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九章 運氣災害學的重大價值(1 / 3)

運氣推算與災害年驚人的吻合率,以及運氣異常氣化與災害產生機製的暗合。啟示了當今的災害學、生態學、環境保護學,如果能引進運氣理論必將取得突破性進展。

第一節 運氣在災害學中的特殊重大價值

災害學是近代隨著生態研究和環境保護而崛起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人類安危有著特殊的意義。

每天的電視新聞、報紙,幾乎都有1條災害報道。當今世界上各種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已經愈來愈威脅到許多國家,對人的生命財產的損失日趨嚴重。

古今中外曾有多少國家、多少人民因突然的天災降臨而毀之一旦,人類社會的發展如果不是因為自然災害的幹擾,肯定會比今天的現實更為壯觀。自古以來,人們便是在災難中求生存的,他們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災難,但也蒙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摧殘,甚至是滅頂之災。即使到了現代,世界上的災難仍有增無減,包括熱氣流、風災、水災、火災、電災、海嘯、地震、旱災、火山爆發、水土流失、沙漠化、生物絕種、高溫效應、隨之而來的疾病流行……諸此種種的自然災害在地球上此起彼伏,對人類的危脅日趨嚴重。就連發達國家也深感困惑,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就更不言而喻了,常常造成社會經濟的失控,失調。對經濟落後國家的影響就更慘重了,大批大批的難民需要救濟,財政從此一蹶不起……

加之人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亂砍亂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沙漠化,坍塌,山崩,滑坡,地裂,誘發地震,泥石流,洪水或和繼之而來的幹旱,河床幹涸,高溫效應,龍卷風,火災,蟲災,水質改變,癌症隱患……

而今,漫不經心的人們還在不斷地汙染環境,向河流傾注化學毒液、工業廢液,向空中排出廢氣,粉塵,包括臭氧的破壞,……大自然是無情的,生態環境的破壞是會導致惡性循環的,大自然的報複亦是殘酷的,人類如再掉以輕心,勢必自吞苦果。

運氣學說在災害學中的重大意義,既在於運氣推算與災害年份的符合率,更在於運氣異常氣化與災害產生機製的關係。

運氣周期所反映的氣化規律既包含著與日、地、月運行因素的相關,又蘊含著跟太陽黑子活動規律及其它宇宙影響因素的暗合。因此運氣5年、6年、12年、30年、60年周期包含的氣化變化是宇宙天體活動對氣化產生影響的最全麵和最綜合的反映。運氣周期中所反映的非常規的、異常氣化和災害的發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研究運氣學說對預測災害以防患於未然和製定戰勝災害的對策,都將有特殊重大的意義,更加體現了運氣學說博大的內涵,不愧是中醫學以及中國文化的瑰寶。第二節 運氣氣化與災害發生的關係

一、運氣“常”、“變”與災害

運氣七篇早已注意到災害的發生機製根源於氣化的異常。如《素問·氣交變大論篇》指出氣化有常和變兩種,其中,德化政令為之常,災眚交易則屬非常。所謂:

夫德化政令,災眚變易,非常而有也。

意即非常之變是突然發生的,人們往往“應常不應卒”,因此運氣七篇高度強調災變的突發性,並高度強調災害的破壞性,如說到:

變易者,複之紀;災眚者,傷之始。(《素問·氣交變大論》)

對災害的發生機製,運氣七篇認為宇宙大自然氣化的常變,是客觀存在的,是不能依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所謂:“德化政令災變,不能相加也。”故曰: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變有災,而物由之,而人應之也。(《素問·氣交變大論》)

意即人暫時雖然還不能避免災害,但掌握了災害發生的規律,是可以進行防範而減輕損害的。根本的問題在於掌握氣化常、變規律與災害發生的關係。

上述說明災害的發生是由於氣化“不恒其德”,“無德”(故“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瘧無德,災反及之。”)即氣化違背了一定的常度而發生變異,導致災害。因此,掌握氣化的常規,做到知常達變,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從而獲得“應卒”(突然災變)的能力。

二、異常氣化與災害產生的規律

氣化異常是導致災害的原因。正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言:

非氣化者,是謂災也。

運氣七篇所論述的異常氣化即非常規的氣化,具體指勝複鬱發等淫勝之氣,這些異常氣化可以導致各種自然災害,包括冰雪,狂風,暴雨,火災,溫疫……如:

(一)勝氣災害

指勝氣所導致的災害。如:

歲木太過,風氣流行……雲物飛動,草木不寧,甚而搖落。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火燔鴌,水泉涸,物焦槁。

歲土太過,雨濕流行……風雨大至,土崩潰。

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草木斂,蒼幹凋隕。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大雨至,埃霧朦鬱。(《素問·氣交變大論》)

(二)發氣災害

指發氣產生的災害。如:

水發而雹雪,土發而飄驟,木發而毀折,金發而清明,火發而曛昧。(《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三)變氣災害

指劇烈氣化所產生的災害。如:

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少陰所至為大暄寒,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少陽所至為飄風燔燎霜凝,陽明所至為散落溫,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氣變之常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指元氣到了一定的極點,常成為幾種錯雜的變氣。

(四)複氣災害

指由複氣導致的災害。如:

歲木不及,燥乃大行……複則炎暑流火,濕性燥,柔脆草木焦槁。(火氣來複,導致炎暑流火,草木焦槁的異常氣候)

歲火不及,寒乃大行……複則埃鬱(濕氣鬱蒸),大雨且至,黑氣乃辱。(寒氣來複呈現雨濕寒氣彌漫不散的惡劣氣候)

歲土不及,風乃大行……複則收政嚴峻,草木蒼雕。(金氣來複,呈現一派肅殺摧殘,凋謝零落的慘淒之象)

歲金不及,炎火乃行……複則寒雨暴至,乃寒冰雹霜雪殺物。(寒氣來複導致寒雨雹雪殺物的極壞氣候)

歲水不及,濕乃大行……複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木氣來複遭致狂風襲擊的危險氣候)以上引文皆出自《素問·氣交變大論》。

此外異常氣候導致溫病、溫疫的流行,運氣七篇也作了詳盡的論述。如:

太陽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太過之紀)……初之氣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

指辰戌太陽寒水司天之年,有十年。其中,大運是壬、甲、戊、庚、丙的屬太過年,則初之氣為客氣少陽相火加臨於主氣風氣之上,風火相煽故易流行溫病。

陽明之政,……二之氣,厲大至,民善暴死。

指卯酉陽明燥氣司天的十年中,二之氣為少陽相火加臨於主氣君火之上,兩火相加,故致溫疫大流行。

少陽之政……初之氣,溫病乃起。

指寅申少陽相火司天之年,初之氣,為少陰君火加臨於主氣風木之上,氣候反常,故溫病流行。

太陰之政……二之氣,其病溫厲大行。

指醜未太陰濕土司天之年,二之氣為少陰君火加臨於主氣君火之上,兩火相逢,氣候大溫,故溫病大行。

少陰之政……五之氣,其病溫。

指子午少陰君火司天之年,五之氣為少陽相火加臨於主氣燥金之上,氣候不涼反而燥熱,故其病溫。

厥陰之政……終之氣,其病溫厲。

指巳亥厥陰風木司天之年,終之氣為少陽相火加臨於主氣寒水之上,氣候大反,應寒反熱,故導致溫病流行。

上述說明氣化異常,可以導致各種天災人禍的發生。運氣七篇對異常氣化可能導致的各種災害作了十分詳盡的論述,對研究災變氣象及災變危害極有參考價值。

三、運氣周期律與災變

(一)運氣“五六相合”周期的優勢

運氣周期律的優勢在於“五六相合”,即以五運六氣作為“六化”(風化、熱化、火化、濕化、燥化、寒化)氣化周期的概括。“五六相合”的周期優勢在於反映了大自然陰陽氣化的自衡機製,蘊含了陰陽(寒熱相兼,水火相濟,燥濕和調)氣化之間的製約依存原理。大自然的氣化因為存在著陰陽承製周期,因此災變雖然是突發性的,但也必然有周期規律可循。運氣“五六相合”規律提示了災變發生的大致周期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