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允便照計行事,先約呂布來家中吃酒,喚出貂蟬勸酒,呂布迷上,王允順勢將貂蟬許配於他。第三天,又請董卓來吃酒,也讓貂蟬出麵把盞,勾得董卓直流口水。王允又順勢將貂蟬送與董卓,讓他帶回董府。然後,王允又告訴呂布,董卓已帶回貂蟬,準備與你完婚,讓呂布空盼。空盼不著,便入府探聽,知太師已納其作小妾,無名火大起。貂蟬又使出手腕,一邊激呂布救出自己,一邊告訴董卓說呂布調戲自己。終於加深了呂布、董卓的矛盾,恨得呂布以戟刺殺了董卓。
在這美人離間計實施的前後過程中,知道其中底細的始終隻有王允和貂蟬兩人。兩個人都把生命賭上,所以十分注意保守機密,達到了預期目的。
範雎遊說秦昭王
曆史上有許多遊說之士運用捭闔之術的佳話,其中範雎遊說秦昭王就是成功的一例。
範雎本是戰國時期魏國使臣須賈的一介門生,由於辯說才能突出,為人所忌恨,被相國魏齊毒打,並欲將他置於死地,秦國出使魏國的使臣愛其才幹,暗中救範雎一命並把他帶回秦國。但範雎到了秦國後,並未受到重用,整日隻是受到粗茶淡飯的招待,備受冷落。不過範雎作為胸懷韜略的雄辯之士,並未著急。他仔細分析秦國的內外環境,認為秦昭王既有外敵的憂慮,更有內患的恐懼。而秦昭王最擔心的是內患,因為當時朝中有太後和朝中“四貴”控製朝廷,威脅昭王地位。範雎相信昭王一定會上門求教,所以采取閉合的手段,靜待時機。不久,時機終於到來,範雎利用昭王封賞的機會,修書一封,向秦昭王表示:“我有幾句話說給您聽,這是關於治理國家的大事,說對了請您采納,不對我情願離開秦國。”然後接著繞了一個大圈子,說些無關緊要的話,企圖引起昭王的重視,但他心中想說的話並不說出來,而是故意賣關子,等昭王召見。
果然,昭王極想聽聽範雎有何高見,於是宣他入宮。範雎一入宮,卻呆頭呆腦,裝作什麼也不了解的樣子,竟直往離宮走去。宦官急了,對範雎喊道:“等候大王召見,不要隨意走動。”範雎一聽,這才回過頭來故作驚訝地說:“秦國還有大王嗎?可是我隻聽說有太後和相國,哪裏有什麼大王啊?”
範雎此言故意說到秦昭王的痛處,雖令宦官們大驚失色,但他心中有數。果然秦昭王聽到此言急忙迎出,將範雎請入上座,並說:“寡人早就應該親自聆聽先生教誨了,隻是忙於政事,並早晚向大後請示,未得空隙,今天有緣麵晤,請先生賜教。”但是範雎隻是默然不語,深藏不露。秦昭王於是摒退左右,再次向範雎請教。
昭王問:“先生有何高見呢?”
“不敢,不敢。”
範雎謙虛兩聲,依然沉默。昭王遂長跪垂詢,範雎仍然是“不敢,不敢”。這麼一問一答重複了三次,範雎依然采取閉藏之術,含而不露。
秦昭王有些失望和灰心,他終於忍耐不住,急迫地追問道:“難道先生不肯指點寡人嗎?”
範雎這才舒展金口,說道:“我千裏投奔大王,不就是為了向您談談我的意見嗎?但是我與您交道很淺,卻向您陳述治國安邦的大計,糾正您的失誤,這是掉腦袋的事,雖然我做好了受懲罰的準備,卻不知您心意如何,這就是您三次問我,我卻不敢對您陳述的原因啊!”說到這裏,範雄又停頓了一下,繼續觀察昭王有何表示。
昭王立即說道:“請先生放心直言,不要有所顧忌。”
於是,範雎施展他的辯說之才,以十分誠懇的態度,引古證今,從三皇五帝說到當今朝政,從外交說到內政。最後建議秦昭王外結韓魏,遠交近攻,內肅朝政,清除太後勢力。說得昭王連連點頭稱是,欣然采納了範雎的計策。
範雎先“闔”再“捭”,“捭”、“闔”結合,終於使遊說成功,之後又深得昭王信任,成為秦國傑出的宰相。
司馬熹的連環捭闔術
戰國時期,中山國王同時寵愛著兩個妃子陰姬和江姬。兩人都想爭作王後,故明裏暗裏用手段,經常爭鬥。
縱橫策士司馬熹見有利可圖,便暗中派人遊說陰姬說:“做王後的事可要重視。爭到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爭不到手,性命不保,還會禍延九族,早晚被對方收拾掉。要想勝利,最好找司馬熹出主意。”陰姬聞言,便請司馬熹獻策,並許以重金謝禮。司馬熹答應下來,便施展出連環“陰陽捭闔術”。
他先找中山王,說要外出到鄰國走走,刺探對方消息,再回來謀劃強國之策。中山王自然高興,給他備上禮物,讓他先去趙國。司馬熹見過趙王,閑談中說:“原聽說貴國出產美人,可我轉了幾天,沒見過一位超過我國那位陰姬的。”趙王一聽,來了興趣,忙問長得怎樣?司馬熹繪聲繪色地描述道:“眉清目秀,明眸皓齒,眼似秋波戲潭水,腰如楊柳舞輕風。真乃傾國傾城之貌!”趙王一昕,恨不得馬上弄到手裏,忙問司馬熹:“可不可以把她弄到這裏來?”司馬熹故意頓了一下,悄聲說:“她是我們大王的寵妃,我怎敢添言?請千萬別聲張出去是我講了這些,否則,我的腦袋就保不住了!”趙王冷笑一聲,咬了咬牙,下定了非弄到手不可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