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捭闔第一(2)(2 / 3)

司馬熹一見目的達到,忙離開趙國跑回中山國,向國王報告:“趙王昏庸至極,又殘暴無比,隻知道殺殺、攻攻,道德極差,沉於酒色,迷於音樂,隻知道玩女人。我已得到可靠消息,說趙王看中了陰姬,正想方設法把她搞去!”“豈有此理!”中山王一聽,勃然大怒,罵道:“竟敢到我碗裏搶食!”司馬熹故作焦急地說:“冷靜,大王!目前趙國比我們強大,我們能打得過他們嗎?趙王硬來索取,不給吧,我國就亡國,給吧,大王您就會被天下人恥笑,連自己的妃子都保護不了……”

“快說怎麼辦吧!”中山王何嚐不明白形勢,也是又氣又急,便急不可耐地打斷司馬熹的話頭,向他求教。司馬熹故意頓了一下,湊進前說:“我看有一個辦法可以打消趙王的這個念頭。大王立刻把陰姬冊封為王後,讓趙王死了心。當今,還沒有哪個人敢索要別人的王後做妻子的。若有此舉動,必引起列國公憤,別國也會出兵幫助我們。”“好!就這麼辦。”中山王如釋重負地笑了笑,馬上傳令封陰姬為王後。趙王聽後,果然也死了心。陰姬對司馬熹千恩萬謝,自然給了他不少好處。

這一“陰陽捭闔”的計謀中,司馬熹連用了四個連環成套的“陰陽”手段。司馬熹放風給陰姬,幫她謀王後之位,是“陽”,在他和陰姬的範圍內是公開的:但其真正目的是通過陰姬取得好處,自己謀利,這是“陰”,是最隱秘的。這是第一套。緊接著使出了第二套,他告訴中山王,去鄰國考察以謀興國之策,是“陽”,在他與中山王、陰姬,甚至某些大臣的範圍內是公開的,但其暗中目的卻是為陰姬獲王後位子尋求外在壓力,是“陰”。這第二套之後,見趙王,是第三套。他說陰姬美、漂亮是“陽”,是公開的;其暗中目的卻是逗引趙王意圖霸占陰姬以造成對中山王的威脅,這是“陰”。第四套是見中山王,把趙王謀奪陰姬的消息報告中山王,是“陽”,是公開的;其暗中目的卻是逼迫中山王立即冊封陰姬為王後,這是“陰”。通過這四套“陰陽”手段,使用“捭闔”之法,大開大合,攪動大浪,憑空製造國外壓力,終究達到自己真正的目的,最陰暗、最秘密的目的——通過陰姬,撈取好處。

移花接木陰謀得逞

望著那漸漸遠去的牛車,突然一個念頭像電光石火般地竄入呂不韋的腦海;“此人奇貨可居!”這是公元前265年的一天,大商人呂不韋在趙國都城邯鄲販貨見到在趙國作“質子”的秦太子安國君的庶子異人時發出的感歎。此時的異人一副狼狽相,全無一點公子王孫的氣派,坐在老牛舊車上,匆匆從街心駛過。呂不韋發出感歎後,也顧不上賣貨了,急忙趕回家中,向他父親詢問道:“父親大人,農夫一年到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一年,到底能獲利多少?”

父親聽兒子突然提出這個問題?覺得有些奇怪,但也並未多想,回答道:“如遇上豐收年月,可獲利十倍。”

呂不韋又問:“販珠賣玉呢?”

父親答道:“如果經營得當,可獲利百倍。”

呂不韋緊接著又問:“若是能擁立一國之君,能獲利多少呢?”

父親奇怪地看著兒子,想了想道:“此事難以預料,若擁立能成,可獲無數之利;若擁立不成,連身家性命都要賠進去。我兒為何有此怪念頭?”

於是,呂不韋便把秦昭襄王之孫異人在趙國做人質,但境遇不佳的情況告訴了父親,並講出了準備擁立異人做秦國國王,進而從他身上獲取極大好處的種種打算和步步安排。

父親聽了呂不韋的謀劃,盤算良久,點頭道:“嗯,其利無數!”

這一天,抑鬱寡歡、愁腸百結的異人正在房中暗自吞淚,忽聽外麵有人叫:“公子,有客人求見。”異人趕忙拭淚出迎。

呂不韋自報姓名與異人寒暄後,直率地問:“公子貴為王孫,何至困頓如此?”

異人羞得滿臉通紅,沒有回話。

呂不韋說:“我有辦法能光大您的門庭,改善你的處境。”

異人不禁笑道:“你還是先去光大你自己的門庭吧,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