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龍是江西豐城人,明代著名的軍事家、愛國名將、民族英雄。也許很多人都不會相信,這位馳騁疆嚐叱吒風雲的名將,27歲之前還隻是一位替人看地的風水先生。他人生的轉變,就是從遇到貴人羅洪先開始的。
青年時期的鄧子龍便頗有才華,且身手不凡,無奈英雄無用武之地,便迫於生計,遊走四方。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同在豐城東門白雲寺投宿的一位老者發生了衝突,血氣方剛的鄧子龍敗在老者的手下,便懇求拜其為師。老人見這位年輕人機敏而有才智,便收其為徒,這位老人便是嘉靖狀元、著名學者羅洪先。
在羅洪先的悉心指點下,鄧子龍的技藝精進,並成功考取了嘉靖武舉。羅洪先幫助鄧子龍考中武舉,真正改變了鄧子龍的一生,使他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從此,鄧子龍開始了長達40年的軍旅生涯。
鄧子龍中了武舉之後,便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沿海抗倭鬥爭中。他率領江西“客兵”,先後轉戰福建泉州、廈門,廣東海豐、英德、潮陽、東莞、廣州等地,在長達15年的抗倭戰鬥中屢建功勳,由一名“小旗”晉升為一位“千戶”,由一名下級軍官,成長為經驗豐富的大將軍。
秦碩碩士畢業之後,進入一家企業做管理工作。盡管賺錢很多,但秦碩很少有成就感,他真正的興趣在於投資,做投資基金的經理人。
秦碩在一次企業培訓課上,看到一位先生在課餘時間看一本有關投資基金方麵的書籍,便與他攀談起來。雙方很自然地就轉入了有關投資的話題。秦碩覺得特別開心,總算可以痛快地談論自己感興趣的投資了,因此就把自己的觀念以及現在的職業與理想都告訴了這位先生。他預感到,這個人就是自己的貴人。
果然,這位先生後來給了秦碩一張名片,並告訴秦碩可以隨時給他打電話。
秦碩仔細一看,大吃一驚,那位先生居然是著名的投資基金管理人!自己居然與著名的投資基金管理人談了話,並給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秦碩毫不猶豫地給那位先生打了電話,表示自己願意放棄目前優厚的待遇,願意在他的公司謀得一個普通的職位。
一年之後,秦碩在那位先生的培養下,成了一名投資基金的新秀。
有些人一生充滿得意與瀟灑,而另一些人則是命運不濟,無人理睬,他們時常在勢單力薄的困境之中苦苦掙紮。他們感歎:“這就是命運的安排。”事實並非如此,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果你覺得自己滿腹經綸卻不被重用,有過人的才華卻被埋沒,你就應該尋找並且抓住貴人。因為,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都離不開貴人的幫助。
有句話說:“七分努力,三分機運。”我們一直相信“愛拚才會贏”。但偏偏有些人是拚了也不見得贏,關鍵就在於缺少貴人相助。所以,在攀向事業高峰的過程中,貴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有了貴人,不僅能縮短成功的時間,還能加大成功的籌碼。
有了貴人相助,的確對個人的事業有益。有一份調查表明,凡是做到中、高級以上的主管,有90%的都受過栽培;做到總經理的,有80%遇過貴人;自當創業老板的,竟然100%都曾被不同等級、不同領域、不同身份的貴人提攜與扶助。放眼天下成功人士,在他們奮鬥的過程中,都曾得到過貴人的支持,許多人正因為得到了貴人的支持,才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時期,縮短了創業的時間,走向了輝煌。同時,我們也看到許多事業初成的人因沒有貴人相助,受窘於一時,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事業大廈毀於一旦。可見,貴人相助對於我們的人生是多麼重要。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與其打著燈籠尋找黑夜中的路,不如讓貴人為你指引方向。貴人的閱曆和經驗或許不全都適用你,但隻要你有所感悟,有所啟發,那就將變成你一生的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尋找自己的貴人,要像尋找生命中的珍寶一樣,因為,貴人的確於我們的人生非常有益。如果我們有了非凡的能力,再加上貴人的幫助,就可以盡情地遨遊在人生的海洋。
有人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對於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來說,貴人就是支點,憑著他,你可以輕鬆撬起沉重的人生,讓所有的事情都變得順利。從這個意義上講,尋找到貴人的確是成功路上的捷徑。