呼呼地走了。最終導致了一場不歡而散的鬧劇。

其實,即使這個經理采取的方式有某些不妥之處,也是要維護這個經理的權威,因為他是代表公司與下屬進行對話的。上司代表公司在職權範圍內對公司事務進行管理,他體現的是經營者的意誌,一切後果都由公司來承擔。因此,當意見和上司不一致時,不要爭辯。

藝術家米開朗基羅要用一塊石頭雕出手持彈弓的年輕大衛,索德裏尼是米開朗基羅的讚助人。工作進行了幾天後,索德裏尼來了,他自以為是行家,仔細品鑒了這件作品後,站在這座大雕像的正下方說:“米開朗基羅,你的這個作品雖然很了不起,但它還是有缺陷的,這個鼻子似乎太大了。”而米開朗基羅如果改變鼻子的形狀,很可能就毀了這個藝術品,但是與自己的讚助人爭辯是沒有意義的。於是,他爬上去,在雕像鼻子的部位開始輕輕敲打,讓預先放在手上的石屑一點一點掉下去。表麵上看起來他是在修飾,但事實上他隻是在裝樣子。幾分鍾後,米開朗基羅問:“現在怎麼樣了?”索德裏尼回答:“嗯,現在才是最完美的了!”讚助商明顯是外行,但如果米開朗基羅看不起他,而與他爭辯起來,可能嘴上會贏得勝利,但是結果會怎麼樣呢?

應該說現在主動和領導辯論是非,討個說法的人已經不多了。但危險的情境是,領導主動和我們談是非——領導批評我們某個地方做得不對時,我們通常又覺得自己沒有錯,這時就會忍不住解釋是怎麼回事,於是,又很容易和領導辯論甚至爭執起來。

有時,我們列舉種種證據,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正確性,這時,在你高興之餘卻會發現領導不高興了,他往往扔下一句:“難道你就一點責任都沒有?”“你就不能做得再好一點?”而後悻悻而去。有時,我們爭論了一番之後,卻發現還是自己錯了,心裏很擔心領導會責怪。但奇怪的是,你會發現領導很寬容地笑笑說:“沒關係,下回注意就行了。”原來,領導這時作為勝利的一方,心情比較好,他可能不計較你剛才的態度。所以,我們在與領導探討問題時,心裏要有一個底線,就是不要與領導爭辯。要知道,領導有責任讓你跟著他的思路走。

2.你是一個服從上級安排的下屬嗎

領導們都是喜歡那些能夠聽從自己命令的下屬的,這首先是一種上下級權力分工的需要,上級對下級有權進行指揮、命令、監督和管理,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上令下行,上行下效,下屬服從領導是他們各自的職責要求,是組織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是組織追求高標準績效目標的需要。企業就像軍隊一樣,沒有“服從上級”這一條原則,隊伍就會不成樣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一仗敗一仗。企業裏的管理層下了決策,執行的人不僅不能積極響應,反而還暗暗地抵製上麵的決策,這樣的組織會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