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知識農業+生態農業:中國未來的新農業(二)(3 / 3)

2.要處理好農業與其他產業的關係,堅定不移地加強農業。加強農業也就是支持工業和第三產業,為農業做貢獻也就是為國民經濟做貢獻。製定計劃首先要安排好農業,研究政策優先考慮農業,促進貿、工、農一體化。

3.發展農業,要穩定和完善黨在農村的各項基本政策,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多方增加農業投入,發揮科技興農的作用;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要健全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係,並使之製度化、法律化。

4.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業的指導、組織和服務工作,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引導二、三產業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形成“以工補農,以工建農,以工帶農”的機製,各行各業都要為發展農業做出貢獻,全麵振興農村經濟。

5.今後十五年要在確保糧食穩定增產的前提下,因地製宜地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繼續把發展鄉鎮企業作為繁榮農村經濟的戰略重點,引導鄉鎮企業適當集中,把發展鄉鎮企業與建設小城鎮結合起來。

這些基本點從農業的地位、發展措施、保證等問題做了充分的說明,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城鄉一體化”在精神實質上是一致的。但是,“城鄉一體化”又不完全等同於農業可持續發展。從內容上看,“城鄉一體化”不僅注重各次產業之間的發展,而且包含各項政策,是城鄉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全麵發展,它不以城鄉同一為目的,而是以城鄉之間內在的有機結合為目的,以城鄉對立和差別的消失為目的,最終是以城鄉勞動者的平等為目的。從這個角度上講,農業可持續發展更注重於農村經濟的現實發展,更注重於資源的簡單配置,仍帶有較強的城鄉對立色彩。從具體操作上看,“城鄉一體化”包含著城鄉全麵發展的一切方法,在政策上應體現城鄉的結合,更多地注重操作方法上的全方位銜接,因此也就較為困難,而農業可持續發展更多地注重對一些具體問題的解決,更多地從農業發展本身來設定或製訂政策,采用方法,從這個角度上講,“城鄉一體化”比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更加全麵和具體化,因此操作起來也更複雜。從層次上看,“城鄉一體化”所表現的是城鄉產業之間、人員之間較為複雜的網絡關係,而可持續發展所表現的是較為簡單的平麵關係。因此,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為“城鄉一體化”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和組織條件。從時間、程度上看,“城鄉一體化”更為抽象,農業可持續發展更為具體,“城鄉一體化”實現的期限較長,而農業可持續發展則可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進展。當然,“城鄉一體化”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這種區別在現實中表現得並不明顯,二者並不存在截然的對立,甚至可以說是互為前提,互為條件,互相促進。根本區別在於“城鄉一體化”是一個目標,而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現實的戰略。

實現“城鄉一體化”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其意義在於:

首先,“城鄉一體化”的實現,必將首先消除城鄉之間的對立,是社會主義階段向更高一級的共產主義階段過渡的客觀基礎。馬克思主義者曆來認為,共產主義實現的標誌之一,就是消除階級對立,不僅僅是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對立,還有被剝削階級之間的對立。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條件下,被剝削階級成為社會的主人。但是在其內部由於生產條件、生產成果等構成的生產基礎——現實的經濟基礎的不同,仍會存在著利益相同的階級之間的一種對立,盡管這種對立已沒有了對抗性,但在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麵必然還帶有較為強烈的對立。這一對立的基礎是社會分工的不同。因此,“城鄉一體化”所體現的真正的勞動平等,必然導致社會分工成為一個技術概念,它的社會涵義將會消亡,階級對立(內部的)將會真正消失,從而階級才能真正消滅。在當前,從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來看,剝削現象在社會主義國家內部仍然存在。因此,逐步地消滅剝削現象以及消滅剝削階級可能產生的土壤就成為社會主義本質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社會分工的存在,具體地表現在城鄉之間的不等價交換,這就需要在消滅剝削的同時,消除這種內部的“經濟剝奪”(這不僅是社會主義的要求,也是當前要解決的社會矛盾的內容之一),從而獲得穩定的社會環境,充分調動起各方麵的積極性,為實現社會主義奮鬥目標而同心協力,共創輝煌。

其次,“城鄉一體化”所表現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這一規律必將引導社會經濟發展走上持續、快速、健康的軌道,從而與當前的改革實踐相聯係,指導改革,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麵進步。從改革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看,改革理論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簡單應用,而且是與不斷發展變化的中國國情相結合的,從而不斷發展進步的,由此而產生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這一理論的內涵及其發展從根本上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原則。“城鄉一體化”這一概念的提出,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理論背景下完成的。從改革的實踐看,每一項政策的出台,當與“城鄉一體化”的基本要求一致時,改革實踐就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目的,否則就出現了困難和阻礙。例如,在農村第一輪改革完成後,城市企業改革著手進行並取得了成果。但繼續發展卻出現了農村改革與城市企業改革“兩張皮”的現實,城鄉市場割裂嚴重,阻礙了全國統一市場的建立和形成,並且造成了工農業之間的割裂,導致1985年“剪刀差”的急劇擴大。農產品的“賣難”與農產品的“買難”這一怪現象開始出現,工業產品由於缺乏銷路而大量積壓,企業效益難以實現。而在解決這一矛盾時采取了簡單的單項突破的辦法,導致農業生產(總體的)的困難,白條泛濫,農業再生產受到極大影響,而在城市中則出現存款增加,市場壓力增大的局麵,最後在宏觀政策失誤的情況下,導致1988年的搶購風潮,迫不得已的硬著陸措施,導致企業1989年下半年的效益滑坡,等等。因此,在製訂政策,采取措施,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城鄉一體化”的要求和原則。這樣才能保證改革實踐的順利進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才能走上快車道。

最後,對“城鄉一體化”理論的研究,無疑會使我們真正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問題,真正注重長期利益,從而避免工作失誤。同時,“城鄉一體化”理論的研究及其付諸實踐,也必將是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完善與發展,因此,加強“城鄉一體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是一個十分有理論和現實意義的課題,必將對我國的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