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軫,是春秋時期晉國名將,他知兵善謀,極富軍事才幹。在當時各國爭奪霸權的戰爭中,先軫輔佐晉文公,使晉國取得了霸主地位,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元帥。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中原各國群龍無首,逐漸強大起來的楚國趁機不斷北侵,爭奪霸位。弱小的宋國實在是打不過楚國,便向晉國求助。
晉文公拿著宋國使者送來的求救信,眉頭緊鎖。救,楚國兵強馬壯,晉國怎麼會有百分之百獲勝的把握?不救,晉國不僅會得罪宋國這個盟友,而且還會喪失在中原地區樹立威信、建立霸權的好機會,誰能彌補這麼大的損失呢?正在朝中群臣都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利落的行禮,先軫挺身而出。他目光如炬,聲音洪亮,不卑不亢地對晉文公說:“如今楚國連年北上滋事,正是天賜大王您這救難除患的機會啊!我們晉國取威定霸,就在這一戰了。”眾人都屏氣凝神,望著這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誰不知這是天賜良機,可晉宋之間隔著附屬於楚的曹、衛兩國,遠水救火,談何容易啊。晉文公懷疑地問:“那你準備如何打贏這場仗呢?”先軫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楚國北侵,不過也就是想征服更多的國家,擁有更多的屬國,所以隻要我們急攻依附於它的曹、衛二國,楚國害怕失去它們,就一定會分兵來救。這樣一來,宋國之圍也就自動解除了。”聲東擊西,確是妙計。眾人紛紛稱是,晉文公也點頭應允。
於是,依先軫的建議,晉國采用突襲戰術,用三天時間攻下曹國,俘虜曹共公,繼而以漫山的旌旗虛張聲勢,以心理戰打敗衛人,不費一兵一卒輕輕鬆鬆地占領了衛國的五鹿(今河北省大名縣),贏得了侵曹伐衛之戰的全麵勝利。一時之間,晉國上下都對先軫刮目相看,先軫也因此連升五級,被命為中軍元帥,統帥全軍。而這些,都不過隻是小試牛刀而已,先軫為晉文公製定的爭霸大計才剛剛開始。
驚聞曹、衛戰敗,尚在救援路上的楚成王急忙撤兵,並遣人通知還在圍困宋國的大將子玉說:“先軫有大將之才,不是我們楚國可以對抗的,你也趕緊撤退吧!”可剛愎自用的子玉哪裏肯聽,正如先軫所料,他不僅不撤,還非要來會一會晉國這個聞名天下的奇才。天時地利人和,先軫的連環計便順勢展開。
他首先讓宋國去給齊、秦兩個大國送禮,請兩國國君做和事老勸楚國退兵。料到子玉肯定不會答應,到時候齊、秦失了麵子,自然會站到晉國這邊,一起對付楚國。緊接著,他故意把曹、衛二國的地盤分給宋國,同時逼迫曹、衛二國給楚國寫絕交信,惹得子玉怒不可遏,完全喪失了理智。不僅如此,待到子玉真的氣勢洶洶引兵北上,先軫又以報恩為名,主動退避三舍,毫不費力就把求戰心切、氣急敗壞的子玉引入了他預先勘察好的最佳戰場——城濮(今山東省鄄城附近)。
戰爭開始之後,先軫更是妙招迭出。一會兒以虎皮蒙馬裝成“老虎軍”衝入敵軍,驚得對方人仰馬翻;一會兒用反間計,派人謊傳捷報,麻痹子玉;一會兒又使詐佯敗,一路引著楚軍瘋狂北撤,步兵跟不上戰車的速度,楚軍的陣法被他們徹底攪亂。這一切鋪墊都完成之後,先軫集中精銳兵力,各個擊破,大敗楚軍,逼得子玉羞愧自刎。就這樣,晉國經城濮一戰成為天下霸主,先軫也隨之名揚四海,而楚國則相當長一段時間不敢再踏足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