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選擇之三:商業資本作為城鄉經濟聯係的紐帶,通過大市場、大流通的發展,從而促進城鄉物資交流,引導農業與城市工業的融合。這一選擇從曆史上講並不是新鮮事物。供銷合作社係統就是起這一作用的。但這一選擇同樣麵臨著許多具體的困難,一是商業資本發展程度,歸根到底是由農業和工業自身發展程度決定的。沒有農業和工業的高效益發展,商業資本就達不到應有的程度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二是商業資本順利運行的條件之一,依賴於統一的較為成熟的大市場的建立(當然這並不排除商業資本在市場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從目前情況看,我國市場體係的發展經過了改革開放20年,仍處於培育階段,市場割裂、規則不完善等一係列問題仍十分突出,給商業資本運轉於工農業之間製造了障礙。同時,農業生產的徘徊狀態和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仍主要是解決吃飯問題的現狀,使得商業資本對城鄉市場的聯係更多地表現為市場傾斜,即工業產品對農村市場的單向運動。這種市場不平衡,必然也會導致商業資本不願流向農業與城市工業的結合空間中去。再一方麵。農業產出物雖然對城市經濟發展有基礎和決定作用,但更大量的是表現為相對市場化或相對商品化,商業資本運動缺乏必要的要素自由條件。因此,從現實來看,商業資本聯係城鄉的範圍是有限的,這就決定了這一選擇的作用不會太大,至少不會比城鄉之間的直接交換的作用大。
現實選擇之四:通過農村鄉鎮企業的發展,作為中間載體聯係城鄉經濟。一方麵通過鄉鎮企業的工業化生產和就近農產品生產基地的作用,發展農產品加工工業;另一方麵通過對城市的產品銷售,聯結城市工業和商業,同時培養一批既懂農業又懂工業的勞動者,並不斷改變農業生產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僵化生產和組織模式。這種形式在我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問題也比較突出,主要的一點是鄉鎮企業與農業生產的爭地問題,削弱了農業生產的基本物質基礎;二是鄉鎮企業與大工業爭能源的問題,造成能源供應的緊張和能源效率低下;三是鄉鎮企業在發展中脫離農業的現象突出,上述的聯係作用發揮不明顯;四是鄉鎮企業從本質上是工業生產,因此同樣存在著一般城市工業對農業的超經濟剝奪,從而出現所謂的“農民剝削農民”的現象,造成農業基礎的進一步削弱和農業勞動者的分流;五是在農村存在著大量的過剩農業勞動力的情況下,由於鄉鎮企業的占地和使用勞力的有限,相對強化了這一勞動力過剩趨勢,加劇了人多地少,人多活少的矛盾。
現實可能的選擇:上述的四種模式的弊端是客觀存在的。但上述四種選擇又都有可取之處。因此,可能的選擇隻能是依據於比較成本原理,采取交易費用較低的混合模式,在經濟學上稱作“帕雷托改進”的不斷的改進過程,來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或大產業化。簡單地講,就是在因地、因時、因事製宜的基礎上,發揮三次產業各自的優越性和積極性,在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要素自由流動的原則下,實現“城鄉一體化”,即“城鄉產業一體化”,在這裏所謂的市場經濟原則可以概括為“利益、自由、理性”六個字。所謂利益就是都在“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進行生產,各種資本到底以何種形式何種時間何種條件進入農業生產領域,都要以價值及價值實現為目的,不應有過多的強製因素。所謂自由,即指要素的流動空間和條件是充分的,不應該有人為的或政策的阻礙。所謂理性一方麵是指資本所有者不能期盼過高的剩餘而喪失市場進入的時機;另一方麵也不能盲目地進行投資,隻有這樣,才能實現城鄉經濟之間平等的聯係,構建較為科學的城鄉經濟之間的生產關係。從而為城鄉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回旋餘地。這樣的一種路徑其實也就是在知識經濟時代邊緣的中國可以選擇的唯一的模式。因為,隻有在產業協調的前提和基礎上才能使知識滲透於各個產業之中,才能夠依托知識的滲透力來實現麵向未來的農業的永續發展。
從目前已取得的“城鄉一體化”過程的初步成績看,正是這種現實可能選擇內涵的體現:有能力的城市工業企業把資金投入到農業之中,既解決資金的效益獲取,又解決了生產的原材料供應保證,獲得了較好的綜合效益;有條件的農村或鄉鎮,在進行自身農業內部順應市場需求的調整下,改進生產條件和環境,找到了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模式和引資優勢;有遠見的鄉鎮企業致力於位於城鄉產業結合部的優勢,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在實現效益的同時聯係了城鄉經濟並為產業聯係起到關鍵作用;過剩的商業資本為擺脫商業不景氣的狀況,進行資本就地轉移或跨地區轉移,充分聯係工農業生產流通,發揮了聯係的資本的作用並獲得雙重的回報;各地農村依據自身的位置、產品結構等具體特點,采取了化整為零、合零為整的戰略,運用不同的綜合措施,采取了科技型、商業型、市場建設、工業帶動等不同的戰術模式,取得了整體效益的提高……這都體現著知識的滲透和全新發展理念的作用。因此,探討“城鄉一體化”的理論,總結取得的經驗,科學預測“城鄉一體化”的未來,就成為一個具有極強實踐意義的課題。
(三)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城鄉一體化”
江澤民同誌在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閉幕時的講話(即《十二大關係》)中闡述了“經濟建設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第一次明確地提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這一戰略在全國人大八屆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為“注意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理想過程。這一過程或戰略的分解,就是不同產業、不同行業、不同部門、不同要素之間的合理結構的實現,因為任何產業的發展都存在著經濟建設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問題,隻有在這個意義上理解可持續發展才能夠使我們的工作更加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的統一。這種理解落實到農業上,就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於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和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綱要》及《十二大關係》中都從不同角度作了說明,有以下的基本點:
1.加強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實現現代化,農民生活實現小康進而達到比較富裕,是整個現代化進程中最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