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朋友,才敢放心把錢借給他。想不到,那錢,卻遲遲不見還。借條有兩張,一張五千,一張兩千,已經在他這兒,存放了兩三年。
如果他的日子好過些,或者隻要還能馬馬虎虎過得下去,他想他仍然不會主動去要求朋友還錢。可是他失業已近一年,一年中他試著做了點小生意,又把最後的一點錢賠光,這日子過得就艱難無比。自己還好辦,一個涼饅頭兩塊鹹菜再加一杯白開水就是一頓飯。可是看到妻子女兒也跟著他受苦,心裏就很不是滋味。他想現在他應該向他開口了。七千塊錢雖然不多,但應該可以讓自己、讓自己的家,度過難關。
和朋友是在上中學的時候認識的,兩個人同坐一張課桌,很聊得來。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和理想,慢慢地變得形影不離。後來他們又考上同一所大學,讀同一個專業,這份友誼就愈加深厚。畢業後他們一起來到這個陌生的小城打拚,兩個人受盡了苦,卻都生活得不太理想。似乎朋友比他要稍好一些,——雖然朋友隻是一個小職員,可那畢竟是一家大公司,薪水並不低。
可是那次朋友找到了他,向他借錢。他猜最多也就兩三百塊錢罷了,甚至不必還他。可當朋友說出五千這個數字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對朋友說,雖然這兩年來,我隻攢下了五千塊錢,但我仍然可以全部借給你。不過,你得告訴我你借這五千塊錢做什麼。朋友說,有急用。他問,有什麼急用?朋友說,你別問行嗎?最終,他還是把錢借給了朋友。他想既然朋友不想說,肯定有他的道理,那麼不追問,對朋友也是一種尊重。朋友鄭重地為他打一張借條,借條上寫著,一年後還錢。
可是一年過去,朋友卻沒能把這五千塊錢還上。朋友常常去找他聊天,告訴他自己的錢有些緊,暫時不能夠還錢,請他諒解。他說不急不急。那時他真的不急。那時他還沒有結婚。那時,他還能夠領到一份工資。
可是突然有一天,朋友再次提出跟他借錢,仍然是五千塊,仍然許諾一年以後還錢。於是他有些不高興,他想難道朋友不知道“講借講還,再借不難”的道理?他再次問朋友借錢做什麼,朋友仍然沒有告訴他。朋友隻是說,有急用。他說難道我們不是朋友嗎?如果是朋友,你為什麼不能告訴我?他說暫時還不能,——你壓力大,所以隻能我向你借錢。他當然聽不懂朋友這句邏輯不通的話。聽不懂,卻仍然借給了朋友兩千塊錢,然後收好朋友為他打的借條。為什麼借他?因為他相信那份珍貴的友誼。
往後的兩個月裏,朋友再也沒來找過他。他有些納悶,去找朋友,卻不見了他的蹤影。朋友的同事告訴他,朋友暫時辭了工作,回了老家。也許他還會回來,也許永遠不會。他想朋友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不是說明,朋友想順便賴掉這七千塊錢?後來他感覺自己對朋友的猜測實在有些惡毒。朋友是這樣的人嗎?憑他們交往了十幾年,憑他們十幾年建立起來的深厚友誼,憑他對朋友為人的認知,他想朋友肯定會在某一天回到這個城市,找到他,親手還了借他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