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人脈,成功如同坐電梯;沒有人脈,成功好似爬樓梯。同樣一段路,坐電梯永遠比走樓梯更省時,同樣的時間內,坐電梯到達的高度會遠遠高於走樓梯。每個人都想要以最短的時間到達最高的高度,而人脈就是成就這個高度的捷徑。
秦始皇嬴政開創了中國封建帝國的紀元,在世界的帝王排名上,他名列第三名。然而他的豐功偉績緊緊持續了15年,秦朝的統治就被西漢所取代。在曆史上秦朝這麼短命,跟秦始皇的殘酷統治、不得人心有著直接關係。曆史證明凡是失去民心的政權最終都免不了滅亡的下場,而秦朝的暴政是曆史上罕見的。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對於罪犯的刑法是非常嚴厲和殘忍的。就算犯了一點小罪,也要被處以砍手、斬腳、挖去雙眼等刑法。為了維護國家的統治,始皇帝還發起了焚書坑儒的活動,許多儒士被活埋,社會處在一片血雨腥風之中,戰亂頻起。後來劉邦在起義中贏得了民心,終於一舉打敗秦朝的統治,從此漢朝開始了四百多年的統治。
成功的道路大相徑庭,有些人取得成功的途徑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很難找到如出一轍的成功方式。然而,如果說成功的人士最容易在哪方麵達成共鳴,那麼對於人脈的觀點便會成為他們的共鳴。什麼是成功?成功便是智慧的為人處世之道和強大的人際關係網絡。沒有了人際網絡,機遇就會成為漏網之魚,失去了人脈網絡這一依托,任何輝煌最終都會土崩瓦解。
要想富有,先交朋友
法國有句諺語:“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偉大到不需要朋友。”套用中國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朋友多了路好走”。因為人脈廣了,路就寬了,選擇的途徑也多了,路自然就好走了。特別對於創業的人而言,好的人脈就是事業前進的助推器。
有這樣一句話: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岩》。胡雪岩即胡光墉,是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晚清時期富可敵國的著名企業家。回想晚晴時期的中國,正處於外敵入侵、政局動蕩、經濟衰退之時,而胡雪岩能在亂世中站穩腳跟,從一位貧農變為國家首富,實在讓人佩服地五體投地。然而,縱觀胡雪岩的商業之旅,就會發現他的過人之處——剛柔皆施,利用人脈鋪就商路。
在創業之初,好行其德,廣收人心。
胡雪岩認為,如果錢隻聚集在少數富人手中,那麼市場就活不起來;況且,過富必遭人妒。貧的越貧,富人越危險,特別是在當時,饑民四起的情況下,富人是沒有安寧日子過的。
商人並沒有義務關心社會問題,但是如果他們這麼做了,那麼從精神層麵上表明了他們“好行其德”的良好品質;從實利層麵上,表明了依靠商人的微薄資助而支撐的社會是一個太平康安的社會。古代有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次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的佳話,也有西漢商人卜式捐款二十萬賑濟徒民的義舉,胡雪岩效仿前人,使自己成為一個群眾基礎良好、口碑頗佳的商人。
因此,胡雪岩在創辦慶餘堂之初,就沒有打算賺錢,後來因為藥材地道、成藥靈驗、營業鼎盛,大為賺錢。但時常免費給貧民開藥,曆次水旱災荒、時疫流行時,都會捐出大批成藥,這些都從盈餘中開支,胡雪岩從來沒有用過慶餘堂的一分錢。眾人紛紛議論:胡雪岩種下了善因,必會結得善果,就算他一時間垮下去了,早晚也會爬起來。所以,不管是在多麼危及的形式下,店裏的夥計都照常工作,維持店鋪的正常運行。胡雪岩就是這樣通過善舉使自己成為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