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2 / 2)

“你還真隨時不忘利國利民!”

孟豫章靦腆一笑:“我做縣令這麼久,也不曾做過好事,心裏不安。”

林貞道:“有一樁好事讓你做哩。”

“嗯?”

“你知道水車麼?”

“知道。”

林貞道:“如今的水車都是人力踩的,你想過風力沒有?”

“風力?”孟豫章兩眼放光,“快說說!”

“我就知道弄個大風車,用手段和水車連起來,便不用人力踩水車了。再細可得你自己去琢磨,或是請幕僚或是問匠人。”

孟豫章一臉失望,不過有個想法,倒是可以去試試。又問林貞:“還有沒有別的好法子?”

林貞想了想,搖頭道:“我知道許多,隻眼下都實現不得。譬如水利,我倒是略知一二,可如今沒有修渠溝的家夥。我前世有千裏眼順風耳,人可以上天下海,無所不至。可這是無數先賢用血汗之軀換來的。為此,甚至無數國家都卷入戰爭,死人無數。我這一世投生在此處,就好比你回到先秦。與我而言,你們都是古人。”

“啊?”

“故,便是有好的,也未必實現。就好比你拿程朱理學去西漢景帝年間,誰搭理你?那會子還黃老當道呢。”

孟豫章想了想便明白了,笑道:“真想去瞧瞧。”

林貞也笑道:“你是看熱鬧,我才是想瘋了。”

“我知道,你那個比喻好。要是到先秦,能穿綢子的人更少,我們隻好穿麻布了。那會兒的畝產也更低,更多人挨餓。也沒有番薯玉米,更沒有後來種種菜蔬。最可恨是沒有科舉,那多可怕啊!若生來不是貴族,這輩子豈不是甚念想都沒了?”

林貞撫掌大笑:“爾深得三味精髓矣!”

孟豫章推了林貞一把:“你又促狹!我說你今早生的孩子,不累麼?”

“中午歇了好久哩。”

孟豫章點頭:“身子骨好是好事,但天晚了,咱們先歇了吧。”

林貞長歎:“也是,半夜一個時辰就要醒一回,估摸著姐兒就快到點兒了,我喂了奶就先湊活著睡會。”

“辛苦了。”

林貞一笑:“話休說太早,你也一樣得醒!”不打算請乳母的目的,這也是一條。孩子成長的過程固然父母都不可缺失,最緊要的卻是另一條兒——父母和睦。直到二十一世紀,都有女人腦子裏裝的全是水,自己累了,不叫丈夫知道,更有與自家丈夫吃醋,隻攏著孩子的。父親沒有那樣辛勞的帶過,他對孩子的感情就不深,更不會對當母親的感同身受。夫妻共同做一件事何其重要?為什麼說貧賤之妻不下堂?又為什麼說患難之交?帶孩子的艱辛常人不可想象,這等“患難”的過程,你把丈夫推出去了,回頭又抱怨丈夫不體貼,不是自虐麼?

從來對一個人好,不是你覺得你對他好了,而是要明白他要什麼。做人亦然,並非多極致,而是有多合適。合適都是磨出來的!合適、契合、磨合,老祖宗造字兒,有亂造的麼?不了悟這個,在男尊女卑的時代,挺找死的。如今孟豫章才是個縣令,事並不多,且不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份上,人還年輕,沒理由熬不起!夫妻父子關係,從來就是這麼熬成如膠似漆的!

半夜喂奶,母乳比牛奶還是方便點兒,林貞奶水充足,雖然一個時辰被打斷一次睡眠,因白日裏有人幫帶,倒也不難熬。雙福四喜挺能幹的,孟豫章的後院兒就她一個老婆,沒有宅鬥耗心耗力,十分簡單。每日林貞叫人給孩子洗澡兩次,而後夫妻兩個,一人奏琴一人撫觸。每日裏陽光不強時,蓋住孩子的眼睛,抱出去略曬曬。林貞也不浪費大好時光,架上屏風,享受一下日光。科學育兒與坐月子,孩子長勢喜人,林貞也恢複的極好。

滿月宴請,請的是屬官之妻和本地望族。算來林貞最大,也無人敢給眼色。至於比林貞還大的,她們也請不動。故不敷多述。

坐完月子,林貞拍了張減肥計劃表在牆上,每日不斷的練習。到百日宴時,幾乎已是往日模樣。婦人們聚在一起,紛紛打探林貞的保養之法。林貞記著孟豫章的吩咐,把科學的育兒生產等方式做了本假古籍,破破爛爛的,又拿自己做例子,說的諸人將信將疑。林貞也不著急,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要時間不是?她理解孟豫章的心,有節操的讀書人,誰不想替天下牟利呢?何況如果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潤物細無聲的推廣,以後收益的還是她的子孫——兒媳可以由自己管控,女兒卻不能。不若扭成風俗替代如今不好的方式,才是對女兒孫女的保障。

林貞看著搖籃裏的女兒,輕聲道:“我的姐兒,媽媽定會竭盡所能改善你的生存環境,哪怕一點點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