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工友們的另起一行(2)(2 / 3)

他們夫婦倆分工協作,她在鋪麵裏接待上門的生意,老公外出進貨。生意一天天好起來,不僅能保本,還有盈利。她用自己的聰明和勤勞在漢正街這個商人、能人彙聚、生意競爭激烈的地方,終於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戶和銷售群。當初小小的鋪麵不夠用了,她又租了比原來大一倍的鋪麵,請車工幫著加工、租倉庫堆放貨物,生意也越做越好。

明霞善於學習和創新,時時關注窗簾市場的新動向,哪裏出新材料了、新款式了,哪裏開展銷會了,她都要去考查學習。她懂得,在生意場上,不進則退、退即是虧。

在她店裏短短的時間裏,我受到強烈著感染,我為她的成功高興,心裏湧起對她深深敬意!想起前幾天我對一個朋友說的話:幸福不是等來的,是找來的、是拚來的!人生就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奮鬥的過程。

她高興地告訴我,她漂亮的女兒去年考上了理工大學,學的是藝術設計。一個懂藝術的生意人的後代在成長著!

在送我走出她的店鋪的路上,我在對麵的一個店鋪門上見到了一則招工廣告,要招車工若幹名、搬運工若幹名等等,我問她:這市場上差人?她的回答讓我十分震驚:“這裏常常招不到人,更沒有武漢本地的人來做工。我都恨不得到婦聯去呼籲,組織那些下崗的女工來這裏找飯吃。”她還告訴我:“其實工作很簡單,就是做窗簾,還可以來這裏取材料拿回家加工。我請的一個車工,做得好時,每月可以拿到一萬多元的加工費。”我馬上想到了我一個下了崗的同學,其實縫紉的手藝很不錯,但她下崗後卻在家裏整整呆了十多年,生活過得十分的艱難。

昨天晚上,我給報社經濟部的同事說了這件事,希望他能呼籲、他能實地采訪、能報道這個消息,我希望更多的下崗女工能自力自強、用自己的雙手,讓生活一天天好起來。

我笑著對翁明霞認真的說:“等我退休了,我也來找你進貨加工窗簾。”她也笑:“那不是大材小用?”其實我是認真的,我真的是可以加工窗簾的,記得年幼時,母親白天上班勞累一天,晚上還幫著劇院縫製幕布,我在一旁幫著拉扯著,好讓母親縫得平展一點,我與母親會做到深夜,母親會高興地對我說:我們今晚可以掙六元錢嗬,幾天的菜錢解決了。那時還不是能經常接到這樣的活。而現在,我們如何變得如此嬌慣了呢?不管生活條件如何,每家的女孩一律富養。哎呀,寫跑題了。打住!

在這裏做個小廣告:漢正街窗簾大世界翁明霞的店叫“家天下”,有做窗簾的朋友請去找她訂做,說是明姐的朋友,她一定打折!她一定會美麗你的房間、美麗著你的人生!

10.5災難中盛開的姊妹花(1)

吳家三姊妹都是我原來那個廠裏的同事,她們的母親徐阿姨是這個廠裏的一名老工人。廠裏招工考試,三個女兒先後都考進了當年效益非常不錯的廠。徐阿姨在一次操作中,機器將她的一個手指吃掉了。作為工傷照顧她,廠裏安排她到托兒所工作。我的兒子兩歲半前放在廠托兒所,徐阿姨對兒子特別關照。溫柔善良的徐阿姨常常給我拉家常,她有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徐師傅的老公在漢口古田的一家工廠工作,他是一個非常聰明能幹的人。80年代初他就邊上班,邊做起了各式皮包、布包的生意。在漢口最繁華熱鬧的民眾樂園附近率先擺攤,賣各種款式的包,還給當時的各大商場供貨。他們家是武漢最早的家庭作坊,自己加工各式包,幾個女兒在休息時間都會幫著做事,有的守攤、有的打貨、有的在家幫著加工,那時一大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令街坊四鄰非常羨慕。

災難來得猝不及防,1988年底,徐阿姨在上班時突發腦溢血,在工友將她送往醫院的路上就結束了她43歲的生命。她來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來得及享半點福,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她人生的43年裏,上要侍奉公婆和丈夫,下要養育五個大小如同樓梯一樣的孩子。一連生了四個女兒,生到最後自己都沒有了信心。聽廠裏的老工人曾告訴我:徐阿姨懷著第五個孩子時,經常在嘴裏嚼著生大米。第五個終於是兒子了,她為吳家終於生了一個兒子。老公單傳的家裏終於有了一個兒子了。在廠托兒所,我經常看到徐阿姨帶的飯菜非常簡單,她把頭天的沒有吃完的飯菜帶到廠裏來混一餐,有時就是一點點鹹菜。

家裏經濟條件剛剛好起來,徐阿姨就甩下五個孩子走了,小兒子那年才十歲。當時我在廠工會工作,於公於私我都要幫忙料理徐阿姨的後事。在她家幫忙的兩天裏,我同她的幾個女兒一起流下了悲痛的淚水,徐阿姨的婆婆哭啞了嗓子,她痛失自己的好兒媳、為半百的兒子擔憂、為孫女、孫子們擔憂。記得在那兩天裏,我負責用毛筆幫著寫挽聯。因為我們家裏姊妹結構與他們家相同,也是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對這個有四個女兒與我同事且關係非常好的家庭,我比別的同事多了一分了解和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