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古很古的時候,咱們中國人的老祖宗們,便發現了一個有趣而奇怪的現象:太陽這團火球從東方跳躍而起的時候,天就亮了;而當它從西方緩緩落下的時候,天便黑了。這種現象竟然周而複始,從沒有改變過。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太陽這團火球是從哪裏來的呢?”先人們陷入了深深的遐思中。
後來有人說:“太陽是盤古的左眼睛變成的。”真的是這樣的嗎?先人們並不完全讚同這種看法。他們又另外構擬了一些更美麗的神話,來解釋太陽的成因和它的運行規律。他們說:在更為遙遠的古代,也就是開天辟地之初,東方那兒有個天帝名叫“帝俊”。這帝俊有三個漂亮的妻子。一個叫娥皇,一個叫常羲,另一個叫羲和。娥皇生的後代是下方的一個國家。這國家的人長得都很怪,一個頭三個身子。他們姓姚。但卻能役使豹子、老虎、狗熊、人熊等四種野獸來為他們服務。
常羲生的是十二個月亮女兒,她們個個溫柔賢淑,漂亮無比。而羲和卻生了十個太陽兒子。這些兒子跟月亮女兒相比,卻調皮得多了。但羲和卻很喜歡她的這些兒子們。她們住在東方海外的吻穀。每天傍晚,羲和都用碭穀裏的海水給她的兒子們洗澡。一來二去的,這裏的海水都變得像滾燙的開水一樣,騰熱騰熱的。
在吻穀沸騰的海水中,生長著一棵名叫“扶桑”的大樹。這扶桑可不是一般的樹,它有幾千丈高,一千多圍粗,羲和的十個太陽兒子,就在這顆樹上建造了自己的小家。他們有九個住在大樹的枝條下麵,一個住在大樹的枝條上麵。為什麼要這樣呢?原來這是他們父親的安排,讓他們每天有一人到天空中巡視值班。哥幾個輪流,這個回來了,那個再出去,不得有誤。
羲和很心疼每一個出去值班的孩子。她擔心孩子走的路太遠,會累壞了身子,便親自駕駛著六條龍拉的車,等候在吻穀旁。當孩子從扶桑樹的下麵爬到扶桑樹的頂端時,她就讓孩子上了車,開始出發了。她們先到曲阿,再到悲泉,待走到懸車那地方,剩下的路程便不遠了。羲和想鍛煉鍛煉她的孩子,便停下龍車,讓孩子自己走完這段路程。可是,她又有些不放心,就坐在龍車上等候著。直到看著她心愛的兒子走向虞淵,進入蒙穀,把最後一抹餘輝灑在蒙穀水畔的桑樹和榆樹上時,她才駕著空車,在習習的晚風中,穿過繁星和輕雲,回到東方的吻穀去,準備第二天陪送另一個兒子去巡視天空。
就這樣,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十個太陽兒子在羲和媽媽的伴送下,輪流到天空中值班巡視。這種辦法最初實行起來的時候,大家都很高興,覺得有媽媽陪伴,既安全又溫暖。可是時間一長,這些太陽兒子們感到有些乏了。於是,在一天晚上,他們聚在一起商議說:“千百萬年就這麼輪流上天值班,也太沒意思了。咱們幹脆別坐媽媽的車子了,一塊兒跳到天上去自由自在地玩耍吧!”
主意打定後,第二天一早,這十個太陽兒子便一道爬到扶桑樹頂,他們朝母親招了招手,,就跳躍著四處散開了。羲和一見急了,忙站在車上大聲呼喊著:“兒子們,快回來,不然,要出事的!”
可是,她的十個頑皮的兒子好像根本沒聽見慈母的呼喊,依然又蹦又跳地往天空上奔,他們在天上無拘無束地玩著,看著陽光燦爛的大地,高興地笑了。
自打這天結伴出去之後,十個太陽兒子嚐到了天馬行空的樂趣。當他們晚上重新在扶桑樹上聚首時,他們歡快地說:“今天玩得特棒,以後咱們每天都一起上天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