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他這句討好的話說的水平很一般,甚至是比較俗氣,實在是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卻引起了領導的“高度重視”。話音未落,領導把本來已經扭過去一半的身子又轉了回來,眼裏還迸射出一束興奮的光芒,饒有興致地看著這個人。領導非常友善地說:“噢!剛上任的?年輕幹部更需要加倍曆練,來,你再補上一杯。”說完,他一邊拿起酒瓶子把這個人手中的杯子添滿,一邊盯著他說:“喝吧!年輕幹部不曆練不成才啊!”此時,這個人懊悔不已,恨不得狠狠地抽自己幾個大嘴巴。但事已至此,他又不敢駁領導的麵子,也就隻好硬著頭皮往下灌了。
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在酒宴上,一位領導破天荒地離開自己的座位,端了一杯酒去敬一位普通員工。這位普通員工當然是受寵若驚,他趕緊端起酒杯,放得低低的,連聲說著諸如“榮幸之至”之類的話。在這種場麵下,如果這位普通員工幹脆地一抬手,一仰脖,把杯中酒喝了,這段小節目也就很快會成為大家的記憶。但他多說了一句不合領導胃口的話,當場得到了特殊的“照顧”。
這位普通員工在端起酒杯正準備喝的時候,很激動地說:“您這麼大的領導敬我酒,我怎麼好意思喝呢?”領導聞聽,嗬嗬一笑,補充了一句:“不好意思喝,是嗎?那你就換大杯。”於是,領導招手叫來一名服務員,讓服務員拿來一個大杯子,並滿滿地倒了一杯酒,遞到這位不識趣的普通員工手中,然後說:“這回好意思喝了吧!”這位普通員工多了一句嘴,沒想到卻多出一大杯酒來。
【陷阱解讀】
在酒桌上,你是不能亂說話的。萬一你口不擇言,說出一些不中聽的話來,換來的可能不僅僅是一杯杯要灌進肚子裏的酒,你還有可能被別人當成消遣的對象。所以,如果你不勝酒力或者身體不適不能喝酒,最好是管住自己的嘴巴,可千萬不要多嘴多舌,而要用緘默來躲酒。
當然,躲也得講求一定的技巧。如果你幹巴巴地坐在那裏,有時也是躲不過去的,因為那些有灌酒嗜好的人,當然不會放過在場的你。在這種情況下,當其他人都起身去敬酒的時候,你也不要在那裏幹坐著,你可以同樣端起杯,跟著人流到處亂轉悠。不同的是,別人是邊轉悠邊忙乎著敬酒,而你隻是轉悠著裝作去敬酒。如果實在轉悠累了,你可以硬拽住一個身份比較相近的人,作出一副親密無間的樣子,東拉西扯地聊天。這樣的場合,沒有人會真正在意你,隻要你自己不主動跳出來用言語“勾引”別人的注意。
信口開河
秦川剛畢業,在一家科研單位工作。一次,單位的一個年輕女孩不辭而別,過了10多天才回來。單位的領導召開全體員工會議,討論對她的處分。在會上,女孩哭得梨花帶雨,說了一大堆理由為自己辯解。在討論中,有人主張嚴肅處理,否則的話,開了這樣的先例,人人都擅自離崗,單位就亂了;也有人主張給她一個機會,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不能一棒子打死。秦川一時動了惻隱之心,替女孩說起話來,說她雖然違反了工作紀律,但情有可原,不應該處分。領導當時麵帶不悅,覺得他初來乍到,說話沒有分寸,缺乏是非觀念。後來單位調查發現,這個女孩離崗的原因,完全不是她說的那樣,而是為了幹私活、掙外快。最後,這個女孩受到了單位嚴厲的處分。
【陷阱解讀】
在職場中,辦公室新人千萬不能信口開河。單位裏各人品行不一,總有一些人喜歡說長道短,評論是非,而你剛到單位,不可能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更沒有正確分析判斷的能力,所以你最好保持沉默,既不議論是非,更不要散布傳言。而且,老員工工作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發發牢騷,說說是非,大家可以體諒,但你初來乍到,要功勞沒功勞,要苦勞沒苦勞,對單位裏林林總總的事情也缺乏了解,發牢騷,講是非,就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很多單位裏的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有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甚至還沾親帶故。在這些人之間,有時可能會發生衝突,有時可能又休戚與共,表麵上爭吵不斷,私底下可能過從甚密。如果你貿然介入他們之間的衝突,可能會兩麵不討好。也許你自以為是在伸張正義、主持公道,但在別人眼裏,可能就是張狂了。
自我吹噓
楊海峰在美國一所大學研讀計算機專業,幾年以後,拿到博士學位的他決定回國發展。於是,楊海峰來到國內一家大型國有鋼鐵廠。由於他留學美國,又是博士,廠裏的領導對他另眼相看,他享受著與一般同事不同的待遇。
楊海峰拿的是年薪,而且廠裏還給他分配了一套寬敞的房子。當眾人都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時,楊海峰也開始變得飄飄然起來。他覺得自己是天下獨一無二的人,是廠裏的核心人物。
在這種優越感的驅使下,楊海峰開始瞧不起廠裏的同事。在他的眼裏,那些整天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同事簡直就一文不值。他笑話他們的學曆不如自己高,眼界不如自己開闊,思維不如自己靈活,知識不如自己豐富。在他看來,所有的同事幾乎都一無是處。
每當同事有事請教他的時候,楊海峰更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看到他不可一世的模樣,同事們都很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