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知識農業+生態農業:中國未來的新農業(二)(1 / 3)

這一簡單的對經濟及產業發展的回顧,表現出這樣幾個基本觀點:

1.經濟發展是一個自然曆史過程。這一過程的最初始最根本的原動力是生存的需要。由於生存需要的不同層次的要求,表現出經濟發展的不同的階段性。

2.經濟發展必然導致產業的發展,必然呈現出產業的分類,即所謂社會分工。社會分工愈加細化和專業化,成為商品經濟得以發展的基礎。

3.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初始條件是生存(最低的)需要的實現。這一實現是農業發展的結果,因此,一切產業均是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切產業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農業總是決定條件。

4.產業的現代發展表現為工業發展,這是由於工業發展中更能明顯和充分地表現科技的進步程度。而科技的進步,歸根到底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標誌。但同時,工業或推動工業的科技的發展,對農業發展不僅沒有否定,而且對農業發展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由於農業生產的特殊性,這一促進在最終成果——農產品上表現得比較緩慢。

上述的幾個基本結論,成為我們探討“城鄉一體化”的曆史和邏輯的起點。“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階段也正是在此基礎上的總結和提高。簡單地講,“城鄉一體化”不能超出城鄉經濟發展的基本範疇。但是,“城鄉一體化”卻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據此,“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至少包括這樣幾個可能的階段:

第一階段:在農業和鄉村經濟發展到滿足生存的基礎上,加速發展工業的階段。這一階段的持續時間會很長,這是由於農業生產的特殊性對工業的製約造成的。這種製約使經濟社會呈現出一種工業與農業表麵上脫離的景象,或者說,工業的超前發展階段。

第二階段:作為聯係產業的商業或較為寬泛的第三次產業發展階段。農業生產的特殊性和工業生產的特殊性之間的矛盾,需要一個中介環節。這一中介環節可適應於農業生產價值的實現和工業生產價值的實現。這一中介環節隻能由商業來充當。商業因其自身的降低流通費用及總生產成本的特殊作用而必然地充當這一中介者。商業的發展實現了農業生產物與工業生產物的現實結合,在實質上推動了農業和工業自身的發展。這一過程既是自然發展過程的需要,也是現實農業與工業在“質”上分離的客觀需要。商業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必經的階段,這一階段呈現為農業、工業、商業的並存狀態,即簡單意義上的一、二、三次產業發展過程。

第三階段:大產業的最終形成,即各次產業表現為一種融合性。這一融合性從經濟學(現有的經濟學)的一般意義上看,是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這種協調發展不僅僅表現在三次產業的價值方麵的等價交換或公平,而且體現在三次產業作為總的產業出現,即在保持相對獨立基礎之上的總體融合。農業中也包含一、二、三次產業。工業中也包含一、二、三次產業。商業中也包含一、二、三次產業(當然這需要對狹義的農業、工業、商業進行重新的理解。這種理解即是係統論的基本原理,或更準確地說是信息論的原理,即各次產業獨立成為係統又相互聯係和滲透,統一於社會係統之下)。這個階段,可說是產業之間的最高形態。這也是“城鄉一體化”的真正本質規定性和發展趨勢。這種趨勢在理論和曆史上是被充分證明了的。在實踐中也在逐漸地被證實。在農業中,產前、產中、產後,都包含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在工業中也包含著農業和商業的發展,而沒有農業及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商業,也就不可能有商業的存在和發展。

從目前的情況看,對於世界範圍來講,處於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發展趨勢已經充分地顯露出來。對於中國,則正處於第二階段的前期。工業和農業仍然處於一種帶有較強對立的期間,盡管不可能割裂二者的聯係。這也正是在實踐中探討“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的意義:明確中國總體產業的發展階段,從而確定向更高階段發展的現實選擇。

現實選擇之一:在發展工業基礎的同時,注重農業內部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這一調整和優化是指利用現代社會發展所提供的先進技術對傳統農業進行嫁接改造,按工業化標準發展農業。另一方麵按企業組織模式對農村內部組織進行企業化改造。在此基礎上初步奠定農業產業化的一般基礎,即在先進組織下利用先進生產工具和手段進行農業生產,提高農業自身的積累和發展後勁,在這一過程中農業勞動者——傳統的農民逐步轉化為產業工人,進而在同時完成農業生產內部係統的產業一體化,即生產前的種子、農業生產資料等的購買,直接的農業生產過程和農產品的加工銷售過程的協調。按照馬克思社會再生產和資本循環與周轉的一般原理,構建農業內部的一、二、三次產業分工模式。這一選擇的現實意義在於:符合大多數地區農業生產現狀,從農業自身入手,夯實基礎,在農業內部係統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實現城鄉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運動。同時,避免了強化農業與城市工業的對立。難點在於這一選擇或總體模式,依賴於經濟全麵素質的提高和製訂相應的政策。在現實的經濟發展階段,這樣的一個過程曆時將比較長。而且,以工業化的標準來規範農業又遇到許多由於工農業差異而導致的無法利用的部分,比如現代工業的掠奪式增長,就會導致這條路徑的堵塞。

現實選擇之二:在對農村進行政策基本穩定條件下的探索式改革的前提下,突出城市工業的發展,加速城市經濟的發展,夯實城市經濟基礎,用優惠政策引導工業資本進入農業生產過程之中,也就是說靠工業資本對農村的擴散,解決農業發展中的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麵的問題。從而帶動和引導農業向產業化邁進。這種選擇形式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時,這種方式的弊端也是明顯的,其弊端在於,城市工業對農村或農業生產的滲入,仍帶有較強的對農業進行剝奪從而獲取超額利潤的色彩。那麼,這種表麵上的“反哺”事實上仍是以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的存在甚至擴大為其經濟前提的。這必將導致農業發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處於自身積累乏力的萎縮局麵。另一方麵,這種選擇形式需要國家大量的政策配套,並以不斷提高農民收入等作為政策目標,難度之大是可以預見的。從現實情況看,自1989年下半年以來的企業效益滑坡,到現在為止,這一問題尚未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企業普遍存在著自身發展乏力的情況。把工業資本滲入到農業生產之中,風險過高,對相當多的城市企業來說力不從心,使得目前進入農業的資本以外國資本為主。這種競爭也使城市企業難以應付,因此,這一選擇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同時,單單靠物質資本的作用,是否能夠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並使之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仍然有著很大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