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幹支周期與太陽黑子活動峰值的暗合
尤其幹支周期內10—12天,和太陽黑子活動,周期11年相近。因此60年甲子表中就有6個周期和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相合的機會,即使不是同步的,但至少也可以反映這一規律性。幹支周期又內套“五六相合”周期,雖不苛求前人有嚴密的科學性,但至少也不能否認是古人經過數千年觀“象”(主要是天象)得出來的實踐經驗,何況還是經過了農業、天文氣象和醫學驗證的。因此,運氣周期在預測災變規律的可能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異常氣化周期規律的提示
另外,運氣還存在著異常氣化周期,這些周期對災變的發生產生著很大的影響。如勝複規律、鬱發規律及淫迫規律。氣化出現這三種情況則屬於異常氣化,往往有災變發生。其中,勝複規律和鬱發規律主要表現為突然出現亢氣,或氣候大反,即氣候突然出現劇烈變化,表現為氣候的強度過大或與時令大反。淫迫規律則表現為氣候的“早至”和“遲至”,由大運氣化太過不及所致。其中氣淫為氣候早至,因屬“太過”,則先節 令而至,所謂“太過者先天”。亦如《素問·六節 藏象論》所曰:“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氣迫為氣候遲至,因屬“不及”,則後節 令而至,所謂“不及者後天。”亦如《素問·六節 藏象論》所曰:“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
上述這三種異常氣化都易導致或誘發災害,但這些周期又都有一定的規律。把握好這些規律是可以預測災害的。(詳見下述)
第三節 運氣與災害吉凶預測
運氣周期由於有著深遠的天文背景,因此對災害吉凶的預測具有一定的優勢。
一、掌握異常氣化的定律測災變
異常氣化雖然是突然變異的,但同樣有一定的規律,掌握這些定律對測災變凶日是有一定幫助的。如:
(一)勝複定律測災變
有勝則變,無勝則否。
勝甚則複甚,勝微則微。
根據上述勝複規律,那麼在上半年出現勝氣時,下半年就應考慮複氣的可能。複氣一般出現在主司之節 令。如:木運不及之年,在上半年的春季出現金來乘木的亢氣,那麼根據上述“有勝則變,勝甚複甚”的定律可以預測下半年在火氣當令的夏秋出現亢勝的火氣——複氣。
正如《素問·氣交變大論》所曰:“木不及……春有慘淒殘賊之勝,則夏有炎暑燔爍之複。”如是就應作好夏天有高溫天氣的可能。
火不及之年,如夏天應熱不熱反有寒氣來襲(水乘火)。就可預測冬天發生塵土飛揚、天昏地暗的土氣來複的反常災候。所謂“火不及……夏有慘淒凝冽之勝,則不時有埃昏大雨之複。”(《素問·氣交變大論》)
土不及之年如季末(或長夏)出現狂風大作(木來乘土)的氣候。則可預測秋天可能出現肅殺黴雨的複氣(金夾土氣來複木氣)。所謂:“土不及……四維發振拉飄騰之變,則秋有肅殺霖霪之複。”(《素問·氣交變大論》)
金不及之年,如夏天有炎爍火灼的勝氣(火克金)。則可預測下半年秋天可能出現冰雪複氣(水氣來複),所謂“金不及……夏有炎爍燔燎之變,則秋有冰雹霜雪之複。”(《素問·氣交變大論》)
水不及之年,如四季末或長夏時期出現飛砂走土,遮天蔽日的塵災(土乘水)。那麼,就可根據勝複定律預測下半年可能發生風暴來複的氣候(木克土)。所謂:“水不及,……四維發埃昏驟注之變,則不時有飄蕩振拉之複。”(《素問·氣交變大論》)
(二)鬱發定律測災變
異常氣化中的鬱發現象是導致災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論述了各種鬱發的定律,災變氣候,尤其提出了鬱發先兆問題,對預測災變凶日更值得探索。具體如:
鬱極乃發,待時而作
氣有多少,發有微甚
木無發時,水隨火也
所謂“鬱極乃發,待時而作”即指鬱氣被勝氣壓抑到一定的程度時,必然發作,發氣出現在被鬱之氣當令之時。如金勝木氣被鬱則發氣當出現在春季木主令時,火氣被鬱則發氣出現在長夏火主令時,土氣被鬱則發氣出現在長夏或四季末。惟水木二氣的發作時間不同,所謂“木無發時”“乃發也,其氣無常”(《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即木性屬風,風性主動,故木的發氣無定時,水氣的發氣時間則在火主令時,具體在“其氣二火前後”即君相二火之前後指春分—小滿—大暑的前後。諸氣發作的程度決定於被鬱的程度。掌握了上述鬱發定律便可作為預測災日的因素之一。
發氣產生的災害是相當大的,如:土氣發作時,可以誘發地震,暴雨,洪水和泥石流等各種災害,所謂“土鬱之發,岩穀震驚,雷殷氣交,埃昏黃黑……擊石飛空,洪水乃從,川流漫衍,田牧土駒”(水土被衝刷得隻剩下一堆堆亂石,猶如牧放在田野中的羊群)。(《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金氣發作時,可導致大地幹燥,久旱成災。如曰:“金鬱之發,……燥氣以行……殺氣來至,草木蒼幹……山澤焦枯。”(《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水鬱發作時,可導致嚴寒冰凍,霜雪覆蓋不化的惡劣氣候。如曰:“水鬱之發,陽氣乃辟(避),陰氣暴舉,大寒乃至,川澤嚴凝,寒蚟結為霜雪……”
木鬱發作時,引起風暴災害。如曰:“木鬱之發,太虛埃昏(飛沙走石,避日遮天)雲物以擾,大風乃至,屋發折木。”
火鬱發作時,導致高溫火災的暴厲氣候。如曰:“火鬱之發,太虛腫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至……”
(三)淫迫定律測災變
大運太過不及同樣是導致災害氣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定律為:
大過者暴,不及者徐。(《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意即歲運屬氣化太過的,淫氣屬本氣勝氣故來得急暴,所謂“未至而至”,“運太過者先天”,即指惡劣氣候先時而至,且急暴。迫氣則因屬被所不勝之氣的逼迫非本氣過亢,故來勢較緩。如是,根據淫迫定律,可以作為判斷災變暴徐的參考。
二、先兆預報規律測災變
(一)氣化先兆規律測災變
異常氣候雖然是突發性的,但災難降臨之前,也可以有先兆可見,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把握這些先兆規律對防範受害將會有一定作用。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便記載了鬱發之氣來臨前的氣象先兆。如:
雲氣先兆:如“土鬱之發……雲橫天山,浮遊生滅,怫先兆也。”
露水先兆:如“金鬱之發……夜零白露,林莽聲淒,怫之兆也。
天色先兆:如“水鬱之發……太虛深玄,氣猶麻散,微見而隱,色黑微黃,怫之先兆也。”
林聲先兆:如“木鬱之發……長川草偃,柔葉呈陰,鬆吟高山,虎嘯岩岫,怫之先兆也。”
光澤先兆:如“火鬱之發……華發水凝,山川冰雪,焰陽午澤,怫之先兆也。”
上述從雲氣,露水,天色,林聲,光澤先兆提示由於天地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故異常氣象先兆可以整體地反映於物候,但又具有一定的特定關係。
上述《天元紀大論》的發氣先兆對探索災害的預報具有重要意義。
(二)星相預報規律測災變
運氣七篇既重視日、月,也很強調對星辰的觀察,所謂“九星懸朗,七曜周旋”(《素問·天元紀大論》),《素問·氣交變大論》也認為歲運和五星相應,因而災變也必然反映於五星。具體為:
1.六化上應五星
夫子之言歲候,其不及太過,而上應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災眚變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動,其亦為之變乎?(《素問·氣交變大論》)
具體為木氣上應歲星,火氣上應熒惑星,土氣上應鎮星,金氣上應太白星,水氣上應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