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取得朱棣文那樣的成就,但是,人這一生,總得製定一個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肯定有艱難險阻,如果所有的困難一開始就排除得一幹二淨,便沒有人願意去嚐試有意義的事情了。大目標要分成許多小目標,小目標就是實現大目標的階梯,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都會令你有一種成就感,但你要知道,你的小目標隻是一段樂章中的前奏,如果停留在那裏而不前進,那龐大的樂章就失去了它原本的震撼力,為了達到大目標,就要像深謀遠慮的將軍一樣,時常根據戰局改變戰略。你要一個一個地、腳踏實地地處理前進道路上的任何障礙,先努力取得那些微小的勝利,總有一天,你會到達人生的飛躍。
生活中的勇士——霍金霍金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霍金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霍金畢業於劍橋,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也是最富有傳奇性的物理學家。
霍金的傳奇源於他不凡的人生經曆。早在大學學習後期,霍金被診斷為“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不久半身不遂。禍不單行,幾年後,霍金又喪失語言能力,表達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電腦聲音合成器。生活的苦難、不幸的遭遇讓霍金失去了健康,但是,麵對逆境,他選擇做生活的強者。雖然他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但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他在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仍然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查爾斯王子的腳指頭。由於自己不能發出聲音,他就用僅能活動的幾個手指操作一個特製的鼠標器在電腦屏幕上選擇字母、單詞來造句,然後通過電腦播放聲音,通常製造一個句子要5、6分鍾,為了合成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要準備10天。盡管如此,霍金仍然熱衷公眾演講,樂於與人們進行思想交流,將科學的思想傳播到世界各地。
霍金進入劍橋大學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任研究員期間,他在研究宇宙起源問題上,創立了宇宙之始是“無限密度的一點”的著名理論。
接著,在霍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科學院任傑出成就研究員。
霍金獲得過許多榮譽及獎勵。他曾當選為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費爾柴爾德講座功勳學者、世界理論物理研究最高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沃爾夫物理學獎等。
就這樣,霍金身殘誌堅,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書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盡情地在物理科學的海洋裏遨遊。
與自然科學結下不解之緣的伽利略伽利略1564年生於意大利的比薩城。
其父是一位音樂家,多才多藝,還精通數學和文學。伽利略12歲進洛姆博羅莎經院學校讀書,17歲進比薩大學學醫。他從小聰明好學,才智過人,具有極強的獨立精神,遇事好尋根問底,並養成觀察、思考和親自實驗操作的習慣,從不迷信權威和盲從他人。他才華橫溢,能言善辯,鋒芒畢露,在比薩大學獲“辯論家”
綽號。這些品質,為他以後取得卓越科學成果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他遭受經院派教授的憎恨、教廷的迫害埋下了禍根。
伽利略去比薩學醫是父親的意願。因為當時一位醫生的工資是一位數學家的30倍。可是命運卻自有安排。一次偶然的機會,伽利略聽了一堂幾何課,幾何學的邏輯性深深地吸引了這位年輕人。從此一發不可收,使他走上了數理科學研究的荊棘之道,既創造了偉大,也帶來了災難,使他一生不僅與自然科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同時也與社會的保守勢力鬥爭不息。
大學期間,由於對數學、物理學感興趣,他名為醫學生,實為數理迷,經常在醫學課堂上暗讀歐幾裏得的《幾何學原本》和阿基米德的著作,回到家中就獨自擺弄圖形和物塊等玩意做實驗。他的這種“不軌行為”引起了教授們的不滿,結果他學醫3年,在教授們的反對下沒有得到文憑而被迫退學。就在這3年中,他領悟了歐、阿兩氏的思想方法之精髓,重複了阿基米德的研究,進行了實驗驗證,並在1583年從觀察教堂吊燈擺動到親自進一步實驗研究,發現了“擺的等時性”。
1586年,他發表了關於測定固體比重的論文《液體比重秤》,引起了數理學術界的注意。由於比薩大學數學教授空缺,他被推薦為數學教授,但收入十分微薄。
伽利略這位年輕的教授,常常我行我素,不理睬校方教授要穿長袍禮服的規定,經常穿便服出入校園,還寫詩批評穿長袍禮服的規定,結果經常被罰款,成為同行反對和議論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