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在人脈圈中占據主導地位(1)(3 / 3)

當代著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曾經說過:“管理一百人的企業要懂得身先士卒,管理一千人以上的企業要懂得知人善任。”

如今,權力被賦予了太多的象征意義,身份、利益、榮譽、地位……因而備受推崇,也激發了越來越多的人對於權力的渴望,甚至不難見到一些人為了微不足道的權力大費周章。然而,真正的掌權者往往不是那些視權力如命根死死握住不放的人,而是懂得調節權力的彈性,通過適當地放權來實現高度集權的人。

很多企業在成立之初顯示出勃然生機,然而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奮鬥之後,卻仍然出於發展的瓶頸期,這往往是因為企業的老板將手裏的權力攥的太緊,使得部下做事束手束腳,不能放開去做,從而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接受記者的采訪,記者問他:“您為什麼會把您的企業做得這樣好,有沒有什麼經驗可以談談?”這個企業家沒有說話,而是微笑著拿出了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畫了一個圓弧,然後把這個圓弧展示給大家看。所有在場的人都覺得莫名其妙,這個圓弧究竟是表示什麼意思呢?

企業家解釋說,這原本應該是一個圓,而不是一個圓弧,而他自己隻是將這個圓的一半畫下來,因為另外的一半要留給下屬來畫。不但讓他們把圓畫完整,還要將這個圓添上色彩,使之成為一幅完整的圖畫。

企業家說:“每一件事情我都隻是畫一個輪廓,剩下的都交給我的下屬去完成。所以,我經營企業成功的秘訣就是將我手中的權力下放給自己的下屬。讓他們有了權力以後,好好地去工作。”

頓時,所有的人都恍然大悟。這個成功企業家能做到的事情看似簡單,但是很多老板和上司都做不到,也許對於這些人來說,放下手中的權力就意味著某些利益的損失,甚至有些人錯誤地將權力比作尊嚴,因此在很多員工眼中,自己的老板都是一個視權如命,有強權傾向的人。因為他們不放心也不舍得放下手中的權力,時刻享受著手握大權的滿足感,卻忽略了這樣做隻會導致自己的權力範圍越來越狹窄,所以這就是很多老板每天喊著“累死了”的主要原因。

李某是一家小型企業的老板。公司成立多年來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無論要做什麼決定,都必須李某說了算。在很多員工的眼裏,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李某是公司的老板。

有一次,李某出差在外,公司要和另一個公司進行貨物的搶購,如果要想搶到這批貨,就需要李某的簽字。但他人在外地,即使坐飛機回來,也已經來不及了。

回來以後,李某和下屬發了一頓脾氣。隨後又向自己的一個朋友抱怨說:“公司成立了這麼多年,就不能有一個替我分憂的下屬。我每天累死了,也氣死了。”

這個朋友看著李某說:“你們公司有很多人想要替你分憂,但是你不給他們機會。”

李某氣呼呼地對朋友說:“我怎麼不給他們機會,是他們自己不爭氣而已。”

朋友笑著說:“他們如果不爭氣的話,你的公司要怎麼運作呢?他們希望替你分憂,但是你卻不給他們發揮作用最關鍵的東西——權力,沒有決定權,再好的構思也不能順利付諸實踐。這樣的員工又怎麼能替你分憂呢?”

朋友的話適時地提醒了李某,這個時候他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把決定權放在自己的手裏。公司裏的事情,無論大小都要他說了算。有時候,員工買一隻茶杯、一疊複印紙都要和他彙報一下。領導要處理的事情本來就比較多,而且還要為這些小事操心,怎麼能不累,怎麼能不煩惱?就算是有三頭六臂的人,這樣緊緊地把權利攥在手裏,也很難把企業做大。

其實,放權大有益處。首先,適當地賦予下屬一些權力,會增強其榮譽感和使命感,工作起來幹勁十足,這樣也能促進業績的提升。其次,放權的同時也等於為自己卸下了很多包袱,特別是一些管理事宜分給他人代管,再樹立下屬威信的同時也給自己減少很多“唱白臉”、得罪人的機會。再者,放權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地位,在權力充分下放後,企業往往會形成金字塔式的逐級領導製度,這樣一來,處於金字塔頂層的領導者形象會在無形中被架高。此時的頂層領導隻要牽製好受控於自己的要職人員便能夠輕而易舉地把握全局,從這點看來,放權非但沒有使自己失去原本的低位,反而讓自己更輕鬆地“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