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的晚上,當我跨進生命的第五十四個門檻時,我——一個十四年前、從一個倒閉了的工廠走出來的普通女工,站在珞珈山下的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講述著自己四十歲開始另起一行的故事。幾十年以來,我做夢都想成為這裏的一名學生,坐在這有著秀麗的自然風光和古樸凝重建築的大學裏,聆聽老師的教誨。做夢都不敢想自己有一天能站在這神聖的講壇,給天之驕子的名校大學生們講課。
那一天晚上,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二樓的報告廳裏座無虛席,原來地產部的同事於保罡和萬科房地產公司武漢公司的副總林良銘先生分別送來了花籃,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資深教授、廣告學的泰鬥、著名的張金海教授主持了講座。
我用輕鬆而調侃的口語給這些名校的廣告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生們講述自己四十歲下崗開始做廣告的一個個故事,台下不時發出學生們的笑聲。我努力地將那一筆筆廣告的獲得、一次次策劃的活動,描述得輕鬆幽默。
我現在供職的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的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江作蘇,當天晚上提前從省裏的一個重要會議上離開,特意趕到我講課的現場,令我非常感動。
我努力地克製自己,不想在這樣一個場麵上讓激動的淚水流下來。但逝去的歲月、我生命曆程中的那些往事,全部湧上心頭。
三年多來,我用業餘時間寫了幾十萬字的博客,用一個個小標題、一個個小故事、一段段人生的回憶,寫著我的人生況味和對生活的體驗和理解。我就將這些博客文字整理出來,呈獻給朋友們、那些幫助過我的朋友們,同時獻給我的父母和親人。
武大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金海在總結陳辭的時候說道:
明玲老總的廣告生涯是個傳奇的人生,她從下崗女工到媒介精英,的確堪稱傳奇。廣告乃智者之道,明姐是也;與眾人分享智慧,更是智者之大智,明姐是也。
明姐的執著、堅韌、智慧大家從她的演講中都能感受到,唯有堅韌不拔、唯有執著、唯有奮鬥不息,方能有所收獲。
明玲老總為2010年的“珞珈論壇”唱了一曲精彩的壓軸戲,為我們的研究生、本科生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課。
老報人盧發生老師在博客中這樣寫道:
那場精彩的演講我有幸是在現場聆聽的,明玲沒有慷慨激昻的豪言壯語,沒有辭藻華麗的矯飾與作秀,沒有故作高深的理論鋪陳,也沒有聲淚俱下的煽情造勢,她隻是用普通的日常生活語言,平實地講述她的一些人生經曆和感悟,卻贏得了武大學子幾十次雷鳴般的掌聲!
這些“天之驕子”們是不好糊弄的,在聽過專家學者精英巨匠無數演講之後,耳廓幾乎生繭的武大人卻把由衷的掌聲爆發給了明玲,是因為他們覺得這場演講很現實,很真實,很紮實,很受用!
明玲告訴大家:
另起一行,挾裹著失望與希望;
另起一行,伴隨一路風雨,一路陽光。
既然走過,便不再回頭,回頭已是無望;
既然活著,就索性活得響亮風光!
戰勝困難,跨越路障,她享受成功的快感與喜悅;麵對挫折,匍匐前行,她體味世間的酸楚與寒涼!
創新思維,探索實踐,她拓展開傳媒的嶄新天地;咬牙吞血,斬關奪隘,她托起明天的夢想與輝煌!
不甘平庸,自立自強,她的字典裏隻有向上向上;重情重義,知恩圖報,她的人格人品讓魅力張揚。
……
另起一行,她說應該永遠以微笑麵對生活;
另起一行,她正在路上。
中南社會調查所的戴新民所長在博客中寫道:
另起一行,是明玲在新浪的博名,也是她人生的真實寫照。昨晚,她在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報告廳,向在校的大學生、研究生們講述了她從下崗女工到媒介精英的故事。她“另起一行”的傳奇經曆,令佼佼學子們嘖嘖稱讚,也令我們肅然起敬。
上次博友聚會的時候,她第一次拋出了“另起一行”這個命題,立即引起大家的關注與熱議。每個人的生活經曆中,都有另起一行的徘徊過程,都會麵臨另起一行的艱難抉擇,也都期望能在另起一行中華麗轉身,所以,大家才會有另起一行的衝動和共鳴。
明玲的成功,有她另起一行的選擇偶然,但做事先做人,換位思考,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心感人,才是她真正成功的必然。她的故事可以複製,她的成功也能複製,但她為人與做人的“成功秘訣”,僅僅複製是遠遠不夠的。成功有成功的原因,傳奇也有傳奇的道理。
另起一行,人人都會經曆的故事,人人逃避不了的選擇。正如明玲所說:人生無絕境,有時候需要有另起一行的勇氣。
明天,依然有陽光,依然有故事,依然有另起一行的傳奇——也許是你,但願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