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千裏(四)(2 / 3)

同年世交再多,關鍵時刻,為的都是利益啊!

“夙夙啊,雖然你還小,爹爹也先教給你。無論何時,要謙謹自知,絕不要看低他人,抬高自己,絕不要自恃聰明。尤其在官場,聰明人——”林如海道:“爹爹和你說這話作甚?幸而我兒不必混跡官場。你這性子——”

“夙夙當然不會——,可爹爹,孩兒又沒有自恃聰明,夙兒很有自知之明的!”夙玉一聽不幹了,在她看來,被稱為自大狂妄,那還不如被稱為愚笨懦弱,她做人才不如此失敗。

“我兒謙謹自知,可惜——,性格太過綿裏藏針。”

夙玉奇怪,綿裏藏針不是褒義詞嗎?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這高素質,隻知道如果別人欺負到她頭上,一般般的退讓一步罷了,是在忍無可忍,砒霜匕首一起上。雖然很沒有技術含量,可是能讓她氣憤如此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啦,她不介意玉石俱焚。為此她很唾棄自己的性格呢,怎麼說也是學法律的,耍點手段嘛。

可是專業是專業,性格是性格,不隨意誌所轉移。小林子的性格招人喜歡,但是若以專業為生,她很可能餓死。小委屈的話,她自己受也就罷了,可不能連累他人。

“綿裏藏針,雖然來犯者有來無回,可雪白之棉也穢散了。”

夙玉心下警醒,暗道不祥。正想問,林如海又回到許家的話題上了。

林如海說的含蓄,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小孩子不要想以貌取人,看許大伯直率好糊弄對不對?可把他當莽夫的人都見閻王了,不知道下一個是誰呢!”

應該說,許穆陽不是個虛偽的人,說一套做一套的事情他不屑去做。以士大夫自居的許穆陽在官場上也是響當當的人物,就拿風儀來說,不若林如海走精致路線,那也是性格派大腕,言談豪爽而不粗魯,也使人觀之可親的。他的長相是——嗯嗯,匪氣了一些,但是也是十年寒窗出來的學子,怎麼可能連禮儀都不講呢?不過是在談得來的朋友這裏放開一些而已。

說到這,就是和林如海的笑話了。林如海剛中進士那一陣子,實在是痛並快樂著:他年紀小,長得也太好了一些,翰林院裏那些悶著勁往上爬的人精們沒少給林如海虧吃,林如海靦腆,要不是許穆陽看小林探花和自己兒子差不多大,被人欺負的可憐,狠狠的打擊了那些找麻煩的人,這日子還不知怎麼到頭。

這許穆陽對窮酸的辦法很簡單,但也簡單過頭了:就是找個機會揍了他們一頓(請注意,能讓挨揍的人明知道是誰揍了自己卻無法報複,這就不是一般的有手段),而林如海少年失牯,這許穆陽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怎是一個偉岸高大可以形容,從此對許穆陽不僅是以長兄視之了。

再後來,兩家結為通家之誼,夫人們走動,然後,這事就壞了。

許夫人是個溫柔賢淑的年長婦人,賈敏年少,頑皮慧黠,許夫人不由得把賈敏當晚輩待。大人嘛,一放鬆就給小孩子套出點閨房趣事。賈敏好奇,連著林如海請許氏夫婦到家裏做客,有計劃的灌許穆陽,結果,許穆陽酒後高歌的習慣就暴露了,而且許穆陽的酒品十分不好————

林如海心中那偉岸高大的形象轟然崩塌。

再然後,許穆陽在林如海麵前就不繃著個臉了:既然老子的底細你都看見了,那我就放輕鬆吧,京城這鬼地方,我正憋得夠嗆呢。

可他不知道,他本來暴露的隻是少數——

雖然許穆陽有些不符合士大夫審美的癖好,但是許穆陽的為人品行,學問才幹,都十分令人佩服,林如海對這位許大哥敬重有加。而官場上,許穆陽也是以“耿直率真”聞名的,這四個字,正是今上所賜。可是要知道,同樣的四個字,官場的理解不與小民相同。

比如前年西邊生事,許穆陽坐鎮西安,在酒宴裏砍下了十數個涉嫌謀反和貽誤軍機的官吏的頭顱,其中,還有一位與他平級。直麵叛軍,氣色不改,以聖旨對矯詔,慷慨陳詞,令得甲士俯首。傳為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