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那模樣能行啊?”雙福苦著臉道,“我們且要長的好,主家才有臉麵哩。”
“誰家粗使的長的好了?選宮女又不是選妃嬪。真要選秀,那也不是我能去管的了。”
“實在太醜怎麼辦?”
林貞道:“醜成三多那樣的我還好生嫁出去了呢!實在太醜就留善堂照顧孤寡唄,也是一樁好事。”
雙福拍著胸道:“還是有族人好,族裏都養孤寡。”
林貞嗤笑:“想得美!被叔伯賣到賤籍的孤女少了?被兄弟逼的上吊的寡婦少了?信他們瞎說。族裏有錢有勢的,才有資格說話,莫不是他還說自家不好不曾?甚家醜不可外揚,多半是欺負孤寡,不許往外說罷了。官麵上的人家自是要名聲,你說老百姓們,名聲可以拿來當飯吃?你們兩個且長點心眼子吧。不然世人嫁女,若非高嫁或世交,怎麼都挑著人口簡單的人家哩?”
“唉?”雙福才想起這一茬來,“是呀!當日三多九如,奶奶也是挑這個!”
“嗯!”林貞道,“雙福你是不想嫁,我隨你。四喜麼,回頭我找個單個兒在咱家的。你要不想嫁出去,就當媽媽使吧。”
四喜笑道:“那敢情好,楊媽媽可享福了。你都不舍得帶她長途跋涉。”
“她多大年紀了?又不是張嬸子還年輕。”林貞默默道:楊媽媽當年也是一代傾城,外放全國跑,萬一遇上熟人……呃……何況家裏還需一個省事的人看著,於二姐的能力實在是……
林貞也算雷厲風行,番禺縣的善堂極小,不過三五日就收拾清爽。歸根到底就是一件事兒,沒錢!林貞無須等到上頭批錢財,隨便幾十兩銀子就收拾妥當。商戶從來聞弦知雅意,先前是沒注意到,如今既然林貞牽頭,又是為了家鄉辦事,錢財也少,何不湊個趣兒?也是番禺縣比較小,通沒幾個乞丐孤寡,不然斷不至於這樣輕鬆便完。
托四喜的吉言,幾個孤女中還真有好幾個其醜無比的——好看的估計也有人要了!林貞沒招,安頓她們在善堂照看老人,又使人教她們繡花做活兒,算是授人以漁。剩下三個,純當丫頭使了。
孟豫章又上報了一回,知府並不理論,橫豎到時候選宮女孟豫章能湊齊人數就行。不料布政使聽說了,不動聲色的考察了一番,深覺得此事乃揚名的好事!名利名利,甚時分開說過?廣東富有,全國十三省裏算個角色。而布政使乃正二品!天下做官的,都愛京官,若沒有些許政績,誰調你入京?恰如今又是少年天子,少年人最喜新鮮物事,若把此事辦好,豈不是四角俱全?冷豔看著林貞行事,待過了春耕,竟在省城照搬了來!
布政使夫人因夫得封,亦是二品誥命,四品以上已是可蔭子的高官顯貴,二品更是封疆大吏,她自有門路上書皇後。布政使代筆,隻他夫人抄錄了一番,那科舉來的文章,恰是花團景簇、感人肺腑!又正撓著皇後的癢處!
你道為何?自來宮內爭寵吃醋不比官場上的手段少。皇後接到上書,先想的便是京城。若以皇後的名義養大的宮女,便是別的妃嬪想要撬走不比良家子難?越性說句到家的話,於她掌管後宮大有益處!旁的妃嬪也無資格派人去管孤女,她的嬤嬤們自然是向著她。無須耳提麵命,隻要不經意的說上幾句,誰不知自家因皇後得救?若如此還不忠心,此人也留不得了。憑你哪個妃嬪愛撿就撿去!又有男孩兒,拉到宮裏做太監於名聲不利——皇家最需裝模作樣,但拿來去內府跑腿或是做兵士還是使得的,橫豎太監都不缺。
皇後心裏記了布政使的好,亦寫了封箋表承與聖上。
皇後育有嫡長子,素來賢良淑德,聖上十分敬重。且看箋表上所奏曰:古人雲:老有所養幼有所依,今妾聞天下有棄嬰、溺嬰之事,身為驚恐。貧戶無力養育,撲殺親兒,雖人倫法度不容,卻亦是無可奈何。又,每選宮女,總致骨肉分離,父母子女哭泣不止,妾不忍聞。不若以孤女充做宮女,既不使民心傷、又授孤女以漁。故妾請奏陛下,減妾之用度、撫天下孤老,方不枉謂之母儀。
聖上讀來,忙讚皇後一片慈心。特喚來內府長官,著減皇家用度以養天下失怙幼兒。此言一出,天下莫不讚我主聖明。聖上謙虛了幾回,連同皇後幾道明詔表揚了廣東布政使!明眼人都知道,這位要升官了!一時間,不拘官員富商紛紛往善堂砸銀子,以證上行下效之意。
而始作俑者的林貞,除了撿到五個閨女,啥也沒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