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在人脈圈中占據主導地位(3)(3 / 3)

第二天,這位相聲大師如約而至。檢查車況後,湯姆對他說:“××先生,我很感謝您的支持。已到午餐時間,我想請您一起坐坐,我們可以順便聊聊如何更好地維護您的愛車。我想您不會拒絕一個朋友的邀請吧?”相聲大師盛情難卻,便接受了湯姆的邀請。

吃飯期間,湯姆說:“像您這麼成功的人士,一定會非常注意生活的品質,一定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障計劃。我這裏有一份保險計劃書,請您有時間留意看一下。”這位相聲大師麵對湯姆的盛情,實難拒絕,於是接過保險單。

幾天後,湯姆不斷地打電話並親自拜訪,終於簽下了這份保單。同樣,彼得也利用同樣的方式向湯姆的保險客戶推銷了汽車。這就使朋友之間的人脈一起分享,共同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正如蕭伯納所言:“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每人還是一個蘋果;我有一個思想,你有一個思想,交換一下結果卻是每人至少有兩個以上思想。”同理,你有一個關係,我有一個關係,如果各自獨享,那麼關係就僅停留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但是如果能夠拿出來與人分享、交換關係,那麼這個關係範圍就可以加倍拓展。

定期掃描人脈網,必要時“痛斬馬謖”

培養人脈好比照顧花園,一定要精心維係,定期清理雜草,否則再好的種子也會被埋沒。因此,妥善打理自己的人脈是成功運用人脈的保障。在與人接觸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複雜關係,各種棘手的問題也會隨之浮上來,這時候,就需要理清思緒,判斷哪些人脈是對自己有益的,哪些是不利的,然後拔掉人脈中的“雜草”,趨利避害。

齊桓公早年非常器重宰相管仲,在管仲的指引下親賢臣、遠小人,最終實現了霸主大業。管仲在病危時曾告誡齊桓公,易牙、豎刁和開方三人都是奸詐邪惡之人,千萬不可以親近。齊桓公卻不以為然:“當年易牙把他的親生兒子煮了給我吃,表明他對我的愛遠遠超過對他兒子的愛,為什麼不能信任?”管仲說:“人世間最真摯最深厚的感情莫過於父子之情,他對親生兒子都能下此毒手,又怎麼會愛你一國之君!”齊桓公又問:“豎刁閹割自己的皮肉進宮侍候我,證明他愛我超過愛自己,為什麼不能信任呢?”管仲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他對受之於父母的皮肉都不愛惜,怎麼會愛你國君呢!”齊桓公再問:“衛國公子開方放棄太子之位來到我手下稱臣,就連父母死了也不回國奔喪,這表明他對我的愛超過對父母的愛,為什麼不能信任加以信任呢?”管仲說:“百善孝為先。衛公子放棄太子的地位來投奔你證明他非常有野心,連父母死了都不回國奔喪,證明他心狠手辣,這種人你還可以信任嗎!”

齊桓公聽從了管仲的話,將這三人免職。然而管仲死後,他時常回想起平日這三個人對自己的百般討好,於是又將其官複原職。不久,年邁的齊桓公病重,這三個人假傳聖旨說齊桓公生病期間任何人不得入內拜見,隻留豎刁一個人在宮門把守。隨後,後封鎖了宮門,在齊桓公的寢宮外修築了幾丈高的圍牆,隻留一個供人探視的小洞。就這樣,顯赫一時的齊桓公在老年活活餓死在病床上,直到他死後67天,屍體已經腐爛了才被世人知道。

可見,凡夫俗子也好,帝王將相也罷,最終都要麵對各色人際關係,都要與人打交道。因此,辨別是非、趨利避害就顯得格外重要,不要輕易相信有競爭關係的同僚,更不要輕易親近阿諛奉承的小人。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詐。”,在欣然接受他人拋出的橄欖枝之前,要忖度再三,不要重蹈古人的覆轍。

相比之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之舉就顯得明智得多。想要掌控大局,必須首先掃清障礙,樹立威信,諸葛亮痛斬愛將馬謖便是最典型的案例。當初諸葛亮不顧劉備的遺訓重用馬謖,然而馬謖卻剛愎自用,違反諸葛亮的命令,最終痛失街亭,使整個楚國陷於危難之中。揮淚斬馬謖,名義上是軍令如山,為嚴肅軍紀,但事實上也是諸葛亮“殺一儆百”以鞏固自己地位的做法。十分賞識的將領都能夠毅然決然地處斬,試問軍中還有誰能敢抗命?果然,馬謖伏法後全軍將士大為震驚,進而各個嚴於律己,全軍士氣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